讲 义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文 牧编写

 

 

 

 

 

 

 

 

一九九七年

新 约 历 史 和 导 论 讲 义

学分∶4

讲师∶文 牧编写

内容∶了解新约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等背景。认识新约的起源,并对新约各部份及各书卷的导论,结构形式,主题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

        

课 程 大 纲

课程介绍                                                  

新约背景                                                   

新约形成过程简介                                          

福音书∶符类福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                               

        符类福音书的来源                                  

        约翰福音及内容结构                               

历史书∶新约教会历史、使徒行传                                         

书信∶保罗书信∶保罗生平和神学思想                       

                罗马人书                                 

              哥林多前、後书(保罗与哥林多教会的关系,哥林多教会问题) 

                加拉太书                                 

                监狱书信∶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                       

                帖撒罗尼迦前、後书                           

                教牧书信∶提摩太前、後书、提多书                         

      普通书信∶初早期教会生活                           

                希伯来书、雅各书                                    

                彼得前、後书

                约翰书信∶约翰一书、二书、三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启示录的解释法、启示录图表                                          

 

作业∶

一.在三个月内阅读新约圣经一遍。(30%)

二.完成考试作业。 (70 %)

        

参 考 书(学生不必购买)

1.  陈润棠。     新约背景。台北:校园,1986

2.  滕慕理。     新约背景。梁汝照,李月娥 译。香港:种籽,1985

3.  腓尔逊。     新约历史。萧维元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1968

4.  谢友王。     两约中间史略。香港:种籽,1978

5.  查理.斐华。  死海古卷与圣经。袁戎玉琴 译。 香港:种籽,1978

6.  麦资基。     新约导论。苏蕙卿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1976

7.  马有藻。     新约概论。台北:中国信徒布道会,1980

8.  滕慕理。     新约综览。香港:宣道,1976

9.  米勒尔。     新约导论。萧维元 译。  香港:浸信会,1978

10. 周联华。     新约概论。中文圣经注译27卷。香港:基督教文艺,1980

11. 郝思韦恩。   新约背景与年代表。蔡丽贞 译  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

                                                 

 

    可从三个角度来讨论新约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和社会的情景,宗教背景∶包括文化和习俗情况,文学背景∶包括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想。

 

历史背景

 

A.被掳时期 (公元前586 - 516)

 

    在公元前七世纪,近东一代的政治产生巨大的变化,当时巴勒斯坦地北部有强国亚述,东部有强国巴比伦,南部有强国埃及。这三大强国为了抢夺巴勒斯坦和犹太地而常在这里开战。以色列就在这些强国之间周弦,时时要进贡必且要附属一方接受保护。公元前735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国侵占,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有机会组合造反,亚述国王把部份的以色列人移到各国,也把其他国家的人民移进以色列地,导致人种大混杂,合作能力大大减少,从此以色列人就失去了北国的两个支派半,剩下南国犹太九个支派半独自存在。一百五十年後,即公元前586年,南犹太国因为附和埃及,因此受巴比伦侵占。耶路撒冷的城墙在当年被巴比伦王犁为平地,犹大省的人民被掳到巴比伦去。起初犹太人皆是奴掳,有七十年的时间,犹太人只好在异邦之地作亡国奴。稍後巴比伦王对奴掳政策开放,让犹太人稍为自由。

    在这段七十年的时间中,我们从诗篇中见到犹太人的心情∶「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我们怎能在外邦地唱和耶的歌呢?」(137)。亡国思乡之情激励他们反省和改过,一些新的处境产生∶

 

1.犹大省的人被掳,在巴比伦痛改前非,不再拜偶像,因此产生了纯粹一神观的犹太教。 (在新约不再见到犹太人拜偶像)

2.国败圣殿亡,人民被迫散居各地。在巴比伦时,会堂(synagogue)成为犹太人的宗教、教育、政治、福利、社交以及司法中心。 (从主耶稣和保罗的行综中,可见到各乡村城镇都有犹太人的会堂)

3.犹太人在巴比伦是讲亚兰文(亚兰文与希伯来文极相似,是希伯来文受巴比伦的闪族语言影晌而产生)。这时候,许多圣经通俗本是用亚兰文写成;如 <他尔谷>(Targums)版本。 (耶稣和门徒交谈是用亚兰文,虽然他也可以用希腊语交谈)

 

B.归回时期 (公元前537 - 167)

 

   波斯人後来攻占巴比伦国,波斯王古列(1:1-15)大人大量,绍命一出,连在他之後的王都让犹太人渐渐的归回故土。犹太人感叹说∶"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126)。犹太人乘此机会,数次组织回国。

1.多次的归回都以犹大支派(Judas) 的人占多数和优势。以後他们就以 <犹太人>(Jews) 自称了。 (新约时巴勒斯坦地的人被称为犹太人而不是以色列人)

2.北国以色列的京都撒玛利亚城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公元前735)被亚述掳掠。撒玛利亚人经过长时期的混种而遭犹太人鄙视。犹太人回归後,数次自告奋勇要求与犹太人合作建立圣殿却遭 绝(4:1-24)。後来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Mt. Gerazim)另建圣敬拜的殿,也自编一本摩西五经(Samaritan Pentateuch),与犹太人的玛琐版本(Masoretic text)对抗。 (参约翰福音第四章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背景)

3.後来以斯拉与尼希米大量的带领犹太人归回(公元前450-430),以斯拉校定了律法书,增加了各种条文,树立和巩固祭司制度,文士或律法师的地位也被承认。(以斯拉也被称为犹太教之父)。社会上许多条文礼俗皆是由文士或法利赛人来解释 (或歪解)。各人要谨守律法。 (主耶稣责备说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他们把难挡的重挡搁在人的肩上)

C.希腊时期 (公元前333 - 63)

 

    希腊文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在地中海一带兴起,希腊王腓力联盟各希腊地王诸组成希腊国,後来腓力王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雄心壮志,率兵进攻地中海一带国家,一直攻占至印度恒河边为止,统一地中海及中东所有的地方。希腊人大力推崇自己的文化,因此希腊的艺术、文学、思想,深深的影晌了犹太文化。圣经称这为希利尼文化(Hellenistic Culture)时期。

 

1.希腊文成为了当时的<普通话>。犹太人把整本圣经(旧约加次经)由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就是著名的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LXX)(保罗所用的圣经)

2.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是比较高级的思想,这两个思想深深的影晌了当时的文化,甚至初期教会的神学思想也受它们的影响。另外,斯多亚派人的禁欲主义(Stiocism)和以彼古罗派人的享乐主义(Epicureanism)也影晌了当时一般年青的生活。(保罗在布道中必须和这些人辩论福音,徒17:16-18)

3.希腊文化的入侵,使到保守派的犹太人鼓动了 "反希运动"。後有希腊王入侵耶路撒冷,亵渎圣殿。在公元前167年犹太领袖马提亚率领五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名叫马加比(Maccabeus)和一班游击队起义抗希而建立 <马加比王朝>

   马加比的後代却建立了<哈斯摩年王朝>(Hasmoneans)。当时的王也担任大祭司的职任。(至耶稣时代,许多门徒还希望耶稣可以像马加比一样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致使各人对弥赛亚的来临有不同的看法)

4.这时候有一班激进的保守派犹太教徒不愿与希腊文化妥协而分别出来自称<哈西典>(Hasideans)。法利赛人(Pharisee "分别出来"之意) 是源自这班人。 <谷兰人>(死海古卷主人)也与 <哈西典>人极相似。另一班人,<撒都该>(Sadducee),因为是贵族而比较亲希。(在新约,我们见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成敌对派)

 

D.罗马时期 (公元前63 - 公元70)

 

    希腊国在公元前63年被罗马大将庞比(Pompey)所征服,犹太人从此转在罗马铁蹄下苟安渡日。罗马政府并不强迫统一人民的语言,信仰,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透过强大的统治组织、经济,给人民许多好处。

 

1.罗马帝国疆土辽阔。罗马人以完善的法律和行政系统统治了地中海一带国家共五百年。为了便利交通而建大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沿途也屯置乓站以保安全。希腊语仍是普通话。书卷学术也发达。(这些便利可从使徒行传中见到)

2.罗马皇帝也淮许各地有分封王(如中国的诸侯)与巡抚管治。杀人王大希律是犹太地的分封王。(他在行将就木之年害怕那 "生来作犹太人之王" 的出现而杀犹太全地的婴孩(2)。他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任加利利王四十三年(4 BC-39 AD)。他骗了同父异母兄弟的妻子希罗底作自已的王后。

   施洗约翰指责他们而遭斩首示众(6:17-29)。因良心作祟,他以为耶稣是复活的施洗约翰(14:1-2)。後来他联合了犹太地的巡抚彼拉多处死耶稣。

3.罗马的统治所产生的冲击和便利,使到许多犹太人(称为犹侨)分居各地 (Diaspora)。这些犹侨的思想也比较开放。(这些犹侨也比较容易接受福音)

4.民族主义精神仍潜伏在犹太人的血液里。一些热血青年组织了奋锐党(Zealots) 进行颠覆活动。在公元67年,他们带领犹太人与罗马公开对抗而引起王帝的愤怒。於公元70年,圣城被罗马大军犁为平地,连退兵(游击队)也死在死海边。 (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教会因记起主耶稣的吩咐(24:1-2)而提早退至旷野(Pella这地方)(以後犹太人教会就此没有了消息)

 

 

宗教背景

 

宗教集团∶

 

1.祭司∶祭司在旧约时代都是由利未人来担任,但是归回後,马加比王朝掌权时,大祭司职份转归其家首领。这时候的大祭司 拥有相当大的宗教和政治权力。在罗马时期,大祭司成为野心家的对象。(捉拿耶稣和保罗的人,又以公会会长来作审判者,竟是大祭司)

2.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源自马加比时代的哈西典人(Hasideans)。法利赛人,分别出来之意,常以圣人/ 义人为居。他们严守旧约的律法和教义,又遵守许多口传的律法和遗传的礼制。相信灵魂不灭,死人复活,善恶均在来生得报应。对弥赛亚降世为王的盼望相当注重, 不相他会肉身受苦。更自夸说 "若有两个人上天堂,其中必有一个是法利赛人" (施洗约翰斥责他们为毒蛇的种类(3:7)。耶稣却数他们的七祸(23:13-36)

3.撒都该人∶撒都该人的起源不能肯定,但是党徒多是祭司和贵族。他们有许多主张与法利赛人相反。在政治上主张联结罗马政府。在宗教上否认口传的传统,否认死人复活。 (圣殿前的买卖是他们联合奸商所作)

4.文士∶文士的工作多是抄誊圣经以及向平民解释宗教律法和生活规矩。如要成为文士,就得多年跟随拉比(Rabbi 老师)作门徒,并把拉比对他们教授的律法与口头讲解背诵在心上。公元70年圣城被毁,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祭司都被消灭,唯独文士存留至今。

5.奋锐党(Zealots)∶是一班奋力锐进保存犹太律法及规则者。也是狂热颠覆份子,主张用武力驱除罗马人,决心光复祖国。源自马加比的党馀,常暗杀罗马官员。灭於公元70年。 (有一使徒,西门,是奋锐党党员(10:4))

6.希律党(Herodians)∶希律家族任巴勒斯坦地的分封王约一百年(公元前37至公元66)。希律党党员是希律王朝的御用党以及一班拥护者。他们融合希腊人与犹太教的教训而宣称弥赛亚的国度已应验在希律王朝里。 (他们见耶稣所传属灵天国的道与他们的利益相 触, 联合犹太人图谋害耶稣(3:6;12:13;22:16)

7.爱色尼人(Essenes)∶在新约里没有被提及。但是根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            (Josephus)及犹太哲学家腓罗(Philo) 的记载说他们是 "圣洁" 之民。多居住在死海北部与南部旷野山洞中。他们脱尘僻世生活在一起,纪律严明,自食其力,苦行克制私欲,财物同用,身穿白衣,每日聚会崇拜读经祷告。近代考古学者发掘他们的许多遗物。与死海古卷主人(昆兰人)极有密切关系。 (学者们认为施洗约翰像是一位爱色尼人)

8.散居各地的犹侨∶犹太地的数次沦亡,造成许多犹太人散居在地中海一带国家。他们的思想比较开放,也勤力作生意和作良民。 (保罗就是一位散居在大数的犹太人。他也喜欢到各地会堂传福音给这些人听。)

9.犹太平民∶他们占约八十巴仙的犹太人。在法利赛人眼中他们是不懂得律法的人,也因此受鄙视,认为是不圣洁的人。不和他们一起用餐和通婚。 (耶稣认为他们是 "流离困苦的人" "无牧的羊")

10.神秘宗教(mystery cults)教徒∶这些神秘宗教多数由希腊人和罗马人所信奉. 有大米底神(Demeter "五壳丰收之神"),米特拉神(Mithra "生命气息之神"),依斯(Isis "阴间之神"),多尼斯神(Dionysus "动物之神"),希比利神(Cybele "大圣母神")等等。各乡镇皆有庙堂。逢遇这些神的大日子,就会演酬神戏。(很明显的,新约的教会是在一个信仰纷乱,神话充塞和道德低落的环境生长。在保罗的行综中,我们可见到各种不同的神庙名称。甚至还有 "未识之神"。一些在山坡上的神庙竟有庙妓。不同的邪教 不时的产生。占星学的流行可从钱币的图形中见到)

 

宗教形式

 

1.律法∶在新约时期,律法已变成了繁文缛节。犹太教把摩西五经的律法与训诲共化成613条。有248条是应当履行的(Mandatory Commandments),另365条是禁止行的规条(Prohibitory laws)(耶稣说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目的不要他们 "" 守,而是要 "" )

2.圣殿∶圣殿是犹太人的精神堡垒。每逢节期,犹太人从各地来到圣殿崇拜和献祭。圣殿有东,西,北面的石阶从外邦人院通向内院。内院有分妇女院,男人院,祭司院,圣所和至圣所。圣所和至圣所之间有大幔子隔开(25:51)。内院有十三个钱箱供人捐献(12:41)。东阶是美门,淮许乞丐停留在此(3)

3.节期∶节期是犹太人热闹的日子; 有逾越节,五旬节,吹角节,赎罪日,住棚节,普珥节等等。许多散居各地的犹太人都上耶路撒冷来守节。

 

文学背景

 

1.希伯来人的圣经和"新约"∶希伯来人的圣经也就是<旧约>。犹太人的宗教形式和思想形态都是受<旧约>的教导所"塑造"。初期教会所用的 <圣经> 也是 <旧约>。保罗所用的圣经是七十士译本(旧约希腊文版本)。市面上甚至有许多圣经抄本出售。保罗自已收藏书卷也不少(提後4:13)。在使徒时代,一些新约的书信也渐渐在教会之间通用(彼後3:15)

2.次经和伪经∶新约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深深的受次经(apocrypha,又称旁经)和伪经(pseudepigrapha)的影晌。这些书卷多在两约中间时期写成。

次经和伪经又可分为旧约时期和新约时期的。次经并不是毫无价值。它们记载著许多历史事迹,传奇游记; 为沉静的两约中间时期提供了宝贵资料。(我们常说: 圣经是神的话,次经是人的话,伪经是神话,用来分别各种经书的权威)

3.宗教法典∶犹太法典的律法和教导定形了当时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新约的作者也常常假定读者们认识这些宗教法典的教导。当以斯拉讲解摩西律法时,文士们就把律法编成613条。後来许多拉比写成了许多片断的笔记来讲解这613条的律法。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录就组成了<他耳目>(Talmud)。他耳目的数目一直在增加。今天竟有几百册。他耳目又分两部份: <米施拿>(Mishna "复述"),和 <革玛拉>(Gemara "补充")。他耳目可说是犹太人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另一套称 <米特拉斯>(Midrash 解释),是本些注释书卷。

4.希腊文学作品∶希腊人的文学作品和哲学深深的影响整个罗马帝国人民的思想。保罗有一次引用当时诗人的话来作辩论(17:28)。又有一次保罗在以弗所传福音感动该城的人愿意把邪教异端的书焚烧掉,书值五万块钱(19:19)

5.希腊哲学∶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不只是影晌了初期教会的神学思想,也影晌了整个西方的哲学思想。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Plato 427-347 BC)用辩证对话法(dialectic)提倡说 "真实"(Reality)并不在於形而下(物质的)肉眼可见的物体,而是在形而上的物体"概念"(idea/form)里。最高的追求是非物质的 "--"。另外,以彼古罗派提倡靠人的感觉来享受这物质的世界。斯多亚派却认为人要克制自己的肉体,以便让自己的灵魂可以过一个调和的 "道德生活"

 

   

 

 

 

 

 

 

 

 

 

 

新约圣经的形成过程简介

        

    如果把新约圣经形成的过程按著时间的进展来分划,我们可略略的把它分为五个阶段∶(注一)

 

()耶稣在世上所教导和所行的事迹(The Teachings and Works of Jesus)

        

    新约的内容可以是开始於耶稣给门徒的教导。虽然耶稣并不像当时的犹太教师拉比们,过份的注重背诵式的口传教导,而他是强调一起生活中的应用和活学;但是耶稣的教导也有容意背诵记忆的一面。例如∶图画景像式的讲论(picturesque speech)(:7:3-5"眼中的刺和梁木";10:37;14:26),双关语(puns)(3:8"圣灵等於风";16:13),箴言(proverbs)(7:6;11:17),诗句(poetry)(5:3-10"登山论八福";8:35;6:27-28),比喻(parables)(13;4)

    我们也相信,耶稣是渐渐的把这些教导传给门徒,也重覆的讲论。而这些教导的内容和意义,有许多是在耶稣复活後,使徒们才领悟明白过来。

 

()五旬节後在教会中的宣讲(Apostolic Preaching and Church Pronouncements)

 

    这包括了使徒对外的宣讲(kerygma),信徒聚在一起的敬拜颂歌(hymns),宣念信条(creeds),使徒讲述耶稣事迹(paradosis),给初信者的要理教导(kathechesisdidache)

    上述的宣讲,起初都是由使徒们亲自带领。按著圣灵的感动,以及信徒的需要而讲授。後才在教会中渐渐形成不同的「口传核心」(oral forms)资料。当教会渐渐增长,教导的有使徒还加上了执事和宣教士。後来信徒被逼迫四散,加上宣教士的布道而把许多积存下来的口传核心                  资料传给众教会。这样,多种的口传核心资料便在教会中形成了「传统」                  (paradidomi/tradition)资料。(林前11:23;15:3)

 

()教会渐成长,新约各书信因需要而开始被写下来(The Written down of NT Epistles)

 

  这些书信写成时,大约距离五旬节有廿年(约公元50)。书信的内容不是在讲述耶稣的言行事迹,乃是为著教会当时的需要作教导和劝勉。可见口传传统未被笔录下来之前,已有写成的书信在教会之间存在(彼後3:15-16)

    我们也可从这些书信中知道一些口传传统的存在;包括有信条(林前15:3-6),颂赞诗歌(2:5-11;西1:14-20;1:6-10),仪文(林前16:21),协议(2:8)等等。

 

()口传传统被笔录下来(The Written down of Oral Tradition)

 

    大约再过多十年(约公元60),新约中最早的福音书(通常被认为是Q资料和马可福音)(注二)才被写成。後来的福音书直接或间接参考和引用这些写成的资料。路加特别在序言中交待说:「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可见在他之前已有人笔录了口传传统,而他也「详细考察」这些资料後,才「按著次序」写下 <路加福音> <使徒行传>。在 <使徒行传> 中包括了许多使徒们的宣讲,又描述当时教会的生活情况(德文:Sitz im Leben)

    可见「口传传统」现在在使徒们的监视之下成了「笔录传统」(Written Tradition)

 

------------------

     注一:参黎惠康,新约圣经的写作过程初探。华人神学期刊,第二期 (1986),页17-21。他在此文中有讨论以上大部份的资料。

     注二:B.H.Streeter,对马可福音为源头的评论和异议,请看最近出版  C.M.Tuckett  ed.(Sheffield; JSOT1984)  

()新约正典在教会中渐渐组成(The Formation of the N.T. Canon)

 

新约中所提到的《圣经》 是指 <旧约>(提後3:16;彼後3:16)。不过,最早的信徒 是以耶稣基督为最高权威。使徒们宣讲的重心是耶稣基督怎样完成了旧约的律法和先知。後来各教会之间似乎拥有一些使徒们的书信(彼後3:16),也被正视为权威。在第二世纪时(当时所有使徒已逝世),有许多新约的经卷已被接纳为"正典”,虽然有少部份的教会也把革利免一书,巴拿巴书信,黑马书,十二使徒遗训也列为"正典”。至第三世纪时,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Eusebius)在他的名著<教会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AD325),把当时教会对新约"正典”的意见收集说:「教会把 <新约正典> 分为三个部份:(注三) ()廿二本已被认定为"正典”; 就是四本福音书,使徒行传,保罗书信 (包括希伯来书),约翰一书,彼得前书,启示录, ()有五本是普遍受接纳,虽然有些教会不接纳;包括雅各书,犹大书,彼得後书,约翰二,三书,()有五本是伪造的;包括保罗行传,黑马书,彼得启示录,巴拿巴书,十二使徒遗训。从亚也拿修的记录中(公元367),新约正典的廿七卷已被正式接纳。

 

 

 

 

 

 

 

 

 

 

 

 

 

 

 

 

 

 

 

 

 

 

 

 

 

 

 

 

 

 

 

 

---------------------

    注三:EusebiusE.H. III. 25

马 太 福 音

                      

作者∶整卷马太福音书里没有一处说明马太福音是由马太所写。<马太福音> (KATA MATHAION) 这标题是在第二世纪时被当时的教会加上去。教会是根据当时的传统确定是使徒马太所写。

      马太,又名利未(10:3; 3:18;6:15; 1:13)。他是一位税吏(9:9; 10:3)。蒙耶稣所召(9:9-13),被召後,立刻邀请耶稣和一班"税吏和罪人"回家用餐(9:10-13;5:29)。初期教会传说使徒们聚集一起挑选工场时,他被选到印度去开荒传福音。

 

写作日期∶公元70年前後,也就是耶路撒冷被毁之前後时间。

 

写作地点∶相信是在巴勒斯坦或是叙利亚。在4:24是使用"叙利亚",而马可(3:8)及路加(6:17) 是用 "推罗,西顿",这可能证明这卷书是在叙利亚所写成。如果是在叙利亚写成,那受书人多是一班在巴勒斯坦地的犹太人基督徒。

 

目的∶向犹太人或犹太人基督徒说明拿撒勒人耶稣,藉著应验了先知的话,成为那应许的弥赛亚王。 所带来的天国是一个属灵的国度。

 

内容大纲∶耶稣的生平通常成为符类福音的内容大纲划分次序。常以三点为关

      键点∶()耶稣出身的记录(1:1ff; 1:1ff; 1:5) ()耶稣开始传道工作(4:17ff; 1:14ff: 4:14ff)()耶稣预言他的受难与复活(16:21ff; 8:31ff; 18:31ff)

      马太福音也显出这三个关键点,但全书有明显段落∶有六个述事(Narratives)和五个谈论(discourses)。圣经学者这明显的大纲说明马太是收集了资料,然後才按著各主题来编写这卷福音书。更有学者说,马太在这卷书中出现五个耶稣的谈话是要比较旧约一开始就有五卷摩西写成的书卷。我们反对这样的说法,因为这五个耶稣的谈话是分开记述的。

 

   1:1 - 4:25         述事 1 : 耶稣诞生记录 及 在加利利的传道

            1:1-2:23         耶稣诞生事迹描述

            3:1-4:11         传道前的准备

            4:12-25          在加利利的传道

   5:1 - 7:29         谈论 1 : 登山宝训

   8:1 - 9:34         述事 2 : 天国里的事奉

   9:35 - 10:42       谈论 2 : 宣教的谈论

   11:1 - 12:50       述事 3 : 天国的奥秘

   13:1 - 52          谈论 3 : 天国的比喻

   13:53 - 17:27      述事 4 : 信心 与 预言受难

   18:1 - 35          谈论 4 : 教会生活与纪律

   19:1 - 22:46       述事 5 : 犹大地的传道

   23:1 - 25:46       谈论 5 : 末世的吩咐

   26:1 - 28:20       述事 6 : 受难 与 复活

 

马 可 福 音

 

作者∶马可。犹西比(Eusebius: H.E. 3.39)曾记录说,"马可,彼得的传译者,清楚的写下,虽然没有按著次序,关於他所记得主所说和所行的事迹。他并不是主的门徒,也没有听过耶稣的言行。但是,後来他跟从彼得..."

      圣经有多处提到马可∶那"大楼"的马可(12:12; 1:13-15,可14:12-52)。保罗和巴拿巴的宣教伴夥(13:13; 15:37-39; 提後4:11)

      巴拿巴的表弟(西4:10)。彼得的传译者(彼前5:13)。教会历史曾记载说他是埃及科普替教会的创始人。

 

写作日期∶公元60 - 70年间。相信是最早写成的福音书。

 

写作地点∶罗马。教会记录彼得是在罗马殉道。马吉安,亚历山大的革利免都见证说马可是在罗马写成此书。

 

目的∶藉著"福音"说明耶稣,神的儿子,是弥赛亚。而这位受苦的弥赛亚怎样为人的罪作了赎价。

        

内容大纲∶通常可把马可福音分成两个部份。第二个部份 由彼得认耶稣是基督为开始(8:27)。不过,以耶稣工作的"行"来作大纲结构是最明显的大纲。

      

      1:1 - 13         序 言 : 福音的起头

      1:14 - 3:6       耶稣在加利利奉前期

      3:7 - 6:13       耶稣在加利利事奉後期

      6:14 - 8:26      耶稣在加利利以外(犹大地)的事奉

      8:27 - 10:52     上耶路撒冷行程

      11:1 - 13:37     耶稣在耶路撒冷

      14:1 - 16:20     受难 与 复活

 

                                      

 

作者∶路加。通常学者们认为传统(教会的见证)所给我们的证据比书内的注明更重要。(注一)路加福音没有注明是谁写成此书。作者本人也说他不是亲眼的见证人(1:1-4)。但在第二世纪时,幕拉多拉正典,反马吉安路加序言,爱任纽,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俄利根,特土良等学者皆说路加是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的作者。

      路加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可说是上下集,这<路加-使徒> 的关系说明∶

  ()两本书都是写给同一人,给提阿非罗。

      ()使徒行传是接续路加福音而写。

      ()两本书在用字和形式上相似。

      ()两本书为同一目的而写。

      ()路加福音的事迹也由使徒行传继续下去。

 

      路加(Loukas)相信是安提阿教会的一位希腊人基督徒。他是一位曾受高等教育的医生(西4:14),是保罗的同工(24),曾忠心的与保罗同工事奉(提後4:11)。有记载说他卸下家庭的担子一直在教会事奉至八十四岁。

 

日期地点∶通常接纳是写在马可福音之後,使徒行传之前。

第一个建议是公元60-64年间。认为路加没有提起公元64年及70年基督徒受逼迫的事件。第二个建议是公元70-90年间。认为21:20-24是形容耶路撒冷(公元70)被毁的情景。

      关於地点,我们知道路加一直留在罗马直到保罗殉道为止(提後4:6                   11)。相信他後来回到希腊或安提阿写此书。"提阿非罗"(希腊文名字,意思是爱神的人)是一位希腊官员。

       

目的∶按著次序说明耶稣降世拯救的事迹,而基督教是一个历史的宗教。有四大特徵∶

      一.综合性的福音书。既然路加是"从起头""详细考察""按著次序" 所以是最详尽的福音书。它是新约里最长的一卷书; 甚至到最後还讲不完,要接下集写使徒行传。

      二.它是一本历史书。书内的所记载的历史过程最长阔。书内的<救恩历史>是最详细的。

      三.表达耶稣人性的福音书。耶稣从马利亚生,耶稣的童年,耶稣对人的注重; 包括社会中的基层人士,妇女,小孩。

      四.普世性的福音书。天使报"给万民"的佳音(2:14)。西面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2:32)。引用以赛亚书40:3-5形容施洗约翰说"凡有血气的都要见神的救恩"(3:6)。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10:33)。筵席的比喻(14:16-24)。还说"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神的国里坐席"(13:29)

 

内 容 大 纲 :

 

        1 : 1 - 4             序 言

        1 : 5 - 2 : 51        耶 稣 诞 生 记 录

        3 : 1 - 4 : 13        耶 稣 传 道 前 的 准 备

        4 : 14 - 9 : 50       在 加 利 利 的 传 道

                 4:14-44         初期的传道事                   

                 5:1-6:16        呼召门徒

                 6:17-49         平原宝训

                 7:1-8:56        在迦百农的传道

                 9:1-50          十二使徒事迹

         9 : 51 - 19 : 27      从 加 利 利 至 耶 路 撒 冷        

                  9:51-10:37     耶稣与撒玛利亚人

                  10:38-11:13    祷告的谈论

                  11:14-54       耶稣与法利赛人

                  12:1-53        耶稣向门从的劝告

                  12:54-19:27    其他的讲论与事迹

         19 : 28 - 21 : 38     在 耶 路 撒 冷

         22 : 1 - 24 : 53      受 难 与 复 活 的 记 录

 

 

 

 

 

 

 

 

 

 

 

 

 

 

 

-------------------

   注一:I.H. Marshall"Commentary on Luke" NIGNT (Exeter1978)

符类福音书的来源 (文学批判问题)

        

    自从教会的初期,前三本福音书的现象就引起过议论。通常马太是被视为是第一本福音书,而其他二本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是从马太获取资料。

「符类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是从希腊文συν-οπτικ "共观"而来)。但在第十八世纪,学者们对符类福音的研究发生了许多的改变。有几种现象引起这种改变。这是因为他们从符类福音在文学比较方面发现了许多现象∶

 

()程序上的相同。在这三本福音书的谈论中有相同的程序。它们都以施洗约翰的传道,耶稣的受洗,受试探来作开始。它们都对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有详细的记载。大家都以彼得认耶稣为基督作关键点。都记录耶稣上耶路撒冷的路程,并在耶路撒冷受难,被钉,及复活的事...等等。

()形式和用字上相同。内容形式和字汇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洁净长大 疯的人(8:1ff; 1:40ff; 5:12ff),约瑟向官员求安葬耶稣(27:58;15:43; 23:52),耶稣为小孩祝福(19:13-15; 10:13-16; 18:15-17),耶稣与撒都该人辩驳复活之事(22:23-33; 12:18-27; 20:27-40)等等。

()有时只有其中两本福音书相同之处。有时马太与路加有相同之处而马可 没有记载。比如马太和马可有同一样的注解(24:15; 13:14)

()许多不相同之处。有时候有许多不相同的记载。不只在用字上有分别,而且在历史的程序上不相同。如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是那麽的长篇大论,而路加只有简短的「平原宝训」。

 

也因为以上的现象,引起了圣经学者们对符类福音书的资料来源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口头的传说。学者们认为初期教会中流传著许多的口头传统。一些教会也只收到一些或是部份的资料。福音书的作者也常按著他所处环境的需要而"编修"入他所写的书内。因此有许多相同资料。

()互相依赖的建议。认为福音书的作者们互相的依赖资料。

A. 「两源」(马可居先说) 和「四源」说。学者们认为马太和路加以马可为根据,因为在 661 节的马可福音中,有500(75%)在马太中出现,而 350(53%)在路加中出现。而马太和路加中有相同的,但马可所没有的资料,就建议说是从 Q (德文Quelle"来源",只是一个假设的代表号)而来。而马太独有的资料 叫 M。路加独有的资料 叫 L

   这理论辩证说: a.马可是最短的福音,马太和路加中多数有马可的资料,b.马可的用辞造句粗糙,这显出马可为最原始,而马太和路加参考马可然後修饰辞句後写成,c.马可对耶稣生平的记述简短,神学思想也不深入。

 

B. 马太居先说。这理论说明马太是最早的福音书。而路加参考马太,然後马可参考马太和路加。这理论也被称为<基里斯巴特>假设(Griesbach Hypothesis,1783). 这假设最大的辩证是说马太和路加有许多资料是马可所没有的。

 

结论∶以上的全部都是学者们的建议或是假设,今天没有办法证明。

(:详细讨论,参R.H. Stein"The Synoptic Problem" (Nottingham:IVP1988))                           

 

 

 

 

 

 

 

 

     

                      

作者∶传统的看法认为约翰福音是约翰,西庇太的儿子,主所爱的使徒,所写. (注一)但是初期教会并没有说明约翰福音书的作者身份。最清楚的资料是爱任纽(Adv. Haer. 3.1.1),"後来约翰,主的使徒,也是依在主怀的那一位,发表了这福音书,当时他住在亚西亚的以弗所"。耶柔米                 (De Viris Inl. 18)说约翰二,三书是长老约翰写的。

    学者们都不能肯定到底约翰福音是使徒约翰或是长老约翰所写. 或是使徒约翰等於长老约翰。书内的证据有说"主所爱的门徒"(13:23; 19:26; 20:2; 21:724)。更认为最後一章(21:1-23)足够证明是使徒约翰写约翰福音。

 

日期地点∶一般所认为的日期是公元100年。

      以弗所是最多人接受的地点。许多文件有记录使徒约翰老年时是住在以弗所。

 

目的∶说明上帝爱世人,差遣 的独生儿子(3:16)道成了肉身(1:4)成为了人子,以致藉著这道路,真理,生命(14:6),叫凡是信耶稣是基督的就可以因 的名得永生(20:31)

 

内 容 大 纲 : (详细大纲请参後页)

                 1 : 1 - 18                

                 1 : 19 - 4 : 54          准 备 时 期

                 5 : 1 - 12 : 36          冲 突 时 期

                 12 : 37 - 17 : 26        会 议 时 期

                 18 : 1 - 20 : 31         受 难 时 期

                 21 : 1 - 25               

 

约翰福音 与 符类福音书 的分别

()在记载耶稣传道的事工上有差别。符类福音记载多数是在加利利的事工,而约翰福音 大部份记载耶稣几次在耶路撒冷的传道事工。

()资料方面的分别。约翰福音缺乏了一些符类福音中重要的资料:例如耶稣的诞生,受洗,登山变形,赶逐污鬼,客西马尼园的痛苦挣扎,最後的晚餐,橄榄山信息等。

()文体上的差别. 符类福音中最杰出的文体形式是比喻,也有许多精简,生动,易记的话语,和许多简短的故事连带著一些教训. 可是在约翰福音里,耶稣教训的风格 是长篇大论,比喻大部份被长篇信息所取代,而言简意赅的箴言 不见了。

()神学上的分别。A. 二元论: 约翰常用两件东西或两种观念来作比较。黑暗与光明,肉体与灵被看为是彼此相争的法则。约翰的末世二元论也不像在符类福音中那 <现在 -- 末来> 的,而是 <上头 -- 下头> 纵向的。B. 注重基督论的。深逐的道成肉身解释. 形容耶稣为神的儿子共有106次。耶稣为基督为弥赛亚也早早直接的说明(1:41,49)C. 圣灵被称为是保惠师在14-16 章里独特的讲解。

 

 

 

 

 

 

 

----------------

    注一:B. Lindars"The Gospel of John" NCB (London1972) p.28.

约翰福音书内容结构∶

 

序言                                   1:1-18

准备时期        "第一日"               1:19-28          伯大尼

1:19-4:54   "次日"                1:29-34

                "再次日"              1:35-42

                "又次日"              1:43-51

                "第三日"                   2:1-11          迦拿

            "这事以後"            2:12            迦百农

            "住了不多日"          2:13-22         耶路撒冷

            "当逾越节"            2:23-3:21       耶路撒冷

                "这事以後"             3:22-36         犹太地

                "就离开...到了一座城"  4:1-42          撒玛利亚

            "过了那两天"           4:43-54          加利利

冲突时期   "这事以後"             5:1-47          耶路撒冷

5:1-12:36       "这事以後"            6:1-21          加利利外

            "第二日"                   6:22-59         迦百农

            "这事以後"             7:1-13          加利利

            "到了节期"            7:14-36          耶路撒冷

            "节期的末日"           7:37-10:21           耶路撒冷

            "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 10:22-39        耶路撒冷

            "又往外去"             10:40-11:16     约旦河外

                "耶稣到了"            11:17-52        伯大尼

            "从那日起"             11:52-57        以法莲

            "逾越节前六日"         12:1-11         伯大尼

            "第二天"               12:12-36         耶路撒冷

 

会议时期    "隐藏了"               12:37-13:1           ?

12:37-17:26     "逾越节以前"           13:1-17:26      城中一屋子

 

受难时期        "耶稣...出去"         18:1            耶路撒冷

18:1-20:31  "进了...院子"          18:15

            "往衙门解去"           18:28

            "那日...午正"          19:14-27

            "这事以後"             19:28-37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     20:1-18

            "那日晚上"             20:19-25

            "过了八日"             20:26-29

结语        "这些事以後"           21:1-23         提比哩亚海边

21:1-25

 

按这样的大纲,有学者说约翰福音是一个"报时"的福音书。另外,似乎看见约翰不是按"次序"来编写,而是要按"事件"来编排资料。

 

------------------------

    : 资料取自 M.C.Tenney"John:The Gospel of Belief: An Analytic Study of the Text".

新约教会历史年代

 

    新约教会历史,也称使徒时代,可由公元三十年(AD 30)的五旬节开始算起至公元一百年(AD 100)使徒约翰逝世为止。这时期也是新约正典文件写成的时期。

 

    这时期的历史资料多来自三方面∶一.新约文件,尤其是路加-使徒行传;二.犹太历史学家资料,尤其是约瑟夫的记录;三.一些早期教父及罗马拉丁史记。

 

这时期也分为三个段落∶

 

AD 30     耶稣被钉十架,五旬节,教会的开始。

AD 36     司提反殉道。耶路撒冷教会遭逼迫,门徒四散。

AD 37     保罗归主。

AD 40     外邦人哥尼流信主。

AD 42     教会兴盛在安提阿。

AD 44     使徒雅各殉道。彼得脱监。

AD 48     保罗第一次布道行程。

AD 50     耶路撒冷大公会议。

 

AD 51     保罗第二次布道行程。

AD 52-53  革老丢年间犹太人被令离开罗马城。

AD 54     保罗带捐款上耶路撒冷。

AD 55     保罗第三次布道行程。

AD 58     保罗在该撒利亚受监禁。

AD 61     保罗在罗马受监禁。

AD 64     火烧罗马城,基督徒被喂狮子。彼得,保罗殉道。

AD 70     耶路撒冷被毁。

 

AD 79-87  大都斯(Titus)统治期间。教会平安增长速迅。

AD 90     使徒约翰被放逐至拔摩群岛。

AD 98     使徒约翰逝世。新约正典文件完成。

 

 

教会与当时社会的对抗背景

 

      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是什麽原原因致使耶稣或是基督教与当时的犹太社会对抗。教会历史学者提出了三个对抗的原因∶

 

1.耶稣对当时律法的革命性教导。就如亚摩斯一样( 5:21-24),耶稣指责他当的犹太教徒只注重守许多仪式的细节,却忽略律法的中心伦理道德要求。

2.耶稣坚持接纳和教导许多平民,包括许多虔诚犹太人不接纳的罪人(不守律法 的平民)和税吏。

3.另外,耶稣不认为信奉上帝(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就是信奉犹太教)就要接纳遵守犹太教的律法,尤其是行割礼。

 

   即使基督教信仰是与犹太教互相冲突,可是基督教却在地中海一带速迅的散布开来。以下初早期教会的发展事迹∶

公元 30 - 50

 

一.门徒返回耶路撒冷∶耶稣被钉十架後,彼得带头与一班门徒到加利利海重操打渔生涯。复活的主耶稣到海边向他们显现并激励他们拿起所托付的使命(21:1-20)。在主复活的第四十天门徒见证主耶稣升天(1:3)

可是耶稣升天後,一班门徒却不知所从,也不知道如何要组织起来去实行耶稣生前所吩咐的教导,更不知那里可以得到力量来实行。

二.五旬节∶使徒与门徒,共一百二十人,在常聚集的『大楼』(注一)内等候。就在五旬节(注二)当天,大家正当把遇见复活主的感受分享时,圣灵如火焰般落在各人身上。(2:1-2) 藉著这力量,门徒就走到来过节的人群中见证复活的耶稣基督。他们遇见不同地区来的人就放胆用他们的方言来为主作见证。(2:3-13)  後来彼得起来证道,多次引用旧约证明耶稣是基督弥赛亚。(2:14-36)。当天就有整三千人信主而受洗。在地上有形的基督国度(教会)就在这天诞生。

三.耶路撒冷教会生活∶

A) 当时的信徒多是犹太人。在各家里或圣殿空旷处聚会。他们『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团契),擘饼,祈祷』(2:41)

B) 因著一些信徒生活上的需要,许多信主的人都愿意变卖产业捐给教会。

C) 他们常向人作见证,并且有神迹奇事随著使徒们发生,犹太公会或官府也暂时为著众人的原故而没有捉拿他们。

D) 为著牧养许多信徒,有多位执事被选出来为打理教会事工。 使徒们这时虽受恐吓,但仍放胆传道。

四.司提反殉道∶几年来,这班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基督徒与犹太教徒都形成一个紧张的局势。而基督徒当中却有许多受希腊文化影响从外地来的人。这班犹侨与犹太地的犹太人隔膜极深。司提反就是一位希利尼化的犹太人基督徒。他富有口才,常讲激烈的布道信息。公会的人一天买凶告他。在混乱中,他被石头打死。扫罗(保罗)却是帮凶之一。这是第一次的逼迫记录。

五.门徒四散∶因著司提反的死,当时在耶路撒冷的教会立刻受到逼迫。导致门徒四散。四散的多是希利尼化的犹太人基督徒。扫罗,本身是一位希利尼犹太人也正在耶路撒冷受高等教育,却藉著大祭司的令,四处捉拿希利尼化的基督徒收入监里。使徒却到外地去,一方面可能是要避开这紧张的逼迫,也藉此把福音传到各地去。(注三)也因著这样,教会开始在各地兴盛,尤其是安提阿。本来彼此称为『弟兄』或『拿撒勒之人』,但是在安提阿,『基督徒』这名称却包括了犹太人,甚至外邦人的基督徒。保罗也在这期间归主。

六.第二次的逼迫∶约在公元41-44年间,当时希律安提帕仍任犹太地分封王,,不只把施洗约翰治死,彼得,雅各也被捉在监里等候治死。雅各提早被拉去斩了。彼得却由天使救出,也趁夜逃到外地。

七.保罗第一次布道行程∶相信保罗是在公元37年信主。在亚拉伯退修三年, 在大马色工作三年,并上耶路撒冷探访使徒们。後在基利家数年(1:21;2:1)。安提阿教会听闻保罗的热心,就差遣巴拿巴和保罗往外地布道。第一次行程比较短,从居比路岛到南加拉太(注四)约有一年九个月的时间(13,14)

八.耶路撒冷大公会议∶外邦人归入教会对犹太人基督徒来说常引起一些问题。犹太人基督徒从小就受了割礼,,也守许多洁净礼。与外邦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常存在著。一天,保罗与巴拿巴

 

-------------------

  注一∶「大楼」』也就是马利亚(马可母亲)在耶路撒冷的屋子。耶稣与使徒的"最後晚餐"就在这屋子里举行。

  注二∶五旬节是逾越节的第五十天。也称收获节(23:16)或初熟节(28:26)。是犹太人用来记念他们出埃及後第五十天。约瑟夫说:『有上万的人聚在耶路撒冷过节...(Ant.14.13.4)

    注三∶教会历史学家相信这是主使门徒四散,使福音传到外邦。

    注四∶南加拉太或北加拉太,学者们不能肯定。

    从布道行程归回安提阿,发现许多人在教会里争吵,也见到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分桌而吃饭,连彼得和巴拿巴也跟著作(2:11)(注五)为了把问题解决,安提阿教会就派保罗,巴拿巴等上耶路撒冷总会去开会解决。在会议中,保罗先述说神在外邦人中的工作。後来有犹太人基督徒就要求外邦人信徒受割礼(15:5)。後来彼得发言述说神怎样恩待外邦人如哥尼流像犹太人一般。後来雅各(耶稣的弟弟,相信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主任牧师或执事部主席)结论说话。他引用了旧约说明神的救恩要给外邦人,并议结如下∶ a. 外邦人基督徒不必受割礼。b. 守洁净礼如∶不可拜偶像,不可犯奸淫,不可吃血(这可能为了许多在教会中的犹太人基督徒)(注六)

    议会也发公函由特使派往各地教会告知以上的决定。

公元 51-70

一.保罗第二次的布道行程∶耶路撒冷会议後,使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雄心更大。第二次的行程还是由安提阿出发。在出发前,保罗与巴拿巴的[意见不合而折伙另与西拉同行。在路司得时, 提摩太也加入了队伍。在每西亚的边界, 本有两条路可通往以弗所,但圣灵的指引使他们来到特罗亚。在这里见到『欧洲(马其顿)呼声』的异象而航海到驻防城腓立比。在腓立比,因福音引起的社会变动导致保罗与西拉被诬告下监。但他们因是罗马公民而被释放。在帖撒罗尼迦一连三个星期在会堂里讲道而被指说是『传另有一个王』而逐出城。庇哩亚的人却『天天查考圣经(旧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在雅典,保罗不只要应付一个拜偶像的社会, 而且要与当时的哲学家们辩论。(17)

二.犹太人被逐离罗马城∶在革老丢(ClaudiusAD 52)年间犹太人与犹太人基督徒被逐离罗马城。(注七)保罗来到哥林多後却遇见被逐出境的亚居拉和百基拉夫妇。(18) 在这城市,布道队有保罗,西拉,提摩太,亚居拉,百基拉等; 也在此工作了一年半。哥林多城是一个道德落的地方,教会里也发生不道德的事情。

三.保罗上耶路撒冷∶相信保罗离开哥林多後曾到耶路撒冷去。(18:22) 携带捐款,也顺便向耶路撒冷教会问安,然後上安提阿。

四.保罗第三次布道行程∶在第三次布道行程中,保罗在以弗所住了三年(18-19),相信启示录所说的七间亚西亚教会是在这时期建立。我们也见到"长老"被按立作牧养的工作。在这里也遇见从亚历山大来的 犹太哲学家亚波罗。

五.保罗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第三次布道行程後,保罗再到耶路撒冷,虽受到教会的欢迎,却受到犹太人的谋害。(21) 可见保罗在各地间与犹太人的" 过节"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都有所闻,也等著他上到京城才捉拿他。保罗为罗马公民而不得不要遣送他到罗马王帝面前受审。

六.保罗抵达罗马∶很明显的,当时罗马教会已很强盛。从罗马书中,也可见保罗与一些领袖们已很熟悉。保罗约在 AD 60 的二月初到达。在等候审判前, 相信他是被"保释"出来,因此有路加等陪伴他们。(28:30) 有文件记录说保罗在两年後被释放。後来到西班牙去传福音。(注八)再回罗马时才殉道。

七.罗马大火∶在 AD 64,罗马发生一场大火。谣言立刻传开说有一小撮人放火烧城,後基督徒被嫁祸成为代罪羔羊。(注九)  因此,成群的基督徒被拉到斗兽场去喂狮子。相信这时基督徒的逼迫只限於罗马城内。传统记载保罗与彼得是在这时殉道。从历史的文件中,这时候的教会已遍布了整个罗马帝国中。远至法国,英国都有许多人信主。

------------------

    注五∶相信 加2:11 是保罗归回安提阿後去信加拉太教会述说此事。

    注六∶详细讨论,参 F.F.BruceThe Spreading Flame (Grand Rapids:Eerdmans1958) pp. 106-112. M.HengelActs and the History of Earliest Christianity (Philadelphia:Fortress1979) pp.99-126.

    注七∶在 Suetonius 的信(Claudius 25)中说: 是把 "Chrestus"(相信是Christus,基督徒)逐出城。可能王帝把基督徒与犹太教徒混在一起都赶出境。

    注八∶ClementLetter to Corinthian Church 5:7.

    注九∶见 Tacitus Annals 15.39Life of Nero 38.

八.耶路撒冷被毁∶犹太人复国的运动一直来都没有平息。犹太地有许多青年成了抵抗罗马的游击队。大祭司见情势不妙就求助分封王亚基伯二世(AgrippaII)派兵征压。但是在 AD 66,加利利,约旦河一带都落入游击队的控制中。後来罗马王帝在 AD 68派兵攻打耶路撒冷。

依照犹西比的记录(HE 3.5),在大战之前,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因醒起主耶稣的吩咐就散至约旦河外的 Pella 地方。後渐渐与外邦人教会失去了联络。另有一班律法师却散至巴勒斯坦西部的 Jamnia。在 AD 70,泰土斯大将带领大军进攻。一批游击队逃到死海边的马塞大。泰土斯另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这班残遗份子完全消灭。

 

公元 71-100

 

    这段时期是教会历史中最模糊的,通称为『次使徒教会时期』(Sub-apostolic period)。这是因为我们有最少的资料记载这段时期的教会情况。

 

. 教会平安发展时期: 在威斯巴先(VespasianAD 68-79) 和 泰土斯(Titus, AD 79-87)的统治时期里,教会是一个平安发展的时期。有几件事值得我们注意:

    a. 基督徒开始在每个城市中增加起来。基督徒的聚会也没有像谣传中的神秘。一些地区的教会甚至有"会督"式身份的牧者。甚至有记录指明一些城市中祭过偶像的肉畅销不出。(注十)

    b. 基督徒也不只是属於低下阶级的人。许多学识之士,政府官员,甚至王帝的亲戚(注十一)都有基督徒在他们当中。

    c. 教会的势力和产业也越来越多。如在罗马就有基督教的私人坟场(Catacomb)。大的教堂也在各地被建立起来。

    d. 新约的书信开始在各教会之间流行和传递。诗歌,赞美词,祷告文,或崇拜仪式也有一定的形式。初信班资料也有一定形式。

    e. 教会的组织也开始强大起来。『二分级』(长老,执事) 和『三分级』(会督,长老,执事)也有出现。

    f. 教会之间的联也强大。教会与教会之间也常有书信来往。(注十二)

    g. 教会中开始要应付许多问题和异端。相信乐斯底主义是在这时流行。

 

. 第一世纪的结 : 在多米先(DomitianAD 88-96)时期时有些少的逼迫。相信使徒约翰是在这时期被放逐到拔摩群岛去。然後在下一任王帝(NervaAD96-98)时被释放。

 

 

 

 

 

 

 

 

 

 

 

------------------

    注十∶  10 见当时教会文件, Epistle of Pliny.

    注十一∶相信 Dio Cassius 所记录(History 67:14) Flavius Clemens 和妻子 Flavia Domittilla 是基督徒。

    注十二∶见Ignatius所写的书信。

使     

                               

作者∶很多时候,讨论使徒行传的来源与作者是要和路加福音一起讨论(请看路加福音的作者讨论。

      AD 180,爱任纽曾说使徒行传的作者是路加; 一位在安提阿的叙利亚人,职业是医生,一直至保罗殉道他都与保罗在一起,他写下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

 

日期地点∶学者们都认为<路加-使徒>写作的日期只相隔几年吧了。约在主後七                    十年(AD 70)。写作地点多在安提阿。

 

目的∶继续说明主耶稣升天後怎样差派圣灵引导使徒接续 在地上的工作建立教会。

 

使徒行传的特徵∶

一.接续了耶稣工作的记载. 我们可以从书中知道使徒们怎样继续耶稣的工作.。学者们常说,如果没有使徒行传,书信的重要性就大大的减少了。

二.最初期教会的生活和活动。使徒时期教会的背景,信徒的生活,道德纪律问题,大公会议情形,所受到的逼迫,宣教的方式,教会的发展过程等等,都一目了然,如身在历,栩栩如生。

三.最初期教会的神学教义。书中记载著许多神学的资料,虽然这些教义不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神学。

四."圣灵行传"。书中记录著圣灵怎样充满犹太人(第二章),也充满了外邦人(第十章)。圣灵使使徒们行异能,也感动多人信主。圣灵不只引导教会作差遣宣教的事工,更证明了基督是掌管教会的主。

五.教会发展历史的记录. 我们见到教会怎样从耶路撒冷扩展至罗马。为最早期的教会史提供了最准确的资料。

六.护教的情况。书中多次形容教会怎样向当时的社会解释以及作护教的工作。

 

内容大纲∶   1 : 1 - 5           序 言

            1 : 6 - 26          起 初 的 事 件

               2  -  5             耶 路 撒 冷 教 会 的 诞 生

               6 : 1 - 9 : 31      受 逼 迫 的 情 况

               9 : 32 - 12 : 25    福 音 传 至 外 邦

               13  -  14           第 一 次 布 道 行 程

               15                  耶 路 撒 冷 大 公 会 议

               16 : 1 - 18 : 23    第 二 次 布 道 行 程

               18 : 24 - 20 : 6    第 三 次 布 道 行 程

               20 : 7 - 21 : 17    上 耶 路 撒 冷 的 行 程

               21 : 18 - 23 : 35   保 罗 在 耶 路 撒 冷

               24  -  26           保 罗 在 巡 抚 前 的 分 诉

               27  -  28           至 罗 马 的 行 程

 

 

 

 

 

 

 

 

 

保 罗 生 平

 

    保罗,一个基督徒中家闻户晓的名字,是新约中最大篇幅的作者。

    以下我们不只要认识保罗的生平,也要认识保罗的神学思想。

 

童年时期

一.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孩童时期是在叙利亚省北部(今天的土耳其)的大数城渡过,少年时期则在耶路撒冷成长。

    大数是一个希腊学术和商业中心,保罗在此接触到许多异教的思想。

在保罗的传道中,不时引用希腊人的思想来与他们对驳。( 17:28; 1:12)

二.相信保罗的父母亲是优秀的犹太人,也领取了罗马公民权。这使保罗在长大後得到许多便利。( 16:38; 25:10)

 

学生时期

一.生长在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就要学习律法。在大数时期,也在犹太会堂中学习犹太人的传统。从会堂和附近的学习,保罗不只学习到希腊文,也懂得希伯来文。因为是住在巴勒斯坦地以外,保罗所用的圣经 - 希腊文旧约圣经 - 就是七十士译本。作为犹太会堂的学生,每人都要学习一门谋生手艺。保罗却是学习帐棚。本来保罗也以织帐棚来维持他的传道工作。

二.在少年时期,保罗也被送去耶路撒冷 - 犹太世界的中心 - 受更高的教育。在那儿,他成为著名的拉比(教师)迦玛列的门生。迦玛列是犹太伟大教师希尔列(Hillel 60 BC-AD20)的孙儿及继承人。希尔列的教导比较自由和开放,与保守的沙麦(Shammai)派对立。

    相信保罗也受希尔列的影晌主张接纳外邦人,对许多律法规条也更加自由。保罗在耶路撒冷的学习也出类拔萃。甚至可以得到犹太最高法庭(犹太大公会 )的授权去执行逼迫基督徒的任务。

 

    对以上他还没有信主前的生平,保罗自己的形容如下∶

 「我本是犹太人,生在罗马省基利家的大数,并不是无名小城的人。我自幼完全依犹太方式被抚养长,大又幸得罗马公民权。我在耶路撒冷受教育,拜师於著名的迦玛列门下,按法利赛人所定的规条受教。我为袍宗的遗传非常热心,在信仰上比大多数的同辈更为激进。甚至可以说,在顺服律法的事上,我几乎亳无瑕 。」( 21:39; 22:3; 22:28; 1:13-14; 3:5-6)

 

保 罗 的 神 学

    保罗书信占了新约的最大篇幅,其中的教导和神学资料也是最丰富。历代以来,许多伟大的神学家都受其影响深远。奥古斯丁的悔改,是由於读了罗马书13:13-14。十六世纪的改教运动,是因为马丁路德在 罗1:16-17 发现了因信称义的道理而引起。廿世纪初期,新正统派神学家巴尔特在一九一九年发表了罗马书注释而引起了新派一场的革新。加尔文的预定论,倪柝声的「属灵人」的分析,也主要是取材於保罗的教训。

    论到保罗的神学,学者们的意见则相当分歧。我们尝试作一个综合的讨论。

 

. 基督的影晌

    近代学者们研究保罗神学,多从犹太背景来著手。这有其对的一面,但犹太的影晌并不是保罗神学的中心。根据保罗的生平而言,他一方面是纯粹犹太法利赛门的人(3:1-6),另一方面又出生於外邦之地(21:39; 22:3),也认识许多希腊思想(17:28),最後长期作「外邦人的使徒」(1:6; 11:13; 提前2:7)。但是论及他的教导和神学,基督的教训及初早期教会传统才是真正的保罗神学背景。在腓立比书,他也提到心目中最要紧的,并不是犹太背景,而是作为一个基督徒所相信的耶稣基督(3:4-8)。当然,保罗对这个背景的启迪却是那”大马色路上的经验”(9:1-22)。基督的影晌可从两个方看出来∶

  旧约的基本教训

    保罗所谈论的资料可说以旧约圣经作为教训的根据与基础。他经常引用旧约经文来支持他的论点。可是取用旧约的手法和目的却与当时的犹太拉比有异。几乎都是以基督为中心。比如,同样的谈论亚当所犯的罪时(5:12),并不因此停在罪的来源,而是与基督所带来的恩典来作比较。又比如,虽然保罗在亚略巴古的讲章中(17)没有引用旧约的经文,反而引用希腊诗人的谈话,却是充满旧约的教导和思想,并且到最後还是总归基督。

 

  基督的救恩

    保罗的神学是以基督为中心。从哥林多前书的谈话中,保罗重申他的神学内容∶「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7)。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讲论神与以色列人在历史上的关系时,也提及耶稣的降生、先锋、受害、死亡和复活(13:23-31)

    我们不否认保罗在书信中,看重的并不是耶稣的历史性,而是这历上的耶稣的生、死、复活,但是却看见他不否认耶稣的历史性,并且直接的接纳初早期教会所认识的历史的耶稣。

 

. 神作为基本精神

    论及基督与救恩的事时,保罗自然而然提及神的工作和时间表。在他看来,神有一套计划。

 

    启示和权柄都是从神而来∶保罗谈及他所传的福音时,坚持说不是出於人的意思(1:11-12)。而是神「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1:16)

 

    神爱的心意∶在保罗的教训中,整个救恩实在彰显出神的爱和主动。 8:29-30,说∶「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这两节经文中所提及的救恩的程序,事实上都是以神为主词。也就是说,救恩是神所作的工作,而在这工作中,保罗所看到的,是神爱的彰显。

 

    恩典∶这是保罗用来形容福音最重要的名词。在他来看,神救恩的特性,便是恩典。恩典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为」(11:6)。人的得救和被拣选是基於神的恩典(11:5; 2:8)。而且保罗也认为因信称义(3:24),在基督里的盼望与安慰(帖後2:15-17; 林前1:4),甚至行善的力量(林後8:1),都是神的恩典。甚至信主後,信徒也是「站在的恩典中」(5:2; 12:6)

 

. 救恩的途径:信心和圣灵

 

A.律法与信心∶根据保罗的教训,信心并不是一种具有功德性的行为,因此不是得救的根据,而是得救的途径和工具(2:8)。保罗会说信心是称义的条件(5:1; 2:16),并不是得救的根据。保罗是在这的思想之下反对犹太人以律法作为得救的根据。另外他也说出律法的许多好处;律法指出甚麽是罪(5:13; 提前1:9-10)

    保罗强调信心,同时并没有否认行为的重要。他提到「信心所作成的工夫」(帖前1:3)。「信心会产生爱心」(5:6)

    信心也并不是迷信,它有历史的根据 - 神在耶稣身上的作为是信心的凭据。

B.肉体和圣灵∶在 加3:2-5 保罗谈及行为与信心的对立,也将肉体与圣灵对比。在他看来,若有人要靠律法的行为称义,这人便是「靠肉体」。但是信徒拥有圣灵的原因,并不是靠遵守律法,而是藉著信心。可以图表形容∶

 

 

       靠行为   <--------> 信心

                    |

                    |

                    |

                   

       靠肉体   <--------> 圣灵。

 

.  在基督里的丰盛

    「在基督里」可说是保罗最常用的神学词句。总共在保罗书信中出现164次。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观念∶在基督里的关系,在基督里的福气。

 

A在基督里的关系∶在基督里就先说明那生命的转捩点∶「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後5:17)。与亚当比较,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22)。基督里「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    3:28)

  在基督里的福气∶弗1:3-11 形容信徒在基督里的八个福气∶称义、赎罪、救赎、和好、圣洁、成为後嗣、智慧、荣耀。

 

. 在圣灵里的新人

    保罗谈论信徒的实践生活时是从在圣灵里的新人来看。

    关於在灵里的矛盾和得胜∶一方面保罗强调,「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5:24),另一方面又说,「要治死你们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豁、邪情和贪婪」(西3:5)。甚至指明肉体和灵命的相争,「立志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的苦境(7:14-15)。保罗并没有否认这矛盾,而继续指示人要「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7:25)就能得胜了。保罗也特别形容这圣灵在信徒灵命生活中的力量,「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林後4:7-10)

 

    灵命的生活最终目的是要与主耶稣一样(8:29)

 

保罗书信格式

 

    保罗的书信(Epistles)占了新约圣经最大的篇幅。这说明保罗喜欢写信给他所关心的信徒。他的书信也是按照当时通用的格式来书写。书信格式约可分为三大部份∶

一.署名和问候∶a. 首先,信的开头提出写信人的名字,然後是收信人的名字。

                b. 接著是问安的话。保罗的问安方式稍与一般的不同,他把传统希伯来人的问安,「平安」(Shalom),再加上基督徒式的希腊问安,「恩惠」(Grace)

c. 为收信人的健康感谢。保罗也时常将收信人一切可称赞之处向神献上感谢。

二.书信内容∶保罗也把分为两个部份∶

         a. 教义性的教导∶通常是为了回答读者的问题,或是把福音讲解。

         b. 谈论基督徒的实践生活。

三.结语∶a. 个人的消息和问安。多半是教会或教会中人的消息。

          b. 祝福。

 

 

 

 

   

                                    

作者∶保罗的书信形式正符合当时希腊人写信的格式; 开头是注明作者身份,问安,目的,接下来是内容讨论,最後以结言问候作结束。

保罗的书信一早就在教会之间流行,彼得也曾接触过这些书信(彼後 3:15)

      在罗马的革利免写给哥林多的信中(AD 96), 罗马书是他引用最多的书信。第二世纪初时,保罗的书信是被聚起来在教会中传递。

      马吉安(AD 140)所编的"新约正典"含有十卷的保罗书; 少了提摩太和提多书。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保罗书信文件是P46 (Chester Beatty PapyriAD 180)。但在第二世纪尾的<幕拉多拉>(Muratorian Canon) 含有十三卷的保罗书信。

 

日期地点∶从罗16:23和林前1:14,保罗是由哥林多写此书。从罗16:1,非比姐妹可能是此书的携带人,而坚革里就是哥林多城的港口。

      按徒19:21-20:6的记录,罗马书是写在以弗所工作之後,在下耶路撒冷之前; 大约是公元58年。

 

目的∶写罗马书的目的也在1:10-15; 15:22-32 说得清楚。

      保罗也藉著这目的作系统性的阐明 "因信称义" 的福音。

 

神学主题∶历代神学家如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巴尔特等等都以罗马书作为他们神学巨著的基础。历代基督徒也以"因信称义" 的道理作为信仰的基础。我们可从罗马书中引申出五个神学主题∶

 

一.神的义∶保罗一开头就以主题申言说明神的义是显明给凡是相信的人(1:17)。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去看罗马书"神的义" 的意义。第一是神的信实; 指明神的应许必要实现,不管人的信与不信(3:3-4)。第二是神的忿怒。神的忿怒并不与他的义互相矛盾。忿怒也是神的义的一种彰显(1:18; 2:5)。第三是义的彰显在耶稣基督的受死上;基督成为赎罪祭是表明了神的义(3:25ff)。第四是信心。神容许人"因信称义"也是神的义的彰显。

二.神的慈悲∶神容忍,宽恕是他的慈悲(2:4)。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基督为我们死说明了神的爱(5:8)。关於以色列人的离去,神整天伸手向他们招呼(10:21)

三.神的主权∶在九至十一章里,神的主权清楚的被说明。以色列人的被弃并不是神不公平,而是神的公义; 可以自由的拣选;就如瑶匠和瓦器一样(9:19ff)。外邦人被拣选也是神的主权。

四.神的恩典∶人的罪与神的恩典成为了罗马书的基本讨论。保罗不只指出外邦人的罪恶,更说出犹太人的罪恶即使他们有神的特权。但神的恩典使罪人不至於死(5:21; 23)。神的恩典使 先主动的来拯救罪人(5:8)。神的恩典永远大过人的过犯,因此,更多的罪就显出神的恩典越多(5:1520)

五.神的律法∶保罗对律法有许多好感; 他称律法为"圣洁,公义,良善" (7:12)。律法的目的是叫人知罪(3:20; 7:7),也叫人不至犯罪而称义。但因信基督可以称义,因此"因信称义"也坚固了律法(3:31)

人的软弱使律法失去了它的功用(7:18)。基督徒有圣灵的律法(8:2)

 

 

 

 

 

--------------

   注一∶见 G. Zuntz"The Text of the Epistle" (London1953)

内 容 大 纲 :

             1 : 1 - 15           序 言

              1:1-7             问 候

                1:8-15            保罗与罗马教会的关系

       1 : 16 - 8 : 39      教 义 的 解 释

                1:16-17           主题申言

                1:18-3:20         因信称义的必需

                3:21-5:21         因信称义的途径

                6:1-8:39          称义成圣的实践

             9 : 1 - 11 : 36      历 史 性 的 问 题

                9:1-10:21         以色列人被弃的原因

                11:1-36           以色列人不全被弃

             12 : 1 - 15 : 13     实 践 生 活 的 劝 勉

                 12:1-21          一般性的责任,品行

                 13:1-14          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

                 14:1-15:13       对软弱弟兄的责任

             15 : 14 - 16 : 27    结 言

 

      

                    

作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序言所给的证据已足够说明此书的权威和真实性。

      罗马的革利免(AD 95)曾记录说,"拿起圣保罗的信,他写给你们些什麽关於福音的事?说实话,他责备你们是因他的名,矶法,亚波罗而分党" (I Clement 47:1-3)。伊那丢(Ignatius of Antioch AD 113)常常提起哥林多前书的事(Ephesians 16:1; 18:1; Trallians 12:3;Romans 4:3; 5:1; 9:2; Philadelphia 3:3)

 

日期地点: 保罗是在第二次布道行程中到达哥林多(AD 50)。逗留一年半後才离开回到耶路撒冷,答应再回哥林多(18:18)。在第三次布道行程中,保罗再到以弗所(AD 52),在那里逗留了两年三个月(相信此书在这期间写成)

 

目的∶责备和指正哥林多教会所引起的知识,道德,社会和属灵的问题。

        

内容大纲 :   按七大教会问题来划分。

 

                  1 : 1 - 9            问候 与 感谢

                  1 : 10 - 6 : 20      保罗从报告中所知道的问题

                    1:10 - 4:21        分党结派的问题

                    5:1 - 6:20         淫乱的问题

                  7 : 1 - 15 : 58      哥林多人提出的问题

                    7:1 -40            嫁娶的事

                    8:1 - 10:33        祭偶像之物

                  11:1 - 34          混乱崇拜的事

                    12:1 - 14:40       属灵恩赐的事

                    15:1 - 58          复活的事

                  16 : 1 - 24          结 论

 

       

                 

作者∶哥林多後书内所含的证据已清楚说明保罗的作者身份。幕拉多拉正典有收纳哥林多前後二书的记录。再早的马吉安正典也纳入哥林多後书。特土良 (Adv. Mar. 5:11,12)也多处引用哥林多後书。爱任纽也有引用林後经文,并说明是出自哥林多後书。

 

日期地点∶大约在哥林多前书之後。详细情况请参哥林多前书的日期地点和保罗与哥林多教会/书信的关系。

 

目的∶除了誊清保罗的职位和提倡乐捐的事以外,还安慰哥林多的信徒因前信所带来的痛苦。

        

内容大纲

             1 : 1 - 11            问候 与 感谢

             1 : 12 - 7 : 16       使 徒 保 罗 的 事 奉

               1:12 - 2:17         他 的 计 划

               3:1 - 7:16          事 奉 的 特 徵

             8 : 1 - 9 : 15        提 倡 乐 捐 的 事

            10 : 1 - 13 : 10       保 罗 为 使 徒 职 份 的 辩 护

            13 : 11 - 14           结 论

 

哥林多前书七大问题          

一.分党结派∶哥林多的会友以『保罗』(代表自由/无律法派),『亚波罗』(代表知识派),『矶法』(彼得,可能代表律法主义者)三位不同时期任职牧师时信主受洗来分成党派(1:12;3:4-6)。这导致教会分裂。还有「基督派」(代表偶像派)。他们是凭『世人的智慧』这样分优次。保罗责备这样的纷争。然後说传道人的工作(栽种,浇灌)不算得什麽,只有那叫教会生长的神才是主要的原因。而且基督十架的智慧(神的智慧)不在乎『世人的智慧』。接著,保罗用"立根基"建立教会和"忠心的管家"的观念来讲述事奉观。分党结派的根源是在於『自高自大』。

二.淫乱的事∶保罗指责说淫乱的事是严重的,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旦』,因为淫乱的事就如『面酵』可以败坏整个教会(5:1-8)。保罗也藉此誊清前信,说明『相交』是指不可与淫乱的人或事有分,而不是与世界上的人完全隔绝(5:9-13)。道德事的判断,须要分清楚; 为肚腹的食物只是为人的事,但淫乱的罪是『败坏圣灵的殿』(6:12-20)

    另外,教会中的罪恶事情应该由教会来解决,不必到外界的法庭去求审判。因为教会中必定有人有足够的智慧能解决问题(6:1-6)。从另一面来看,保罗难过的说为什麽教会中会有争执发生。而是应该效法基督的榜样,「宁愿受委屈」(6:7-8)

三.嫁娶的事∶保罗说出了基督徒的嫁娶观。详细分清那些是主的教导和他自己的意见(因著他当时社会背景和环境)。他首先回答说基督徒可以结婚(7:1-9)。他禁止离婚(7:10-11),除非是基督徒被异教的丈夫或妻子遗弃了(7:12-16)。他也建议,不论是还没有嫁娶的,或寡妇,或结了婚的, 或结了婚但另一方未信主的,都应『蒙召的时候是甚麽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7:20-24),直到『自由』时为止。如果是为性欲的事,可以嫁娶。

四.祭偶像之物∶关於祭过偶像之物∶

    a. 基督徒是自由的,但不会乱用自由∶战士都有『节制』,更何况基督徒是为『不能坏的奖品』而争战,因此甚至可以『攻克己身』,       

    b. 偶像算不得什麽,而万物都是神造的(8:4-6)。藉著谢恩,所吃的都不怕被人毁谤(10:30)

    c. 但是,为『软弱人的良心』是基督徒运用自由所要考虑的,自由不致使别人跌倒。

    d. 不可参与祭偶像的宴食,不然就如以色列人一样。这样的宴食也不能与"圣餐"相容。

    可见运用自由的原则是『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和造就人』。

五.混乱崇拜的事∶这里有两件事∶蒙头和圣餐。关於蒙头,保罗劝告他们要遵守当时的社会次秩,也不要在教会里引起混乱,即使基督徒有这样的自由。

    关於圣餐,每个人都要在主的台前省察自己。这是主的餐(Lord Supper), 不是世俗的。在教会一起用餐时(爱筵,Agape),也要照顾到一些没有得吃的弟兄姐妹。总之,不可在教会中引起混乱。

六.属灵恩赐的事∶首先,保罗讲述有不同的恩赐,都是随神的意思分给不同的肢体。就如一个身体有不同的肢体,因此有不同的功用,也互相的配搭适当来使用,为的要身体成长的更美好。『爱心』比一切恩赐更大,如果要比较,那『作先知讲道比说方言』更胜一筹(14:1-25)。恩赐的真正目的和功用是要造就教会。总要先抱著这样的心态来看待恩赐。保罗也提醒他们,运用恩赐时不可引起混乱∶「神不是混乱的,而是和平的」(14:33)

. 复活的事: 在他们当中有一些人不认为有死人复活的事。保罗提出 四点: a. 否认信徒的复活就是否认基督(因基督是复活的),也因此否认我们的信仰(15:1-19)b. 因基督的复活,信徒也有了复活的保障,而以後万物也要归基督(15:20-34)c. 关於复活的身体,是一个属灵的身体,是不朽坏的(15:35-49)d. 复活的事要发生在末世,因此『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作主工』(15:50-58)

 

保罗与哥林多教会 / 书信的关系

 

. 第一次的探访∶保罗是在第二次出外传道的旅程中来到哥林多(18)。在这城市逗留了一年半。後提摩太带来了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消息,因此写了帖前书,数月後,又写帖後书。犹太人逼迫保罗,他就离开会堂到外邦人提多犹士家另开布道所。所以保罗是哥林多教会的创办人(林前3:6,10;4:15)

. 哥林多前前书(?)∶保罗曾给哥林多教会写过信。叫他们不要与淫乱的人相交(林前5:9)。但哥林多教会的人却误会了保罗的意思,以为要与世俗的人隔绝(林前5:10)

. 哥林多前书∶保罗告诉哥林多信徒说,他从革来氏家人那里得知他们有分争。後来又有司提反,福徒拿都,亚该亚代表团来访保罗,加上前前书(?)的误会,就写下了哥林多前书。保罗也说他会派提摩太(林前4:17-21)去哥林多,而他稍後也会去(林前16:5)

. 第二次探访∶也就是痛苦的探访。不能肯定这次的探访。只是从哥林多後书12:14 13:1-2推论出来。在保罗第三次行程中,他曾逗留以弗所有三年之久(19:10;20:31)。以弗所与哥林多之间常有船苹来往。以上两卷书(林前前,林前)也多在以弗所写的。

. 痛苦的一封信∶从痛苦的探访回来後,保罗再(?)写信回去(林後2:4-9)。这是一封『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写的信。(有学者认为林前就是这封痛苦的信)

. 哥林多後书∶我们知道这卷书是从马其顿写来的(林後2:13;7:5-7)。保罗在五旬节左右离开以弗所,在特罗亚逗留一个时候,就往马其顿去了。後来提多把好消息带来。这时约在主後57 年。保罗就写了哥林多後书,缓和之前那封痛苦的信,然後叫提多与两位弟兄一起回去哥林多,要办完一年前在哥林多所开始捐款的事(林後8:10;16:24)

. 第三次探访: 保罗回耶路撒冷之前,曾到哥林多去渡过一个冬天,目的是把哥林多信徒的捐款带回耶路撒冷(林後1:15-17;9:1-5;20:3)

 

 

 

 

 

 

 

 

 

加 拉 太 书                      

作者∶历代以来加拉太书的权威少令人怀疑。它是保罗的"四大"主要书信之一(其他的是罗马书,林前,林後)。马吉安,幕拉多拉正典,特土良都有讲论加拉太书。从书中,我们见到保罗一开始就自称为"作使徒的保罗",也特别在1:11-2:10 为他作使徒的身份申辩。

 

日期地点∶AD 49 57,在乎特守南加拉太说 或是 北加拉太说。

      如果是写给南加拉太教会,那应该是在第一次布道行程之後。支持者认为()保罗只是写给人口繁密,在第一次布道行程中建立的南加拉太一带的教会,()由於没有提及耶路撒冷会议所作的决定(AD 49),因此应是写在会议之前。

      如果是写给北加拉太教会,那应该是在第三次布道行程之後。 支持者认为()保罗不可能称南加拉太那些吕高尼人和彼西底人为"无知的加拉太人" ()路加没有提及保罗在第一次行程中患病(比较 加4:13),而保罗也没有提及他在路司得所受的逼迫。

      多数的圣经学者支持南加拉太说。

 

目的∶辩护说明在基督里里自由不在呼律法和血气,仍是藉著主的恩典因著人的信,在圣灵里的生命。

 

内容大纲:(注一)

                   1 : 1 - 5           问 候

                   1 : 6 - 10          对 离 正 道 者 的 责 备

                   1 : 11 - 2 : 10     保 罗 个 人 的 申 辩

                     1:11-12           保罗所传福音的来源

                     1:13-14           保罗归主前的情况

                     1:15-17           蒙召作使徒的经历

                     1:18-24           首次访问耶路撒冷

                     2:1-10            第二次访问耶路撒冷

                   2 : 11 - 5 : 21     教 义 的 辩 论

                     2:11-14           安提阿的冲突

                     2:15-3:4          因信称义的辩证

                     3:5-14            信心与律法相比

                     3:15-29           律法与应许

                     4:1-11            虏仆与儿子

                     4:12-20           个人的呼吁

                     4:21-5:1          两约的比喻

                     5:2-12            基督的自由

                  5 : 13 - 6 : 10      生 活 的 教 训

                     5:13-26           在圣灵里的生命

                     6:1-10            实际生活的劝勉

                  6 : 11 - 18          结 论

保罗为 <真自由> 辩驳的理由

()保罗指明他所传的福音不是从人领受的,是直接从基督而来,因为他亲眼看见复活的基督,所以带著基督的权威。 (1:11ff)

()如果使徒的权威是出自耶路撒冷,那保罗说他在信主後也上过耶路撒冷,後来使徒们见到保罗向外邦人所传的福音也蒙神的祝福,因此更差遣他往外邦人那里去。(1:15-2:10) 保罗为这权柄辩证,是因为犹太信徒的指责。

--------------

注一∶冯荫坤 <真理与自由> (香港:证道,1982)

()保罗按著经圣经回答,如果称义是藉著割礼或律法的礼节,那基督的死就徒然了。(2:21)

()既然加拉太的信徒知道他们领受了圣灵是靠福音入门,那又怎能再靠律法过活呢? (3:2ff)

()神一早就要外邦人得救。亚伯拉罕既是因信称义,那凡以信称义的人(包括外邦人) 都是亚伯拉罕(信心的父)的子孙了。(3:6-915-22)

()律法会咒诅那些在律法里又守不住律法的人。但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所以不要再回到律法的咒诅中。(3:10-14)

()我们若一天在律法这师傅之下,就仍然是孩童(不成熟),不过从律法之下赎出来的人,就是神的儿子,成熟了不在师傅之下。(3:23-4:7)

()在律法之下的人,就如虏仆受轭的挟制,仍在西乃山(旧约)之约中。所以现今既然已认识神,就不要再归回那懦弱的小学,情愿再作虏仆。(4:8-5:1)

()福音真理的自由与割礼没有关系和功效。在基督里的信心是用爱来完全基督的律法。(5:6-6:10)

 

另外,保罗也辨明基督徒虽然没有遵守旧约的律法,也一样有好行为。保罗提出四个宣告∶

()在基督里的自由不是指自由去为所欲为,乃是指在爱中彼此服侍的自由。这是圣灵在生命中的自然表现。(5:13-15)

(十一)虽然基督徒的福音没有列出可行与不可行的事,但是「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和邪情私欲都钉在十字架上了」(5:24)。因此,基督徒的生活应当有圣灵的果子为标记。(5:16-26)

(十二)基督徒是靠圣灵的力量来「成全基督的律法」(6:2)。这与靠自己的努力遵守外在的规条截然不同。(6:1-6)

(十三)若要收割永生,就不要顺著情欲(自己的喜好)撒种,而是要顺从圣灵(1基督耶稣所赐给我们的新生命)撒种。(6:7-10)

 

     

                              

作者∶保罗在第三次的行程中( 18:18-19:41)在以弗所住了三年。相信启示录所提说的七间亚西亚教会是在这时候建立。以弗所是亚西亚最大的城市。主的道也在这里"大大兴旺",有一次焚书五万块钱(19:19)

      爱任纽(Adv Haer 5.2)说这是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亚利山大的革利免也曾这样说。

 

日期地点∶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立比书,腓利门书都被称为<监狱书信>。因为是保罗"被囚"时所写的信。

      学者们不能肯定是保罗那一个坐监时期所写。有两个可能性:该撒利亚或罗马时期的监禁。一般的意见是认为是保罗在罗马时(AD 62)写成<监狱书信>,因为这时期中保罗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写<监狱书信>

      该撒利亚的监狱时期(AD 58)也比较严禁和短促。

 

目的∶以"在基督里"的道理说明以弗所人的信仰以便坚固他们的信心。

 

内容大纲∶

            1 : 1 - 2               问 候

            1 : 3 - 14              在 基 督 里 的 属 灵 福

            1 : 15 - 23             为 信 徒 的 感 谢 和 祷 告

            2 : 1 - 3 : 21          教 义 部 份

              2:1-22                得 救 宏 恩

              3:1-21                教 会 的 大 使 命

            4 : 1 - 6 : 17          实 践 生 活 部 份

              4:1-6                 合 一 的 劝 勉

              4:7-13                不 同 的 恩 赐

              4:14-16               怎 样 唯 持 合 一

              4:17-32               新 旧 生 命

              5:1-14                当 作 光 明 的 子 女

              5:15-21               当 爱 惜 光 阴

              5:22-6:9              家 庭 生 活

              6:10-17               基 督 徒 的 争 战

            6 : 18 - 24             结 论                       

        

     

                             

作者∶腓立比书的权威极少令人怀疑。在序言中(1:1f),保罗署名他是著作者罗马的革利免和伊那丢(Ignatius: Smyrna)都有引用腓立比书。玻利甲的<致腓立比书>有说∶"[保罗]在你们当中时,清楚的教导你们... 当他离开你们後,他写信[众数]给你们..."。学者们认为这些""应是指保罗各书信。(注一) 马吉安更曾:"腓立比人是马其顿人。他们坚守信心... 使徒称赞他们,通过以巴弗提,他从罗马的监狱写信给他们"

    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第二次行程中在欧洲所建立的第一间教会(16)

      从第四章的名字中,我们也知道这是一间外邦人的教会。保罗也在第二行程的回程中,到腓立比住了三个月。也拿捐款上耶路撒冷。

      2:27可以推测到是腓立比教会派以巴弗提去罗马供给保罗的需要。後以巴弗提染了一场重病(2:27)。病好後,保罗也顺便写这封信叫他带回去。

 

日期地点∶从马吉安的引言中,再从4:22"该撒家里的人",可知保罗是在罗马受监禁(AD 62)

 

目的∶劝勉信徒们要靠主常常喜乐,且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而合一。

 

内容大纲∶

             1 : 1 - 2             问 候

             1 : 3 - 11            为 教 会 的 祷 告

             1 : 12 - 26           保 罗 为 福 音 的 心 志

             1 : 27 - 2 : 18       向 信 徒 的 劝 勉

               1:27-2:4            以基督的心为心合一

               2:5-11              从救恩的基础学习生活

               [2:6-11             基督颂歌]

               2:12-18             要彼此和好

             2 : 19 - 30           保 罗 未 来 的 计 划

             3 : 1 - 21            保 罗 的 警 告 和 辩 护

             4 : 1 - 9             对 基 督 徒 品 德 的 劝 勉

             4 : 10 - 20           感 谢 信 徒 的 供 给

             4 : 21 - 23           结 语

 

 

 

-----------------

    注一∶R.P. Martin "Philippians" NCB (Grand Rapids1976) pp.11-13.

    西 

 

作者∶很多学者都说保罗没有到过歌罗西,只是弗吕家的其他地区(16:6)

      保罗也不认识歌罗西的弟兄姐妹(西1:4; 2:1)。相信保罗在以弗所的三年工作中曾与歌罗西的人有接触(20:31)。但是歌罗西教会的成立是由以巴弗的影晌下所成立。大概有五,六年的光景了。以巴弗应该是歌罗西教会的牧师。近年来,一种阴险的异端已开始在歌罗西出现。以巴弗似乎自己无法处理这个新异端的运动,所以往罗马去请教保罗。

      一直以来都少有人怀疑保罗是歌罗西书的作者。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经卷内知这是保罗所著的书信。以巴弗到罗马探望保罗,因此暂时留在罗马(西4:12)。另外一个亚西亚人推基古(20:4)当时也在罗马,他可能是以弗所人(提後4:12)。推基古正要回亚西亚去,保罗就托他将歌罗西带去。

 

日期地点∶我们认为<监狱书信>是在罗马监禁时所写。歌罗西书也应该在这时期所著。

 

目的∶驳斥异端。

      我们无法完全知道是什麽异端,不过有三件事可从书中察觉∶

      ()他们对灵界的东西(如天使)比有形有体的基督看为更重要(1:16,20; 2:1518)

      ()他们对外表形式比较注重,如饮食的小节,节期,月朔,安息日(2:16),割礼(2:11)等。他们以为这样更能克制自己(2:23)。保罗说这样的外表,行为,或禁欲的方法并不是圣洁之道。这些只能使人有属灵的骄傲。只有"穿上新人""治死"地上的肢体... 才是成圣的开始(2:20ff; 3:1ff)

      ()当中一些人认为有更高的知识。这些知识多数是世俗的(人间的遗传,小学...),或一些神秘难了解的知识(2:4,8,18,20,21,22)

      保罗回答说:真知识或智慧是在基督里,"神秘"的知识(奥秘)已向圣徒显明了(1:2627)

 

内容大纲∶

     1 : 1 - 14     引 言 : 问候,感恩,代祷.

     1 : 15 - 23    无 比 的 基 督 : 基督是创造的主

                                     基督是教会的头

                                     基督使万有与神和好

                                     基督使信徒与神和好

     1 : 24 - 2 : 7 基 督 的 仆 人 : 保罗的职份

                                     保罗的信息

                                     保罗对教会的关心

                                     保罗给信徒的勉励

      2 : 8 - 23    错误的教训和真理的比较 : 哲学与真理

                                             在基督新人

                                             在基督的自由

                                             歌罗西的错误教训

      3 : 1 - 4 : 6 新 人 的 生 活 : 生活的目标

                                     治死旧人

                                     穿上新人

                                     家庭的责任

                                     最後的劝勉:儆醒祷告

      4 : 7 - 18    结 语

 

     

                 

作者∶从序言中,我们很容易认定这是保罗写给腓利门的私人书信。

      腓利门 ("有益"的意思) 是歌罗西人(西4:7),在保罗带领下归主(19)。保罗称他为同工(1)。一般学者认为亚腓亚(2a)是腓利门的妻子,而亚基布(2c)是他的儿子。当以巴弗从歌罗西往罗马探望在狱中的保罗时,亚基布似乎是受托负起牧养的职责(西4:17)

日期地点∶如果是认为保罗是在罗马坐狱,那应是 AD 62 年。(参以弗所书的日期地点讨论)

目的∶请求腓利门在主里赧免与再接纳阿尼西母。

      阿尼西母本是腓利门家中的奴仆(西4:9; 16),在主人家中犯了某项罪行,可能是偷窃金钱(18)。然後逃到罗马。不知何故,在罗马与被囚中的保罗相遇。

学者们对这"相遇"有三个推测∶()可能是保罗中一位同工的引介; ()推基古以前曾与他相识,在罗马碰见他; ()阿尼西母在歌罗西认识保罗。结果在保罗带领下归主(10),後对保罗有益(11,13)。保罗的请求也没有违背当时的社会传统,叫阿尼西母回去向腓利门赔罪。保罗认为阿尼西母的归回不只是一位奴仆,而且还是一位亲爱的弟兄(16)

        

内容大纲∶           1 - 7           引 言

                     8 - 17          保 罗 的 请 求

                       8-9           请求的凭据

                       10-14         请求的对象

                       15-16         请求的解释

                       17            请求的目的

                     18 - 19         保 罗 的 保 证

                     20 - 21         保 罗 的 盼 望

                     22 - 25         结 语

 

帖 撒 罗 尼 迦 书 信

 

作者∶保罗所著的帖前,帖後这两卷书信的真确性一直以来少令人怀疑;除了一些新派的神学家会反对它的权威性。两封书信都有保罗的署名; 他是联同提摩太与西拉而写,因为提摩太和西拉,并保罗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发起人。

    马吉安的<新约正典>(AD 140) <幕拉多拉正典> (AD 180) 都有把帖前,帖後纳入保罗书信中。爱任纽也有提说这两封书信是保罗所著。

      保罗与帖教会的关系也很密切。在第二次布道行程中,见到马其顿的呼声( 16:9-10),到腓立比工作後,就来到离腓立比一百哩外的帖撒罗尼迦( 17:1-10)。保罗在帖城一连三个安息日讲道,後来受到犹太人的逼迫就到雅典去。对初建立的帖城教会并不放心,就差派提摩太去帖城(帖前 3:1)。保罗就继续往哥林多去(18:5)。後提摩太从帖城带消息回来,因保罗不能亲自去探访帖教会,就写了帖前。帖前究竟是由谁带去,我们不知晓。 这位使者在帖城逗留了一段时间後,再到保罗那里,致使保罗再写帖後,以便解释前书所讲末世论所引起的误会。

 

日期地点: 帖前,帖後的写作时间也容易确定。从帖前3:1保罗是从雅典差派提摩太去帖城。後提摩太从帖城回来在哥林多与保罗相合(18:5)。保罗是在这时写帖前 (AD 51)。後来保罗再到马其顿去作探访工作( 20)。因此帖後是写在去马其顿之前 (AD 51)。可见帖前,帖後只是相隔几个月时间。

目的∶帖书信是直接讨论"主降临"的新约书信。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保罗并没有清楚的在帖教会讲论主降临的事。当保罗离开後,帖城教会中有一些信徒已逝世,其他的人就关心这些已死的人是否可以如在世的信徒一起享受主降临的荣耀。

      (保罗在帖前回答说那些"在耶稣里睡了的人"不只可以与在世的信徒一同得荣耀,而且要在"在世的人" 之先(帖前4:13)。关於主降临的时间在帖前并没有讲清楚。信徒们以为主会在他们今生中降临。在帖後,保罗誊清主降临之前将有许多预兆(帖後 2),而且也不必相信任何的预言说主会几时来,只要安静作工,专心等候)

 

帖 撒 罗 尼 迦 前 书 大 纲                           

        1 : 1 - 3           引 言

        1 : 5 - 12          为 信 徒 的 感 谢 和 祷 告

        2 : 1 - 3 : 13      保 罗 和 帖 撒 罗 尼 迦 教 会 的 关 系

           2:1-16           述说过去在帖城的工作

           2:17 - 3:13      述说现在的心意

        4 : 1- 12           实 践 的 劝 勉

        4 : 13 - 5 : 11     主 降 临 的 情 况

        5 : 12 - 22         实 践 的 劝 勉

 

帖 撒 罗 尼 迦 後 书 大 纲

        1 : 1 - 2           引 言

        1 : 3 - 4           感 恩 的 话

        1 : 5 - 12          神 的 审 判

        2 : 1 - 12          主 再 来 前 的 情 形

        2 : 13 - 17         主 再 来 的 盼 望

        3 : 1 - 15          主 再 来 的 劝 勉

          3:1-5             忍 耐 等 候

          3:6-12            安 静 工 作

          3:13-15           努 力 向 善

        3 : 16 -18          结 语

 

教牧书信

 

作者∶提摩太前,後书和提多书这三卷书信合称为<教牧书信>,因为其内容明显的是讨论教会管理及教牧所遇到的问题。

近年有许多新派学者怀疑保罗是教牧书信的作者,他们从四个方面怀疑这些书信的权威∶

一.年代的问题∶认为教牧书信内的事迹不符合保罗的生平。

二.教会组织问题∶认为书信内所描写的教会组织不可能早在保罗在世时就有那麽完整,应该是在保罗时代以後的教会才有如此完整的组织。

三.教义上的问题∶认为书内所谈论的异端是属於第二世纪的。

      四.文学上的问题∶认为书内缺乏保罗常使用的神学术语。

从以上所列,可见新派学者完全否认书信内保罗的署名。另外,初早期教会也有许多证据证明教牧书信是保罗所写。

罗马的革利免早在第一世纪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常引用教牧书信的经文,可见教牧书信早就在第一世纪内写成。

爱任纽曾说教牧书信是保罗所写。

虽然马吉安没有在他所编的”新约正典”中列入教牧书信,但是特土良(Adv. Marcion 5.1)清楚指出马吉安拒绝列入教牧书信。

 

日期地点∶一般上学者相信教牧书信是保罗到罗马以後才写成,因此必须从书中数据来重组当时的历史。按徒28章的记录之後,保罗是得了释放,那时约在63年初。後来他到亚西亚去探访众教会。在以弗所时提摩太到来,就嘱咐他留下牧养该地教会。然後再到马其顿(提前1:3),在那里写成提摩太前书(提前3:14-15)。後从马其顿访革哩底。相信提多在那里工作事奉。後来保罗访哥林多,在那里适逢西纳和亚波罗要到革哩底去,他便写提多书托他们带去。从哥林多再往尼哥波立去(3:12)。保罗选择尼哥波立说明他要到西方/西班牙去。

      约在64年初,相信保罗往西班牙去,满足他多年的心愿(15:28)。在西班牙逗留了约有两年,避开了"罗马大火之灾”(64719-24)及当年十月之"尼禄王大屠杀”。

      约在66年东回,提後透露保罗再被补(1:12,17;2:8-9),也料到自己没有得释放的可能。据一些不被正式的早期教会记录,保罗是在66年底被判斩头为主殉。

 

提摩太前书大纲

     1 : 1 - 2          引 言

     1 : 3 - 20         个 人 的 劝 勉

       1:3-11           嘱咐提防假教师

       1:12-17          保罗的见证和榜样

       1:18-20          嘱咐所交托的事工 

    2 : 1 - 3 : 16      关 乎 教 会 组 织 的 训 示

      2:1-8             公祷的责任

      2:9-15            妇女的本份

      3:1-7             监督的职份

      3:8-16            执事的职份

    4 : 1 - 6 : 2       对 提 摩 太 所 负 责 任 的 指 示

      4:1-16            怎样处理离道反教的事

      5:1-6:2           对教会各成员的教导

    6 : 3 - 19          对 提 摩 太 末 了 的 教 导

    6 : 20 - 21         结 语

 

提摩太後书大纲

    1 : 1 - 2          引 言

    1 : 5 - 2 : 26     个 入 的 劝 勉

      1:6-12           挑旺恩赐

      1:13-18          牢守善道

      2:1-26           刚强坚守

    3 : 1 - 4 : 18     工 作 的 劝 勉

      3:1-17           末世的危险

      4:1-18           现今的嘱咐

    4 : 19 - 22        结 语

 

提多书大纲

    1 : 1 - 4          引 言

    1 : 5 - 2 : 16     教 会 的 管 理

       1:5-9           监督的职责

       1:10-16         如可对待假教师

       2:1-16          会友的管理

    3 : 1 - 11         对 社 会 的 管 理

    3 : 12 - 15        结 语

初 早 期 教 会 的 情 况

 

    当耶稣升天後,神藉圣灵在五旬节震撼了一班门徒的心灵,也提供给他们能力去执行耶稣生前所吩咐下来的工作,教会也在这时正式诞生。

    最初的教会和信徒皆自由的在会堂和家里聚会,教会也没有特别编写章程或礼仪。当时,教会中的领袖就是按著圣灵给他们的特别能力来推动各样的事工。当时的信徒也不把教会看为一个有形式的组识,反而看教会为一有机体(Organism) (12;4-8; 林前12:12-31),随著神加添人数而增长。各人都组合成立活动,看每人为一个成长的「肢体」。可是这现象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组织越来越大,要面对的事情和压力也多,教会不得不按著需要来组织和变化。

    我们看见第一世纪的初早期教会在那世纪尾的时候渐渐由一个无组织形式的教会转变成有组识形式的教会。教会历史学家尝试寻找这改变的原因,一般上有四个因素∶

 

() 教 会 增 长

 

    初早期教会的一个惊奇现象就是教会迅速的增长。从几十人在巴勒斯坦的教会,在二十年内( AD 40 - 60),广散至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虽然这段时间的教会没有特别显著的组识形式,但是却有某些基本的结构。

    a.  犹太人基督徒在会堂内或是家中继续举行犹太传统式的崇拜(2:46)

    b.  按著需要而组成的教会组织 -- 使徒们 和 执事们(6:1-6)

    c.  他们继续在一个信仰里看各人为一大家庭,就如犹太人一般。甚至把自 己的产业拿出来与别       人分享(2:44-45)

    当人数增长起来,组识行政的需要和压力也长大。

    a.  各种地位(positions)也在教会中显明;管理饭食的「执事」(6:3),所设立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4:11),保罗也差派传道人到有需要牧者的教会去(提前1:3),教会也差派宣教士去作传福音的工作(13:2),也有许多游行的传道人(约一4:1-6),比较大型的教会中也有「长老」(15:4),监督等等。

    b.  在教会的活动,比如崇拜和各种的行政事工上,也要求「凡事都要规规距距的按次序行」(林前14:40)

    c.  我们甚至可以看出似乎有一些使徒持有特别大的权威(1:1,保罗还称这些使徒为「教会真理的柱石」(2:9)

 

() 异 端

 

    异端的兴起,尤其是从第纪开始,迫使当时的教会组识起来共同对抗这外来的侵犯。这样的压力使到教会起了一些改变∶

  a.  信仰教义化∶最初的信徒没有特别为他们所信的作系统性的编写。只是从各个角度自由的讲说耶稣的信仰。称耶稣为主,为基督是最通用用的神学字眼。是偶而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崇拜诗歌中找到比较系统的认信词(2:6-11; 提前3:16; 4:12-13 等等)

      後来,教会中出现一些异端的思想,迫使使徒们写信到出现异端的教会去辩证。大部保罗的书信都有针对一些怪异思想和学说。约翰一书也是为此而写。当时最流行的异端莫是幻影派及乐斯底主义。

  b.  崇拜仪式化∶起初的信徒比较小群或是聚在家庭式的建筑屋内进行崇拜,这时的崇拜形式也比较自由和强调灵恩。可是当会众增长起来,崇拜就要在大教堂内进行,也比较「凡事都要规规距距的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後来的在「使徒的教导」(Didache 9,10,14)一书内,施行圣餐成为了最严肃的仪式,也规定於教会的会员。这样作也是为了避免异端教会的份子和异端崇拜的仪式。

  c.  权力∶当仪式定形在教会里以後,权力也跟清楚的划分。教会开始规定某些人拥有执行这些仪式的权力。那时,使徒权柄的承继是公任的权柄,这把异端者立刻区分出来。

 

() 社 会 变 迁

 

    起初的教会可能因为有"灵恩式"的领袖起来带动。保罗就是被神学家所称为一位灵恩式的领袖。但是当那些灵恩式的领袖逝世以後,由这些领袖所带起的热潮开始消沉下来,如果後继没有更好的领袖,组识就会成立来维持和继续这些工作。保罗就是需要把它的灵恩式的领导能力传给没有灵恩式领导力的提摩太(提前4:14)

 

() 末 世 的 盼 望

 

    当时的信徒多数认为主必快再来,也相信会在他们这生人中降临(帖前4:13-5:11)。可是这热切的盼望并没有立刻实现。他们也因此要接纳教会要坚持维持下去一直等到主来。为了维持和继续,形式化的组识是难避免的结果。

   

    在教会组识化的过程中,圣经,尤其是新约正典,的形成也同时进行。这正典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样也受了教内及外的许多压力而形成。

 

希 伯 来 书

 

一.希 伯 来 书 的 作 者

 

    自从第二个世纪开始,圣经学者就被希伯来书的作者身份迷惑也互相争论。这是因为作者的身份直接的影晌一卷书的正典权威。我们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这问题。

 

    先从书内的一些证据来看∶

A.这位作者对旧约极其熟悉,不只引用了许多旧约经文,也引用许多犹太传统资料。

B.他使用优美的希腊文来书写希伯来书这作品。句子是经过特意的修饰,说明他对希腊文写作有高深的技巧。当然,如果没有高超的神学基础也写不出内涵丰富的希伯来书。

C.他本人是属於第二代的信徒(2:3)。是「提摩太的兄弟」(13:23),与意大利的教会有连系(13:24)

 

但是,以上的认识都不能清楚指明谁是作者。

 

从书卷外的证据来看。讨论课题可从两个方向入手:东方教会(希腊语系教会)和西方教会(拉丁教会)对希伯来书的看法。

 

东方教会:从东方教会,我们有以下的证据:

 

A.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AD 190)说:

「希伯来书是保罗的作品,是用希伯来语写给希伯来人的。但是路加很细心的把它翻释,然後发行给希腊人。所以可从这卷书和使徒行传中找到同样书写的格式和用辞。但是”使徒保罗”这名字不在标头里是因为它是写给希伯来人的,因为保罗不想在再开头时就引起他们对他的偏见和怀疑。他明智的不把自己的名字放进内」( Eusebius HE 6.14.2-3)

B.俄利根(OrigenAD 220)说:

「这卷名叫<致希伯来人>的书信并没有像使徒[保罗]书写的粗糙用辞。... 但是其中的思想却是那麽令人赞赏,并不低劣过使徒其他所公认的书信... 但对我来说,如果要说出我的意见,我愿意说它的思想是使徒[保罗]的,但其中的编写和用辞却是一位熟悉使徒[保罗]教导的人。他就在空闲时写出许多他主人所说的。如果有任何教会接纳它为保罗的书信,就由他这样接纳。因为从前的人接纳它为保罗的书信不是没有原因的。致於谁写这卷书,只有神知道。我们所听到的不同意见,有人说是革利免所写;他是罗马教会的会督。又有人说是路加所写;那位写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人。我们的讨论就应该到此为止」( Eusebius HE 6.25.11-14)

C.俄利根之後,东方教会一般上都没有怀疑这卷书的正典权威,也当它是保罗所写。在查时特莆草本(Chester Beatty papyrus: P46)(AD 250)中,希伯来书是排在罗马书之後。而在许多较迟的希腊文文件中,希伯来书是排在帖撒罗尼迦後书之後,教牧书信之前。

 

西方教会:从西方教会的历史中,我们有以下的证据:

A.罗马的革利免所写给哥林多的第一封信中(AD 97),我们发现类似的经文。比如:

「妓女喇合,因她的信和接待,就得救 」(I Clem 12.1,来 11:31)

「让我们也学习那些披著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传讲基督再来的人」(I Clem 17:1,来11:37)

「耶稣基督,为我们献上全祭的大祭司,我们软弱的保护者和帮助者」(IClem 17:1)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多麽的远超过天使,因他所承受的名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因为这样记载说,『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论到子却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他又对他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I Clem 36:2-5,来1:345713)

以上的证据肯定革利免是拥有希伯来书,但革利免并没有说谁写作这本书。这里只能肯定希伯来书是在AD 97 年之前已在教会中被引用。

B.希伯来书并没有被纳入马吉安(Marcion)所编的正典中,也没有被编在幕拉多拉(Muratora)正典里。马吉安的反犹太心态和幕拉多拉正典只编入保罗给七个教会的书信一起说明不被纳入的理由。

C.特土良(TertullianAD 175)说:

「巴拿巴的名也同与希伯来书一起」(On Modesty 20.3)

D.优西比(EusebiusAD 320)讨论使徒们的书信时说:

「十四卷保罗的书信是通用也不受争论。不可轻忽一些人反对接纳希伯来书,它被罗马教会所反对,因为它被认为不是保罗所写」(HE 3.3.5)

E.耶柔米(JeromeAD 380) 及奥古斯丁(AugustineAD 450)不能肯定是谁写希伯来书,但却跟随东方教会的意见当它是保罗所写。

 

从此以後,教会就把希伯来书当著是保罗第十四卷书信一直至改教时期为此才受争论。

 

近代学者的意见:近代学者可说是意见纷乱,几乎每个可能性的新约人物都被提出来。

A.马丁路德提出亚波罗为希伯来书的作者。路德认为亚波罗是位很会辩论的人,也对旧约圣经熟悉(18:24)。他也是从亚历山大城来,因此对希腊哲学、犹太传统及神学都有认识。(1)

B.其他的名字也相继出现。百西拉,或是她的丈夫亚基拉,这两位犹太人基督徒宣教士(18:2,26;16:3-5;林前16:9;提後4:19)曾被提出来。西拉,保罗的同工,也是帖撒罗尼迦书信的联名人,被提出来。(2)其他的名字有以巴弗,提摩太,执事腓利等等。甚至还有人提出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写希伯来书。(3)

------------------

    1 关於马丁路德这方面的意见,请参考 HagenK. A Theology of Testament in the Young Luther: The Lectures on Hebrews (Leiden: Brill1974)

    2 HewittT.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Tyndale NT Comm. (Grand Rapids:Eerdmans1960)

    3 J.M. FordThe Mother of Jesus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University of Dayton Review 11 (1975) 49-564 讨论所引起的课题不只是肯定作

结论∶我们可以为以上的不同意见作一些稍为中肯的结论∶

一.当时的东、西方教会都对一卷书的正典权威和著作者持有不同的的定义。亚历山大的希腊教会处在不能确定保罗为作者时,却把一卷书的内容列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接纳希伯来书为正典,然後把它归入保罗书信内。

西方的教父们却认为一卷书的著作者是最优先的条件,起初反对它的正典地位。後来(第四世纪後),西方教会也受东方教会的影晌而把希伯来书归入保罗书信内。

二.如果要真正提出一个作者的名字,只好像俄利根所说的「只有神知道」。

三.今天,圣经学者们也不再为希伯来书作者的身份作许多的猜测及争论。在学术上只统称「希伯来书的作者」为代表。

 

二.希 伯 来 书 的 读 者

 

    希伯来书的读者/受书人也是一个谜。历代以来引起许多的猜测。从书的资料中,我们大约可从以下的方面来认识这读者:

A.从书的标头「致希伯来人书」(虽然这在第三世纪时才出现),但是从革利免及俄利根的证据,我们稍肯定这是写给希伯来人(当时的犹太人)的一卷书,虽然不能肯定是写给那一个地区的希伯来人。

B.他们可能就将离弃所信仰的宗教(2:1;3:12)

C.他们也可能在受逼迫(10:32;12:3;13:13), 虽然不能肯定是否这原因致使他们欲离弃信仰。

D.他们在属灵的事上或对深奥的圣经知识比较迟慢(5:11)

 

    作者在书中多次劝勉这一班读者。是什麽原因致使这班读者发生以上所提的困难却不能确定。(4)作者也直接的道明他写这卷书的目的:「劝勉的话」。并且多次的劝他们对基督的信心要坚持到底(3:6,14; 6:11; 10:23,25,36; 12:12)。作者甚至用了许多的神学教义,一些甚至是深奥的教义如麦基洗德的解释,来从旁增添他所作劝勉的效力。今天,圣经学者约可肯定这读者是:

    一班犹太人基督徒,正在受许多的困难而欲离弃基督的信仰甚至要返回犹太教去。

 

写 作 日 期 及 地 点

 

日期:按照罗马的革利免的引用,它不可能超过公元97年。从2:313:7可以推测受书人是第二代的信徒,大约公元40-70年。根据13:23,当时提摩太仍活著,应前过公元90年。从书中讨论许多献祭的礼仪,相信是在圣殿被毁之前(少过公元70)。一般的意见是公元60-70年之间。

 

地点:相信「从义大利来的人」与这位作者在一起。提议的地点是东方或更切实的是耶路撒冷。读者可能是罗马的犹太人基督徒或是各地的犹太人基督徒。

---------------

者的身份,而是牵连到最早期教会怎样接纳及对待新约正典的权威。一般上,初期教会对正典的确定是在於两方面:使徒的权威性(apostolicity)和作者的真实性(authenticity of authorship)。关於「使徒的权威性」的定义是神学的;在於大公教会的公认意见和评定。关於「作者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一卷书是否是使徒亲手笔录或是含有使徒的教导,常引起争论。对於我们今天来说 ,新约的形成是经过使徒们及教会多年的评定。希伯来这本那麽辉煌的书卷就在我们的圣经里。关於初期教会正典权威的讨论,请参 D.G. Meade "Pseudonimity & Canon" (Grand Rapids: Eerdmans1987)203-215Meade 也说明:「作者的真实性」的评定是在乎文学的鉴定(literary criterion)和正典权威的传统(authoritative tradition).

4 DahmsJ.V.The First Readers of Hebrews. JETS 4 (1977) 365-375 特别辩论说这班读者的问题不是因为要返回犹太教或是冷淡而要离弃基督的道理,而是领受了许多错误的教义。

希伯来书的内容结构

 

作者告诉我们他写作的目的是∶劝勉冷淡的基督徒,说明信奉基督的超越性(来13:22)。

 

    从圣经文学和神学的角度来看,长达4948个字(按原文希腊文字)的希伯来书并不能真正地显出以上的目的。

 

从圣经文学的角度看,希伯来书的修辞内容另有以下的特徵∶

一.希伯来书是一封信。这是普遍的意见。书中含有私人的谈话,书尾的问候皆显出这卷书是一封信。

二.希伯来书是一篇专论。书中井井有条、严谨、学术性的演绎和阐释说明这一点。

三.希伯来书是一篇解经文章。书中有条有紊的引用和解释支持这一个说法。

四.希伯来书是一个劝勉信。作者自己曾这样说明(来13:22)。书中也有许多部份显出劝勉的内容∶2:1-4; 3:7-4:13; 6:1-19; 10:19-39; 12:1-28

五.希伯来书是一篇讲章。指明整卷书是一篇释经式的信息,针对某一个会众而写。

 

面对以上不同的意见,我们可结论说没有一个字眼可以切实的形容希伯来书的内容性质。

 

设定内容结构的准则

希伯来书的内容结构可以以下的准则(criteria)来决定(注一)∶

一.劝勉的部份∶书中最少有五个明显的劝勉部份;来2:1-4; 3:7-4:16; 6:1-20; 10:19-39;12:1-29。每个部份多以"所以”来作开始。每个劝勉的部份的口气与解经部份的口气不相同,读者可藉著阅读分辨出来。作者不时在劝勉部份鼓励和劝告受书人「坚持到底」。

二.解经部份∶至少有八个明显的解经(解释旧约经文)部份分布在希伯来书中。比如有七个"连锁性”的旧约经文出现在来1:4-14。诗8成为了来2:5-18 的注释经文。在第三和第四章,诗95出现了五次,也成为了该段信息的最主要经文。诗2也是第五章的主要经文。在第七章,诗110和创14成为了辩论的资料。第八,九,十章关於约和献祭的事也是建基於旧约的经文。第十一章的许多信心事迹都是从旧约的阐释而来。

三.钥字∶这是在一些段落里常出现的神学观念字眼。尤其是在解经的部份中. 比如,儿子(五次),天使(八次)在 来1:1-2:18,忠心(四次)在 来3:1-6,安息(十次)在 来3:7-4:16,祭司(四次)在 来5:1-14,祭司(十七次)在 来7:1-28,约(十五次),献祭(十八次),祭物(九次)在 来8:1-10:18,信(廿次)在 来11:1-40

四.连接经节∶连接经节,明显或不明显的,常出现在每一个段落的尾端。比如,来1:4;2:17-18; 4:14-16; 6:20; 7:28; 10:39; 12:28-29

五.段落∶有六个明显的段落出_@___现在希伯来书中。比如,来1:5-2:18; 3:1-4:16; 5:1-6:20; 7:1-28; 8:1-10:39; 11:1-12:29

 

按著以上的准则,可把希伯来书的内容结构建立起来。

1:1-4     序 言: 申 言

1:1-2a            新与旧的比较

1:2b-3            七个基督身份的属性

1:4               儿子与天使在名份上的比较

 (1:4是连接经节)

-------------------

注一∶A. Vanhoye"A Structured Translation of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Rome: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1964)。曾经多年来为希伯来书的内容大纲发表许多文章,本篇内容大纲与Vanhoye教授的内容大纲有许多相似之处。

1:5-2:18  神儿子的超越性

 神子,天使 是钥字

1:5-18            解经∶神子超越天使。以七个旧约经文来作辩证。

  2:1-4             劝勉∶把稳由基督而来的超越救恩。

2:5-18            解经∶人子超越天使。以诗822经文来作辩证。

(2:17-18 是连接经节)

 

3:1-4:16  真正在基督里的安息

  忠心和安息是钥字

3:1-6             解经∶耶稣超越摩西。

3:7-4:16          劝勉与解释∶真正的安息。以诗95,民14,创2为资料。

(4:14-16 是连接经节)

5:1-6:20  耶稣超越的大祭司

  祭司是钥字

5:1-14            解经∶耶稣超越的大祭司。

6:1-20            劝勉∶竭力进入完全的境界。

(6:20是连接经节)

7:1-28    解经∶麦基洗德大祭司

  以诗110和创14支持辩证。

(7:28是连接经节)

8:1-10:39 更美的约与更美的祭品

  约,献祭,祭品 为钥字

8:1-9:28          解经∶更美的约。耶31为支持经文。

10:1-18           解经∶更美的祭品。以耶31和诗40支持经文。

10:19-39          劝勉∶坚守所承认的指望。

(10:39是连接经节)

11:1-12:29 坚守所拥有的信心。信心是钥字。

11:1-40           解经∶古代人的信心见证。

12:1-29           劝勉∶存心忍耐,奔跑前程。

(12:28-29是连接经节)

13:1-21    结 言∶勉励和祷告

 

 

 

 

 

 

 

 

 

 

 

 

 

 

 

   

作者∶雅各书的权威在初期教会时就已被教会接纳。俄利根(OrigenOn Jn 19:6)说是雅各所写。优西比(Eusebius)指出雅各书是五卷争论书信之一,因为不能肯定是雅各所写。耶柔米(JeromeDe Vir. 30.2)也不能肯定是雅各所写,不过他说雅各书也如其他书卷是教会通用的经书。

      雅各是耶稣的弟弟,其他兄弟有约西,西门,犹大(13:55)。耶稣在世时不认 为主基督(3:21;7:5)。耶稣复活後向他显现(林前15:7)。後成为犹太人基督徒的领袖(1:19; 2:9; 12:17)。有记录说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第一任会督(EH 7.19)。他主持了第一次耶路撒冷会议( 15)。他与保罗的布道工作有继续的联络(21:18)。在62年雅各被石头打死(JosephusAnt.20.9)。耶路撒冷的人都称他为"公义者"(The  Just),是因为他的公义和虔诚(EH 2.23)。有记录说雅各的膝盖头好像骆驼的一样。

日期地点∶相信是在AD 62 年之前,由耶路撒冷写给其他教会。

目的∶安慰受试炼的信徒,也说明信心与行为的关系。

神学难题∶因信称义 或 因行为称义 ?

()雅各所提出的"称义"事件(2:21)是用创22来支持,而保罗所说的"称义" 事件(4:1-5;3:6)是来自创15:6

()雅各所说的""是知识上的:"你信神...魔鬼也信"(2:19)。而保罗所说的""是信靠接纳神在主耶稣身上所成就的救恩(3:22-28),并且雅各所说的"行为"(因信心而出的行动)是指遵行神的诫命(2:8),而保罗所说的"行为"是指犹太教的律法(2)

()雅各所指的人是一班"弟兄姐 "(2:114),说明基督徒的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而保罗是指向一班死守律法的犹太人。

()雅各的讨论并不是要说明创15:6的信心在行为之前,而是要说明创22 "信心""行为"一起包含在亚伯拉罕的称义中。

内容大纲∶      1 : 1             序 言

                1 : 2 - 11        基 督 徒 的 信 心

                  1:2-4           试炼生忍耐

                  1:5-8           引导藉祷告

                  1:9-1           卑微胜富有

                1 : 12 - 27     福 音 所 带 来 的 应 许

                  1:12-18         试炼得福气

                  1:19-21         纯洁言语不含怒气

                  1:22-25         听道需行道

                  1:26-27         小结:真正的虔诚

                2 : 1 - 26        基 督 徒 的 生 活 ()

                  2:1-13          不可重富轻贫

                  2:14-26         善行证实信心

                3 : 1 - 18        纯 洁 言 语 的 要 求

                  3:1-12          祸从口出

                  3:13-18         当用智慧的话语来造就人

                4 : 1 - 5 : 6     基 督 的 生 活 ()

                  4:1-10          入世而出世的生活

                  4:11-12         不可论断别人

                  4:13-17         不可为未来的夸口

                  5:1-6           不可积用不义之财

                5 : 7 - 20        结语: 其他的劝勉

                  5:7-11          忍耐等候主的到来

                  5:12            不可随便起誓

                  5:13-18         要彼此赦免代求

                  5:19-20         当救丧失灵魂

 

    

 

作者∶彼得书信在序言中就注明是彼得所写。

      罗马的革利免(2 Clement), 玻利甲(EH 4.14.9)都有引用彼前书。亚历山大的革利免(HE 6.14)也为彼後写过注释书。彼得启示录也常引用彼後的经文。

 

日期地点∶相信彼得在晚年时是在罗马。罗马的革利免说彼得是在尼禄(Nero,AD 56-68) 王的逼迫中殉道(1 Clem 5)。伪经<彼得行传>说他是被倒钉十字架而死. 优西比说他是被葬在罗马(EH 2.25)。天主教认为是葬在圣彼得教堂圣坛下。

      认为彼得书信是彼得在罗马时所写,约在 AD 62-64 年之间。

      一般认为"巴比伦"是罗马的代名词 (彼前5:13)

      

彼 得 前 书

 

目的∶安慰在受苦中的信徒,使他们对将来的荣耀有盼望。

      (彼得前书有四次谈到逼迫受苦(1:6-7; 3:13-17; 4:12-19; 5:9))

内容大纲∶ 1 : 1 - 2            序 言

           1 : 3 - 2 : 10       基 督 救 恩 的 性 质

              1:3-12            受苦的救恩

              1:13-2:3          重生的生命

              2:4-10            救赎子民的责任

           2 : 11 - 3 : 12      基 督 徒 的 责 任

              2:11-12           在社会中

              2:13-17           对国家

              2:18-3:7          在家中

              3:8-12            在教会里

           3 : 13 - 4 : 19      基 督 徒 的 受 苦

           5 : 1- 11            基 督 徒 的 纪 律

           5 : 12 - 14          结 言

 

     

 

目的∶提醒信徒在信心和知识上坚固自己,也要驳斥异端,并在主的恩典上长进。

内容大纲∶1 : 1 - 2           序 言

          1 : 3 - 21          在 恩 典 和 知 识 上 长 进

            1:3-4               认识自己的地位

            1:5-11              认识长进的需要

            1:12-21             认识真道的性质

          2 : 1 - 3 : 16       防 备 异 端

            2:1-22              假师傅的教导

            3:1-16              彼得的教导

          3 : 17 - 18          结 言

 

     

 

作者∶约翰一,二,三书也被称为<约翰书信>。书信中作者自称为"长老"。但是教会一直以来都把这"长老"当著是使徒约翰。虽然约翰一书是隐名的,但是与约翰二,三书排在一起比较时就知是同一人所写。

书中只用"长老"是因为在他的教区内人人都晓得"长老"是使徒约翰。初早期教会也早有提起约翰书信: 玻利甲(PolycarpAD 130Ad. Phil. 7)也有引用约一4:2;爱任纽(IrenaeusAD 180De Haer 3.16.58)说,约翰书信是主的使徒约翰,也是第四福音书的作者,所写。

 

日期地点: 相信是约翰晚年,约 AD 95 在以弗所写这些书信。

      初期教会对使徒约翰的记录并不少。玻利甲,以弗所教会的会督,说他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後死在以弗所。爱任纽说约翰是在以弗所写约翰福音和抵抗异端直至 Trajan 时期(AD 98-117)。耶柔米也说使徒约翰在以弗所生活至晚年,当被抬著去聚会时常口中念"小子们,你们要彼此相爱"

 

约 翰 一 书

 

目的∶驳斥当时教会流行的异端,也同时劝勉信徒不要贪爱世界而是要走在主的爱里。

      (约翰一书的写作原因是因为在他们当中有假师傅起来引诱信徒(2:18,26)。这些引诱人的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有更高的知识(2:2027)。他们不相信耶稣是基督(2:22),否认 是起初原有的(1:1),道成肉身(4:2),神的儿子(4:15; 5:510),是世人的救主(4:14)

      我们相信这是乐斯底主义。虽然有学者认为乐斯底主义是在第二世纪中期才出现,但是在1975年从汉马地(Nag Hammadi)发现的废书墟中,证明乐斯底主义早在第一世纪尾已开始流行。乐斯底主义的基本思想有两大重点∶()以知识为首。认为知识就是智慧。他们高举知识,视它为一切"救赎"的能力,远超信心重要。认为福音的知识太浅陋。()以物质为恶,灵魂为善。这是他们的宇宙二元观。因此反对基督的道成肉身论)

        

内容大纲:

                1 : 1 - 4          真 实 的 <>

                1 : 5 - 2 : 17     与 神 相 交 的 解 释

                  1:6 - 10         相交的拦阻

                  2:1 - 2          与神相交的途径

                  2:3 - 6          相交的徵象

                  2:7 - 11         爱心维持相交

                  2:12 - 17        爱神维持相交

                2 : 18 - 29        信 徒 所 面 对 的 危 机

                3 : 1 - 24         神 的 儿 女 们

                4 : 1- 6           真 理 的 灵

                4 : 7 - 21         爱 的 乐 章

                5 : 1 - 5          得 胜 的 信 心

                5 : 6 - 12         福 音 的 见 证

                5 : 13 - 21        属 灵 的 确 据

 

 

 

 

约 翰 二 书

 

目的∶劝勉信徒实行彼此相爱,但不可接纳传异端者,免得真理受损,教会受害。       

内容大纲∶

                 1 - 4      爱 心 的 问 候

                 5 - 6      爱 心 的 劝 勉

                   5        彼此相爱

                   6        实行主爱

                 7 - 11     爱 心 的 提 醒

                   7-9      防备异端

                   10-11    不可接待异端者

                 12 - 13    结言: 爱 心 的 关 怀

       

约 翰 三 书

     

目的∶鼓励该犹在接待过路传道人的事奉上继续见证主。        

内容大纲∶

                  1 - 4       引 言

                    1-2       向该犹问候

                    3-4       有关该犹的报告

                  5 - 8       对 该 犹 的 称 赞

                    5         忠心

                    6a        爱心

                    6b-7      资助

                    8         接待

                  9 - 11      对 丢 特 腓 的 评 定

                    9-10a     恶言

                    10b       恶行

                    11        鉴戒

                  12          对 底 米 丢 的 荐 举

                  13 - 15     结 语

                     13-14    造访计划

                     15       问候

 

   

                                 

作者∶圣经学者常认为犹大书是一本来历不明的书,而当中又有次经和伪经 (注一)的引用而贬低了它的权威性。玻利甲,特土良,亚力山大的革利免都有提起这本书。幕拉多拉正典更把它列入。

      相信作者提起出名的雅各(耶路撒冷教会的牧师)而是要和他关系。因此相信他是耶稣的另一位弟弟(13:55)。保罗形容他是一位游行布道者(林前9:5)

---------------

  注一∶犹大在第14 节用<以诺书>(The Book of Enoch) 1:9 说以诺是亚当的第七代曾孙。从这引用中,似乎给<以诺书>极大的权威,而且也认为他的读者也熟悉这本书。另外,他也从伪经<摩西的假设>(Assumption of Moses) 引用第9 节说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我们可结论说不是因为作者引用不是正典的书信就不承认犹大书的权威地位。保罗也曾引用犹太人的书(cf. 林前10:4)和雅典人的诗(cf. 17:28)。作者的引用只是用来作例证,为了把真理表达得更清楚。

日期地点∶关写作日期,因为它引用彼得後书(注二)而把它列在彼得後书之後。地点不能肯定,通常因为与雅各有关而提议是耶路撒冷。

目的∶驳斥异端,为真道辩护。

内容大纲∶    1 - 2        引 言

              4 - 16       关 於 假 师 传 的 警 诫

                4-9        假师傅的行为

                10-11      假师傅的结局

                12-16      对假师傅的描述

              17 - 23      关 於 真 信 徒 的 教 训

                 17-19     纪念主言

                 20        造就自己

                 21        保守主爱

                 22-23     怜悯别人

              24 - 25      结 语

 

   

 

作者∶作者本身只自称是「约翰」。但是教会一直以来都认为这"约翰"是使徒约翰(4:21)。有初期教会教父们,如游斯丁(Dial. 81Apol.1:28),亚历山大的革利免(Paed. 2:119; Quis dives 42; Strom 6.106,107),俄利根(Johann 5.3; Cf. H.E. 6.25.9),特土良(Adv.Marc 3.14),并有文件如黑马人书,幕拉多利正典残片为证。加上书中有许多经文与约翰福音相同,神学观念也符合一起印证本书的权威。当然,启示录的真正权威应从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上帝赐给他..(1:1) 而来。

日期地点∶认为是在多米仙(Domitian)王执政时代(公元 81-96 )。当时教会在这王朝後期时(AD 90-95)曾受逼迫。使徒约翰老年生活於以弗所。拔摩岛就在以弗所港口海外。

目的∶启示(意揭示)关於「神的奥秘」(10:7),是「将要快成的事」(1:1)。作者借用当时犹太人流行文学技巧 --启示文学(apocalyptic)(: 7-12;24-27; 38-39)--书写出这书信来安慰当时在受逼迫中的信徒,并藉书中的许多异象,预言主耶稣基督再来之前世界的情形。

内容结构∶为了方便了解书中内容,学者们常以书中的「七」重描述或"戏剧"揭幕方式来排列出启示录的内容结构。

 

1:1-3        序言: 这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和预言

1:4-3:22     第一幕: 七 封 信 给 七 个 教 会

1:4-20       那在七金灯台中间,拿著七星的荣耀人子写信给:

2:1-7        以弗所教会  --- 不可丢了起初的爱心

2:8-11       士每拿教会  --- 务要至死忠心

2:12-17      别迦摩教会  --- 当悔改遵行正道

2:18-29      推雅推喇教会 -- 当持守圣洁等到主来

3:1-6        撒狄教会    --- 当回想所领受的

3:7-13       非拉铁非教会 -- 持守所拥有的冠冕

3:14-22      老底嘉教会  --- 当买不会朽坏的

             结语:"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       

  注二∶犹4-18=彼後2:1-3:4,这几乎一字不漏的抄过来:7=彼後2:6;8=彼後2:10;9= 2:11;10=彼後2:12;16=彼後2:18;17-18=彼後3:2-3

4:1-8:1      第二幕: 七 印 的 灾 难

4:1-11       关於上帝 (宝座上的) 的异象

5:1-14       关於基督 (羔羊) 的异象

6:1-8        第一至第四印: 占领,战争,灾旱,死亡

6:9-11       第五印: 殉道者的伸挽

6:12-17      第六印: 羔羊的忿怒

7:1-17       神子民受印. 12x12000=144000;完全的教会

8:1          第七印: 天上寂静片刻

 

8:2-11:19    第三幕: 七 吹 号 的 灾 难

8:2-5        圣徒献上祈祷

8:6-13       第一至第四吹号: 地,海,河,行星的三分之一被毁

9:1-12       第五吹号: 无底坑王亚玻伦(毁坏者)的灾祸

9:13-11:14   第六吹号: 伯拉大河四使者被释放带来火,烟,硫磺灾难小书卷

                       神的奥秘由两位见证人说出预言

11:15-19     第七吹号: 神的忿怒和审判到了

 

12:1-14:20   第四幕: 天 上 的 异 象

12:1-17      红龙逼迫教会三年半

13:1-18      二兽逼迫教会三年半

14:1-5       圣徒唱新歌

14:6-13      天使传信息

14:14-20     人子与天使收割

 

15:1-18:24   第五幕: 七 碗 的 灾 难

15:1-8       七位天使掌管末了七灾

16:1-21      七碗灾: 世界末日惨况

17:1-18:24   灾难的解释: 女人与兽,及她的国(巴比伦)为何要受审判

 

19:1-20:15   第六幕: 千 禧 年 异 象

19:1-21      天上大筵席

20:1-15      基督作王一千年与最後的审判

 

21:1-22:17   第七幕: 新 天 新 地 异 象

21:1-8       造新耶路撤冷的原因

21:9-22:7    新耶路撤冷的荣华

22:8-17      约翰受吩咐预言

 

22:18-21     结言: 启示录预言所附带的警戒

 

 

 

 

 

 

 

启 示 录 的 四 种 解 释 法

 

()末世观∶认为从第四章开始,书中所讲都是关於末世基督再来之前的各种历史奇迹。在新天新地来临之前,就有一个千年国度出现,也就是千禧年。我们称这派人为 <千禧年前派> 或是 <历史的千禧年前派>。他们认为基督再来之前必有预兆应验,如 有许多预言应验,福音将传遍天下,战争,饥荒,地震常出现,敌基督将显现, 离道反教的事会发生等。接著基督再来在地上和一班蒙拣选的门徒统治一千年。在这期间,许多犹太人要悔改且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大自然也分享千禧年的福份。在千禧年结 时,恶人会发动一场大反判,然後才是白色大宝座的审判。之後才是新天新地的到来。这派别的人喜欢把历史分成各个时代,因此他们也被称为 <时代论>主义者。

 

    <历史的千禧年前派><千禧年前派>的分别是<历史的千禧年前派>相信圣徒是在大灾难後被提,而<千禧年前派>是认为圣徒是在大灾难前被提。

 

()历史观∶认为书中所讲可以应用在从第一世纪始直到基督第二次再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是<千禧年後派>的人物。主张"神国"就是被教会"基督化"了的社会。进而带来一段长期的和平与繁荣 --千禧年。这新时代与目前的世代并无强烈分别。特别的是世人归信基督的比率增加。罪恶虽未被消灭,但社会的犯罪率却会因基督徒的道德和灵性的影晌力而减低。此时教会将承担责任,解决社会,教育,经济等问题。这段时期将会因基督来临而结 ,随後死人复活接受末日审判。

 

()象徵观∶认为启示录是帮助和安慰在患难中的基督徒。因此书中的异象只是如其他"启示文学",为了说明上帝怎样战胜撒旦这恶势力。主张 "神国" 就是得胜基督徒在世上生活。这派的人持守<无千禧年>的教义。认为圣经并未预言世界末日之前会有一段全球性的和平与公义。认为善恶将继续存在於世界直到基督再来。 时死人复活,接受末日审判。关於启示录二十章的千禧年是死了的圣徒的灵魂与基督在天同掌王权。不认为有千禧年的出现。

 

()已应验观∶认为书中所讲的是已过去的事情。而书中的异象只是指向第一世纪时的罗马国。

 

 

 

 

 

 

 

 

 

 

 

 

 

 

 

 

 

 

 

启示录图表

 

 

                    基 督 第 二 次

                              

                              

                    |            |

                    |  19:1-21   |

                    |            |

                    |            |

4:1=11               睡了的人     活人 

七印 5:1-8:1     复活被提     被提

  1 2 3 4 5 6 7    

        -> 七吹号 8:2-119

           1 2 3 4 5 6 7                            20:11-14

                        ->七金碗 15:1-16:21     白色宝座

                            1 2 3 4 5 6 7       的大审判

  |        

--|--                  12:1 - 14:20

  |   1:4-3:22                                    21:1-22:21

  | 教 会 时 代 |-------------------|-----------------------|               |   新 天 新 地   

--------------------------------------------------------------------------------------------------------------->

                                                  亚米吉多  撒旦被捆绑    歌革和

                                 顿之战        玛革之战

                                 17:1-18:24     20:7-10

 

 

 

 

 

 

 

 

 

 

 

 

 

 

 

 

 

 

--完成後,可撕下交上--

新约历史和导论考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_____

 

请先回答这个问题∶

你在过去四个月内是否有阅读新约圣经廿七卷书一遍?(30%) □有  □没有

 

请按著讲义,把适合的答案填写入空格内。(70%。每空格1分,短题4分。)

1.南犹太国是在那一年被巴比伦王所灭 _______________

2.犹太人在巴比伦时是在怎样的场所敬拜上帝 ______________

3.亚兰文旧约圣经也被称为那一个版本 ________________

4.那一位领袖被称为<犹太教之父> _________________

5.耶稣时代的<普通话>是什麽语言 ______________

6"法利赛人”这名字的意思是什麽 ________________

7.圣城耶路撒冷在那一年被罗马大军摧毁 _____________

8.那一个犹太人集团否认死人复活的观念 ______________

9.犹太人把摩西的律法化成多少条 ______________

10.写出其中三个犹太人的大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犹太人的注释书也叫什麽名字 _______________

12.那一派的希腊哲学是一种"享乐主义”思想 _____________

13.亚他拿修在那一年说廿七卷的新约已被教会正式接纳为正典 _______

14.相信那一卷福音书是最早写成的 _____________

15.罗马城大火是在一年发生 ___________

16.保罗是在那一次的布道行程中在以弗所住了三年 __________

17.第一世纪的教会是在那两个罗马王统治时期得平安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教会组织「三分级」是由那三个职位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出其中三个哥林多教会所发生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保罗的"四大”主要书信是那几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保罗是托谁把腓立比书带回腓立比教会去 ______________

22.是谁说「只有神知道」谁写了希伯来书 ______________

23.雅各是用那一章旧约经文来说明信心和行为必须并行 _________

24.彼得前书5:13所说的「巴比伦」可能指那一个城市 __________

25.约翰书信所遇到的异端叫什麽名字 ______________

26.启示录的作者是使用那一种文学技巧来写启示录 ___________

(以下是关於新约各书卷的目的)

27.那一卷书目的是写给犹太人基督徒说明耶稣应验了先知的话,成为了所应许的弥赛亚,而他所带

    来的天国是一个属灵的天国 ____________

28.那一卷书目的是说明主耶稣升天後怎样差派圣灵引导使徒接续他在地上的工作建立教会

    ______________

29.那一卷书目的是劝勉信徒要靠主常常喜乐,且要以基督的心为心合而为一______________

30.那一卷书目的是讨论教会管理及教牧所遇到的问题 ____________

31.那一卷书目的是劝勉冷淡的基督徒,说明信奉基督的超越性 ___________

32.那一卷书目的是安慰在受苦中的信徒,使他们对将来的荣耀有盼望 _____________

33.那一卷书目的是劝勉信徒实行彼此相爱,但不可接纳传异端者,免得真理及教会受害

    ________________

34.那一卷书目的是说明主降临的事,解释已逝世的信徒可以如在世的信徒一起享受主降临的荣耀

    ____________

35.那一卷书目的是安慰受试炼的信徒,也说明信心和行为的关系 _________

36.那一卷书目的是驳斥异端,为真道辩护 ____________

 

以下是短题(每题4)

37.保罗如何看律法和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保罗如何解释「在圣灵里的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保罗对祭过偶像之物的教导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形容歌罗西书的异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请重组保罗在使徒行传28章以後的生平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抱「末世观」的人怎样解释启示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