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课

 

撒迦利亚书  之一

 

 

题示:先读本书一遍,再用一新译本读一至八章。

 

 

       「很多人都相信预言是宗教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种现象。无论「先知」一词(nahi)的字源是怎样,它的意思乃是:一个直接从神得到信息,又受命向人传说的人……早期辩惑学的一个错误乃是把先知放在「预测」的类目下。事实上先知第一个责任是向他时代的人传递神的话的……近代圣经批评对先知的研究各有优劣。其优点乃是像上述的,强调先知的首要任务是对他那一代的人民。这样一来,先知的信息就变得活起来,对我们了解先知的话极有帮助。但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他们尽所能的把先知的话解释成为纯属于人的远见或洞察力,这样就因否认圣经的预言本质而对圣经不公允了。」

 

                                              ——俄尔博士

 

 

 

撒迦利亚书: 「我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

 早期之预言:圣殿正重建(一~八)

   七个异象:

     四马(817)       金灯台()

     四角与四匠(1821)  飞卷与量器中之妇人()

     准绳()              四车()

     衣蔽约书亚()

   四信息:

     17        117

     814       1823

  晚期之预言:圣殿建成后(九~十四)

    牧人——君王之再临及锡安蒙恩(九~十)

得罪牧人——君王及其恶果(十一)

锡安辛劳及得胜:神为全地之王(十二~十四)

 

 

    读完简短精悍的哈该书,再翻到又长又复杂的撒迦利亚书,霎眼看来真是叫人泄气。这是一般人的感觉,而这感觉的形成有点是累积的。第一次看它看不懂,以后就怕再看它,年久月累,我们便觉得它是难得不可想像了。很多人碰到圣经的预言文字(好像以西结书、但以理书、撒迦利亚书,和启示录)会望而却步,快快翻过去,原因就在此。但只要我们一生有一次肯压下这种感觉,用祷告的心加上一些好解经书的帮助,耐心地读一下上述各书,很多人就会因此被吸引着,一生去研究它了。

    我们若照本课之题示来做,先细读本书一遍,立刻就发觉它是很有条理的。先知的说话中精句极多,信息又是满有安慰、应许及提醒的话,值得多用点篇幅来研究它。撒迦利亚与哈该是同时代的人(拉五1);不单如此,二先知所论的,基本上是属于历史同一页的事情(圣殿之重建),就如我们在上一课指出的。这件事是以色列史上一个转折点,关系至大。我们若抓紧哈该书的中心信息「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1519)——对了解撒迦利亚书之信息就没有困难了,因为撒迦利亚先知正是由那一点间始,来对哈该先知所说的,加以补充、发挥的。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短短的哈该书可以作为撒迦利亚书的导言呢。

 

撒迦利亚——祭司与先知

 

    撒迦利亚书和哈该书一样,都是在玛代波斯期间,即大利乌王第二年(主前五二○年)开始记的。撒迦利亚和哈该先知二人跟为数约五万左右的犹太「余民」自波斯回犹大地,重建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墙。他们二人在回归的民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不单鼓励民心、指导他们该怎样恢复敬拜,更向犹太人的领袖工作,以神的话教他们如何领导人民。

    从撒迦利亚先知的话,我们知道他不单是个先知,也是个祭司。一章一节说出他的身世:「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这个易多就是与所罗巴伯和约书亚自巴比伦回耶路撒冷的祭司(尼十二4);这就是说,撒迦利亚是出身祭司之家,是亚伦的后裔了。尼希米记更告诉我们,在约雅斤的时代,撒迦利亚是以祭司的职分而作族长的(尼十二1216);这样看来,他更是集祭司、族长,和先知于一身了。

    在选民回国之初,百废待兴,非常需要有一些人能同时负起祭司和先知的责任。一般说来,祭司原是专责于献祭和向耶和华祷求的事宜,先知则是负责传递和解释神的律法。二者在民间的宗教生活均占有领导的地位,但作祭司的很容易惯于礼仪的重复而忘记礼仪所代表的精意。有些甚至与民勾结,为非作歹,先知就要起来斥责他们陷民于罪。这就是为什么在先知书中常见先知与祭司好像最对立一样了。撒迦利亚是亚伦家的后裔,自要履行祭司一切的责任,他又是神的先知,有先知的权柄及热诚,在回归的民中没有比这样的领袖更重要的了(他还是族长呢)。

    当时民心散涣,失望与失败之阴影笼罩着每一角落。圣殿的根基仍在,但四周荒凉,而圣殿之丁未竟,他们何等需要一个有权柄,有神的话语,而又能带领他们去侍奉敬拜的领袖!撒迦利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要与哈该先知一起带领他们重建耶和华的殿,

    我们要注意,在这个时期的以色列的领袖人物是祭司阶级的。从以色列人的历史看,他们之政府组织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摩西到撒母耳时代,领导国家的是士师;第二个阶段是从扫罗到西底家,领导国家的是君王;第三个阶段是从耶书亚(即余民归回耶京时起)到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灭,领导以色列人的是祭司们。

 

关于九至十四章

 

    开始分析撒迦利亚书的内容前,让我们为九至十四章说几句话,因为有些圣经批评家对这段经文颇有怀疑。他们根据的是自己的信念多于真正的证据。对他们说,这一段经文不是出于一至八章同一的作者手笔;有些说是由一个至多个作者合写成的。至于写的时间,有些说是早至主前七七○年;另一些则说是迟至三三○年。有一学者根据两部分经文的体裁不同而说是出自不同的手笔。他说前一部分的是散文体,笔调柔弱而贫瘠,而后面六章则属诗歌体(不全是,下详),笔调沉重而生动。但另一批评者的理由却认为后六章比前八章呆板,「文字没生气」我们真是不能不怀疑整个圣经批评的原则及体系:为什么同一的资料竟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结论来!圣经批评在研究圣经的日期及文体时,为什么其结论总是有这么大分别的?

    我们不必在这里一一细说他们的理论;很多敬虔而又有学问的圣经学者对他们的理论都予以一一解答,再次证明圣经的完整性及无误。就撒迦利亚书的问题而言,我们特别推荐读者参考艾利葛的释经书(G J. Ellicotts  Commentary),和讲坛圣经的撒迦利亚书导论,相信都有很好的解答;哈理逊的「旧约导论」R.K. HarrisonThe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IVP)讨论经文的问题亦十分到家,可作参考用。以前我们讨论新派学者攻击约拿书、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时,已经看出他们的错误和偏见,现在他们对撒迦利亚书的质疑亦是出于同一的「原则」来。我们真要说,他们愈是攻击圣经,圣经的真实性就愈发显明,这就是真理——圣灵启示的真理:

 

内容及分析

 

    我们若小心细读本书二至三次,不久就会发现它的分段是简单而清楚的。譬如说:在八至九章中间便明显地是一个大分段,绝对错不了。因为前八章与后六章所论的是全然不同,很容易看出来。前八章主要是以异象来说预言,但后六章却是直接地说。前八章是当圣殿重建的工程还在进行中时写的,而后六章则是圣殿建成后好一段日子才写。前八章多是直接对回归之犹太余民而说,后六章则是普遍性的,也预指颇为遥远的将来之以色列国而言,其中亦有涉及列邦的话。前八章的说话都是小心记下与内容有关的日期(一17,七1),但后六章就全没提及。

 

两大部分

 

    前一大段(一至八章)共有七个异象(一至六章),另加按七个异象而对「国内的众民」的劝戒(七5,八91112)。有些圣经学者认为前八章共有八个异象。他们把第五章之飞卷及量器中之妇人分为两异象:但按我们看,这章所述的三件事——飞卷、量器及妇人——其实同属一个异象的,不过是从三方面来分说吧了(参第六节)。无论怎样,像司可福之把它说成十个异象就很勉强的了,他把一章十八到二十一节之四角及四匠一分为二,又把约书亚的异象分为二(第三章);再把第五章之飞卷及量器分为二,便多出三个来,我们认为很不合理。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七和八章,约书亚按他前见之七异象来分别加以解释、引伸,这段写得十分美丽。

    第二大部分(九至十四章)是一绵延不断的预言,由先知撒迦利亚那一代起,一直说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征讨、希腊国的盛衰;又从玛加比朝英勇的挣扎,说到以色列的牧者君王弥赛亚的来临。先知先说到以色列大君第一次的降临,再以较为隐秘的言语说及它之被弃,然后说及他第二次的再临。他所说的不单包括了我们这一代,也言及锡安之辛劳和最后之凯旋,到那日,马的铃钝和锅碗都刻有「归耶和华为圣」这句话了。

    对一般读者来说,本书后一大段真不是容易了解的,其原因很多,就像对圣经一般之预言没有起码的了解,对将要发生的事不大熟悉(主要记在启示录),因此不明白那一个预言是指那一时候的。这样就很难在读撒迦利亚书时没有困难了。除上述原因外,我想圣经之翻译也是一个问题。中文读者实应感谢神,如果我们觉得和合本难明,撒迦利亚书的英文钦定本就更不用提了,很多地方实在译得无法读出意思来。我们若能找到一好的近代中译本,再加上一两本好的近代英译本作参考,本书就没那么困难了。本段共分三小段,第一段是九至十章,写牧人及君王的弥赛亚要再临,锡安蒙恩;第二段是在十一章,写得罪牧人君王的人所受之恶果;第三段是十二至十四章,写锡安之辛劳和最后得胜,那时神就要作全地之王了。

    撒迦利亚书预言的中心在什么地方?研究哈该书时我们指出:该书的钥节是:「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二10)经过七十年的荒凉,耶和华要再赐福给耶路撒冷;撒迦利亚接续说:「我为耶路撒冷心里极其火热,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一1416,八13)到我们分部去研究本书时,就会看见「我为耶路撒冷心里极其火热」这一信息,实际上是贯穿全书的主题。

 

七个异象

 

    本书前八章所记述的七个异象,其实是七个为一体的。看来撒迦利亚还是全在一夜之间所见的呢。它是在「大利乌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一7)当时正是重建圣殿工程开始后五个月(该一15,另参哈该书之「本书大事记」,这些异象对当时之撒迦利亚和犹太人有什么重要性呢?它们要传的又是什么信息?我们不必猜想,只要逐个异象找出其要点,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第一个异象是四只马及骑马者。撒迦利亚看见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有两只红马及黄白马各一只,每只马上面都有一个骑者,因此只有四个骑马者,不像钦定本的翻译,给人一种很多骑马者的感觉。这些骑马者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遍地走来走去」,看看全地的情形如何,他们看完后,就回报耶和华说:「全地都安息平静。」(十一节,但请与十五节比较)天使要撒迦利亚得到的信息乃是:邻近的列国已经在安逸享乐,而神的「余民」仍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虽是到犹太地,但寝食难安。纵看国际情势,他们又不像会有什么大祸临头的迹象,如哈该所预言的(该二22)。但神藉异象要撒迦利亚知道,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境界,神的眼仍然遍察全地,事实上他已预备好,要施予报应了。看看下面天使问耶和华的话,就知道上述的正是这异象要说的了:「万军之耶和华啊,你恼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已经七十年,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12节)耶和华的回答乃是:「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1216节)很明显的,第一个异象的中心信息就是:

    耶和华现在要为耶路撒冷大发热心,且要起来惩罚苦害他选民的列邦。

    第二和第三个异象要说的也是同一个信息,不过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吧了。在第二个异象(一1821),撒迦利亚看见「四角」,和「四匠」;四个匠人是要来「威吓」四角的。四角是代表那些「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19节)。四个匠人是耶和华的刑杖,要审判苦害选民的列邦。在第三个异象(二113),撒迦利亚看见一个「少年人」手拿准绳,「要去量耶路撒冷」,但又有一位天使跑来,立即告诉那少年人说:「耶路撒冷必有人居住,好像无城墙的乡村,因为人民和牲畜甚多。」(4节)意思就是说,因为耶路撒冷之人及牲畜太多了,就是要量也无法量,这就是耶路撒冷将要蒙的福。第五节说,耶和华将要成为耶路撒冷的城墙——「耶和华说,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城,并要作其中的荣耀。」因此第二和第三个异象的中心仍是:神要兴起刑罚列邦,却对耶路撒冷大发热心(参六至十三节)。

    跟着是第四个异象(三110),撒迦利亚看见「大祭司约书亚(回归的余民之一)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我们不必详细研究本异象的细则,其中心信息是非常明显,不会错过的。在七十年荒凉期的耶路撒冷,她饱受苦楚、管教,其人民及祭司都尝到耶和华愤怒的滋味。但现在不同了,约书亚在这个异象中是代表全部选民的,如今神要以华衣覆盖他。这乃表示他们现在受的苦楚不是耶和华的管教,而是撒但在与他作对,因此耶和华责备撒但,指着代表全部余民的约书亚向撒但说:「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么。」跟着,约书亚身上污秽的衣服被脱去(第4节),其意即是「我使你脱离罪孽」。跟着神使他穿上华美的衣服,又将冠冕戴在他头上(第5节);并给他一个新使命和对将来的应许。这个异象的信息若不是与前面的几个相同,它就真是没有意思了。明显地,这个异象要说的,仍是耶和华如今要回到耶路撒冷和他的子民中间,为他们「大发热心」。

    第五个异象是一个金灯台和两棵橄榄树(四114)。这个异象是给余民之政治领袖所罗巴伯(610)的,正如前一异象是给余民之宗教领袖约书亚一样,目的就是要鼓励他们。大山要在他面前变作平原,他一定要完成重建圣殿的工作。本异象的中心在第十节:「谁藐视这日为小事呢?(意思即是重建圣殿之规模虽小,却是不能藐视啊)这七眼乃是耶和华的眼睛(金灯台中的七盏灯),遍察全地,见所罗巴伯手拿线蛇就欢喜,」这个异象仍是论神对锡安要再施怜悯,因为第十二节说:「我二次问他说:这两根橄榄树枝在两个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边是什么意思?他对我说:你不知道么……这是两个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边。」——约书亚与所罗巴伯二人分别代表着全部选民,神的灵要藉着他们来赐福。因此这异象又是再一次强调「耶和华为锡安大发热心」。

    第六个异象中(五111),撒迦利亚看见一个极大的书卷,有二十肘长,十肘宽(即三十尺乘十五尺),在空中飞——「这是发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诅」(第3节),是要审判地上的罪恶的。当神在地上设立他的圣殿(如在前五异象所言的),他要发出他的言语(如本异象所说的)来作审判的标准,一切与他之殿不合的,必受咒诅。罪恶未除,神就不能施恩。本异象之书卷是那样巨大,且是打开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去看,也应该去看,因为它要解释为什么到当时为止,犹太余民仍然备受苦难:原因就是罪恶仍存,现在所罗巴伯就要看见,神将怎样对付罪恶。

    他看见一个人量器(钦定本及修订本均作「Ephah」,新英文圣经译作「大桶」前一译法若是对的话,那就是以色列人最大的衡量物体的东西,中文称作「量」,和今本译作量器大概是根据这一点的,似中译没说出是那一种器量,如钦上本及修订本译法是对的话,那就约等于六至七加仑水之容积),天使说这量器是代表「恶人在遍地的形状」在量器的口有「一片圆铅被举起」「圆铅」,修订本译作「铅碟」或「铅盖」,先知就看见量器内有一妇人坐在其中。负责解释的天使说:「这是罪恶」(八节)。之后他把妇人扔回量器,再把铅盖扔回量器上。突然问,有两个妇人从量器走出来,她们各有鹳鸟(不洁之鸟)的翅膀,就把量器抬起来,带到巴比伦去。

    这个异象有非常丰富的意思在其中(看其描写的细致),但其中心信息是十分明显的:巨书卷记述了神要灭的罪,包括了偷窃及起假誓(第3节);它要飞到罪的城市——巴比伦去。量器是昔日贸易的代表,而其中的妇人则代表巴比伦(贸易之都)内的败坏,那么书卷、量器及其中之妇人所属之地就不是耶路撒冷,而是自宁录时代就开始的巴比伦(创十10),是一切反对神言行之中心地,是撒但的首都。现今神要重向耶路撒冷施恩典,岂不也要向罪恶之城讨罪吗!

    最后是第七个异象(六18),和跟着的以冠冕戴在约书亚头上的圣礼(915)。在这两段经文中,我们看见耶和华要审判列邦和要再向耶路撒冷施恩典。本异象中的四战车是代表耶和华的审判必速速来到。四天使驱战车就是「天的四风,是从普天下的主面前出来的」(5节)——因此与启示录第七章的「四天使」同是执行神审判的媒介。神对「北方」的国家有特别的刑罚,因为外邦侵略者是从北方来的(68节)。

    与此成为一强烈对比的,是耶和华要撒迦利亚——可能是在黎明时分——用冠冕戴在约书亚头上(915节),他要向自巴比伦而来的人身上取金和银,作成冠冕戴在约书亚的头上,然后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看哪,那名称大卫的苗裔,他要在本处长起来,并要建造耶和华的殿……」(12节等)。这本是预指基督而言的,但按当时之实情来解释,这异象乃是神用人使套车刑罚列邦,好再施恩给耶路撒冷。

    这就是撒迦利亚所见七异象的信息,其中心思想都是一致的,且与全书之钥节相符,那就是——「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一14l6)读第七、八两章,就更说明这个思想必是全书之要义无疑(尤其是八13915)。

    我们要注意,这七个异象中不少地方也是预指基督而言,且是指他第二次之降临而言(参二1013,三810,四1214)。在下一课我们会详细点来讨论这方面的信息。

 

 

 

 

第一百零二课

 

撒迦利亚书  之二

 

 

题示:九至十四章是明白本书的关键所在;需要特别小心弄清楚经文要说的是什么,故请先读和合本译文一遍,再找一新译本读两遍,最好也能读英文修订本一遍。

 

 

    「我的事在经卷(圣经)上已经记载了。」(诗四十7)圣经与主耶稣基督的身份二者关系极之密切,我们若是损害二者其一的真实性和权威,无可避免地我们就会损害另外一个,永活的道包含在记录的道之内,记录的道亦启示永活的道的意思。基督是一切信仰的房角石,但这房角石却是奠基于圣经之内;因此我们若质疑圣经之权威,信徒及教会信仰根基就被摇动了。」

 

                                             ——皮雅逊博士

 

 

    我们要在本课研究撒迦利亚书之后半部(九至十四章);如上所说,这段经文是圣经的预言中最重要的一段,亦是明白本书之关键所在。这段经文乍看来颇为复杂,但我们若在现今之译文上加一两点解释,注明其关系,它的意思就十分明显而有力地摆在面前了。我们有两个极之重要的因素,可以大大帮助了解本段经文的。一个就是对旧约预言的认识(在第三、四卷的研究已详述了),另一就是我们的主,以色列人的弥赛亚第一次的降临事实,因此,我们应比犹大的拉比或旧约的读者更容易了解本书。无论怎样,要了解旧约弥赛亚的预言,就一定要明白本段的预言,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在本段试用一新的办法来应付经难,就是以和合本之译文作基础,在需要的地方加上解释,或简化,或重译,务求把经文的原意显明,读者就自然明白它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

 

要来之牧人君王及锡安因而蒙恩(九至十章)

 

   (注:本段为诗歌体,自修订本译文起,全是分行排列的,此处亦分行排列。再者:本段的翻译,几乎没一英译本是相同的,其问题之多亦可想像,故中文读者实在需要自行参考多种译本的译法,以增加了解及分辨能力。〕

 

九章一至八节

耶和华的默示

1   他来到哈得拉地,

         又以大马色为他的住处,

      (因为耶和华的眼目遍察世人,并以色列的各支派。)〔或作「亚兰」各城均属耶和华,以色列各支派也属他。〕

2   他来到哈马的边界;

      〔注意:上述均是叙利亚的城市。〕

          推罗与西顿(虽然自觉)大有智慧:

3   推罗为自己修筑保障。

         积蓄银子如尘沙(或作「尘土」),

       堆起金子如街上的泥土:

4   看哪,主必赶出他,

         打败他海上的权力;

       它(指城市)被火烧灭。

      〔注意:这些都是腓尼基的城市。〕

5   亚实基伦必看见,且要惧怕:(或作「让亚实基伦看见」)

         迦萨必不再有君王,

       亚实基伦也不再有居民。

6   私生子(应译作「混血」)必住在亚实突;

        我必除灭非利士人的骄傲。

      〔注意:上述者为非利斯人之城市。〕

7   我必除去他(非利士人)口中带血之祭肉,和牙齿内可憎之物。

      (指非利士人献祭给偶像之事。)

         他必作为余民,归与我们的神,

      必在犹大像同胞,(同胞或作「同族人」或「家人」,但不应如和合本的译作「族长」。)

         以革伦人心如耶布斯人,

      〔耶布斯人曾住在耶路撒冷,与犹太人享有同等地位,他们不应被看作是战败者的,参约书亚记十八章六十三节。〕

8   我(耶和华)必在我家四围安营,

         使敌军不得任意往来,

       暴虐的人也不得经过,

         因为现在我要亲眼看顾(我的家)。

 

    这八节圣经是写神审判列邦的,但到了第九节,撒迦利亚就说到锡安王之莅临,且要兼公施救。

 

9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

         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高声欢呼,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

         他兼行公义,并且大大得胜,

       谦谦和和的骑着驴,

         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10  我必除灭(敌对)以法莲的战车,

         和(敌对)耶路撒冷的战马,

       争战的马也必被除灭。

         他(要来的王)必向列国讲和平,

       他的权柄必从这海伸到那海,

         从大河管到地极。

11  锡安哪,我因与你立约的血(指耶和华与选民立的约)。

         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

      从无水的坑中(指巴比伦)释放出来。〔撒迦利亚是指他们当时之实况。〕

12  你们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转回。〔这句话是对那些不愿随余民回圣地而要留在巴比伦的人而言。〕

         我今日明说:我要赐给你们双重的赔偿(双重或作「同等」)

      〔此句意思是神要加倍补偿他们被管教时所受之损失。〕

13  我拿犹大作上弦的弓,

         我拿以法莲为张弓的箭;

       锡安哪,我要激发你的众子,

         希腊哪,他们要攻击你的众子;

       使你(锡安)如勇士的刀。

      〔注意:这几节是直接指到亚历山大大帝之征讨,及玛加比朝英勇的抗暴;下面几节则是预指更远的事,即弥赛亚在末日之得胜。〕

14  万军之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指锡安)之上(意即保护他们),

         他的箭必像闪电般射出;

       主耶和华必吹角,

         乘南方的旋风而行。

15  万军之耶和华必保护他们(或作「必作他们之盾牌」),

         他们必吞灭仇敌,践踏弹石,

       他们必喝血呐喊如喝酒,

         他们必像盛满血的碗,

       又像坛的四角满了血。

16  当那日,耶和华他们的神必使他的民得胜,

         如群羊拯救他们,

       因为他们必像冠冕上的宝石,

         在他的地上发光辉。

17  他们的美善何等大,

         他们的荣美何其盛〔此二句指锡安,非指神,〕

      五谷健壮少男,

        新酒供养少女。

 

    这段是写耶和华将要怎样为锡安「大发热心」的,故仍是续论本书前一段的主题。他要起来审判列邦,并赐福耶路撒冷。在我们读第十章前,要特别注意第九章预言亚历山大大帝之征讨尺玛加比朝之抗暴,是直接与锡安君之莅临与得胜联在一起的(九9)。犹太人若肯接受他,第十章所写之得胜早在一千九百多年主耶稣第一次来时便应验在他们身上了。撒迦利亚与旧约各先知一样,都没有看到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来之间是有一教会时间的(弗三章);也许有人会问!神既早知犹太人会拒绝基督的,他为什么又不把「教会时期」向先知启示?答案可分两方面来说:第一、神若一早就启示了,基督第一次来要作犹太人之弥赛亚就不能算是真诚的了。第二、神一而再地在旧约预言中晓谕基督之被拒及被杀,我们在新约时代的外邦人及犹太人都知道神在人一切之反叛上,他仍然是在掌握着各大小事,以至他恩惠的计划能实行在人类身上。十章要说的就是这一点了。

 

第十章

1  当春雨的时节,你们要向造雨云的耶和华求雨,

        他必为众人降下甘霖,

      给众人之田园生长蔬菜。

2  因为家神所言的是虚空,

        卜士所见的是假兆。

      作梦者所见的是假梦(或作「作梦的女人」所给是假应许),

        他们白白的安慰人,

      所以众人(犹太人)如羊流离,

        因无牧人就受苦。

3   我的怒气向(假)牧人发作,〔此处可能是指列邦之王而言,下详,参赛四十四章,古列于被预言为牧人。〕

       我必惩罚公山羊,

         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

      就是犹大家,〔犹大家是神之羊群〕

       (我)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

4  他们如房角石,如钉子,

        争战的弓和一切掌权的都从他们而出。

5  他们必如勇士,

      践踏阵上的泥土;

        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

      他们必争战,

        骑马的也必羞愧。

      …………………………………

9   我虽然播散他们在列国中,

        他们必在远方记念我,

       他们与儿女都必存活,且得归回。

10  我必再领他们出埃及地,

          招聚他们出亚述,

        领他们到基列和利巴嫩,

          直到这地不够他们居住。

11  他们(不应如和合本的译作「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希伯来文作「苦楚」却要击打苦浪,

          使尼罗河的深处都枯干;

       亚述的骄傲必然卑微,

          埃及的权柄(或作「权杖」)必然灭没。

12  他们必在耶和华里面得力,

         且要在他的名下傲然前进,

       这是耶和华说的。

 

第二部分

 

得罪牧人君王及其悲惨的后果(十二至十四章)

 

本段与前面的,同为对列邦发出之审判——「利巴嫩」、「巴珊」,以及「约但」,全为北部,东北部和东部之地方。撒迦利亚告诉我们耶和华怎样「牧养这将宰的群羊」。第十一章一至三节是诗歌体,第四节到十六节又回复一至八章的散文体,但十七节仍然是诗歌体。

 

1   利巴嫩,敞开你的门,

         任火烧灭你的香柏树。

2   松树啊,应当哀号,因为香柏树倾倒,

         高大的树毁坏。

       巴珊的橡树啊,应当哀号,

       因为茂盛的树林已经倒了。(或作「因为密不能过的树林已经稀疏了。」)

3   听啊,有牧人哀号的声音,

         因他们丰茂的草场毁坏了,

       听啊,有少壮狮子咆哮的声音,

         因为约但河边的丛林荒废了。

 

   「耶和华我的神如此说,你要牧养这将宰的群羊——指选民而言——(或作牧养羊群,为宰杀用)。买他们的宰了他们;卖他们的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我成为富足!」牧养他们的并不怜恤他们。耶和华说,我不再怜恤这地的居民,必将这民交给各人的邻舍和他们王的手中;他们必毁灭这地,我也不救他们脱离他们的手。」(46节)

   「于是我牧养这将宰的群羊,就是群中最困苦的羊,我拿着两根杖,一根我称为荣美,一根我称为联索。这样我牧养了群羊。一月之内,我除灭三个(假)牧人,因为我的心厌烦他们,他们的心也憎嫌我;我就说:我不牧养你们,要死的由他死,要丧亡的由他丧亡,余剩的由他们彼此相食。」(79节)

   「我折断那称为荣美的杖,表明我废弃与万民所立的约(亦即是说神在上面所言要除灭列邦,使以色列兴盛的约,就因他们弃掉真牧人而废弃了)。这样,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就知道所说的是耶和华的话。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此为一个外邦奴隶之身价,参出二十一32),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吩咐我说,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窖户(亦即是当时最卑下的工人),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云户了。我又折断称为联索的那根杖,表明我废弃犹大与以色列弟兄的情谊。」(1014节)

 

    就这样,以色列的真牧人就被人厌弃,他们亦因此招祸。读者会发现,自四到十六节,各译本之译法没多大出入,而诗歌体的那部分则几乎各有不同之译本;原因乃是希伯来文之诗歌极之难译。很多时候一句之内的主体、受体、名词、动词等之间的关系相当模糊,译出来的自然就不一样了,举例说,一句诗中若有下列各词:「保罗、彼得、差遣、巴拿巴」而其中关系不明确的话,便可有四种不同的译法:「保罗差遣彼得和巴拿巴」;「彼得差遣保罗和巴拿巴」;「巴拿巴差遣保罗和彼得」;及「差遣保罗、彼得和巴拿巴」。再加上诗歌体中不少的词句本身就不容易确定该怎样译法的,就如九章第二节(参上),或十一章十二节的「窖户」,亦可译作「司库」。故读者应参考多种译本,再找一些好的释经书以助决定该用那种译法,更顺上下文意。和合本大部分的译文算很准确,亦有一些地方是错译的,像十章一节把「他们」译作「耶和华」,就不适合了。

    自十五节起撒迦利亚便预言假牧人之为害群羊。上面一段(四至于四节)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预言主以三十块钱而被出卖的事(太二十七910)。以色列人既厌弃真牧人,他们就从此饱受苦楚,直至今日;他们且要在末日受更大的逼害,无怪乎主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说:「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路十九42

 

 

 

第三部分

 

锡安最后之苦难及至终之胜利(十二至十四章)

 

    在最后一段预言中,我们只选重要的地方加以重译或注明;这段是预言在「教会时代」之后,神要结束犹大一切苦难的日子,重新作他们的牧人和君王,复兴他们;并藉他们来完成他为世人定下的美好旨意。(十二至十三章六节为散文体;十三79为诗歌体;十四章全则为散文体。)

   「耶和华论以色列的默示〔因此本段是特论神之选民的〕。铺张诸天,建立地基,造人里面之灵的耶和华说:我必使耶路撒冷被围困的时候,向四围列国的民,成为令人昏醉的杯,人围困犹大也是如此。那日我必使耶路撒冷向聚集攻击他的万民,当作一块难担之大石头,凡要举起它的,必受重伤。」「聚集攻击他的万民」一语,必要到末日教会时代结束才能应验,那时耶路撒冷要成为万邦政治的中心,也是基督王国的根据地。现看第十节:

   「我必将那施恩与叫人代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约十九37指出这是预言基督的〕;他们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1011节)

 

第十三章

 

   「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我必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记念;我也要从这地逐出假先知和污秽的灵;若再有人说假预言,生他们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说虚假的话。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强调对耶和华之尊重〕。那日凡作先知说假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他们不再穿毛衣(先知的外衣)哄骗人。他必说:我不足先知,我是耕地的,从幼年起我就以耕地为活。必有人问他说(撒迦利亚又回转到十二章十节那被扎的真牧人身上」:你两臂中间是什么伤呢?他必回答说:这是我在亲友家中所受的伤,

   「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指基督)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主引此节说及他第一次来临,太二十六31。人间他两臂中间的伤痕,是在他第二次再临时的,启一7」。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身上(指余民),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我要使这(余剩的)三分之一经火,炼净他们如炼净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余民仍在,但应许则要在将来才能应验。)

 

    下面十四章预言的是末日之光景:

 

1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你的财物必成掳物,在你中间分散,

           因为我必聚集万国……

53   那时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好像从前战争一样。

          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

9       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

11      ……不再有咒诅,耶路撒冷人心安然居住。

2021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耶和华殿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殿中,必不再有作买卖的。

 

     这就是撒迦利亚书的信息,它像一首伟大的乐章一样!开头几小节是简单的,慢慢转为激昂而带入高潮,就在高低调的互相交替及锣鸣钹响中进入凯旋的结束。全书之要义——「耶和华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        在每一段均清楚地显明出来。讲坛圣经对九章十二节有如下一段注释:「除了圣灵的启示外,谁又能使撒迦利亚和但以理看见马其顿王朝的兴起,和犹太人与希腊之冲突?」也许我们还要加上!除了圣灵启示外,谁能指示撒迦利亚关于弥赛亚第一和第二次的来临?他谦和地进入耶路撒冷?他被亲友所扎伤?他被击打和羊被分散?圣民之被保守?末日余民之为他哀哭?还有扎他的人要仰望他?我们怎样解释这些经文呢?它们岂不是圣灵启示最荣耀的明证吗?让我们与约翰一同祷告:「主耶稣啊,我愿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