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课:认识布道对象

    传福音应该是一个双向的沟通,向对方分享福音之同时也要关心对方的反应,或是对方正在面对的问题,以至能针对他的需要,提高对方接受福音的机会。

一.伟大的布道家:

1.主耶稣:

    主耶稣按着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和需要,把福音传给人。主耶稣怎能明白他人的需要呢?除了因为他是神之外,还有以下的因素:

a.愿意与人一同生活:

    主耶稣本来是神的儿子,但他却来到世上成为人。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木匠的儿子,在一个穷乡僻壤中过平凡的生活。主耶稣并没有住在深山野岭中过避世的生活,而是住在人群之中,他常与人来往,到人家里作客,主耶稣是藉着与人的接触,把福音传给人。当他与人接触的时候,就能够明白他人的需要,并可以针对他人的需要,把适切的福音传给他们。

    今天,我们有一个误解,我们把「分别」和「隔离」的意思混淆了,主耶稣要我们从世界的罪恶中分别出来,过分别为圣的生活,而不是与世人隔离,如果我们不与未信者交往,如何能把福音传给他们呢?

b.留意他人的兴趣:

    主乐意谈及他人所感到有兴趣的事情。例如约翰福音4章,一个妇人来到井旁打水,主耶稣请那妇人给他水喝。主耶稣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她讲福音,而是跟他谈到水的问题,这时候,这妇人所关心的是水的问题,主就藉着活水的话题引起那妇人的兴趣,向她传福音。

    约翰福音6章,耶稣用五饼二鱼 饱了五千人之後,许多人跟随神。在6章26节,耶稣对那些寻找他的群众说:「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耶稣知道群众的兴趣是饼,所以他就以饼为话题向群众讲福音,他们就对耶稣说:「主阿,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c.针对人的需要传讲福音:

    主耶稣所讲的福音非常浅白,他常常用一些日常生活的例证和比喻,带出福音真理,叫人一听就明白。

2.保罗:

    保罗一生忠於主的交 ,向外邦人传福音,带领了许多外邦人信主,并建立了许多外邦人的教会。在哥林多前书9章22-23节,保罗说:「向甚麽样的人,就作甚麽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一些人。」这就是保罗传福音的方法。

    使徒行传13章16—42节,保罗讲福音的内容包括了以色列人的历史,和强调耶稣是弥赛亚,因为福音的对象是犹太人,他讲的是犹太人所熟识和关心的问题,所以能够吸引犹太人的兴趣。

    另外,使徒行传17章22—34节记载保罗在雅典向当地的人传福音,保罗看见雅典有许多庙宇和偶像,雅典人敬拜一个叫未识之神,保罗就以此为讲福音的引旨和内容,告诉他们这未识之神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神,跟着就把主的福音告诉他们。保罗传福音时不会急於把福音讲完,而是先谈到对方的需要,和对方所关心的问题。

二.如何向不同的人传福音:

1.向有儒家思想的人传福音:

    儒家信仰是信奉孔子的,基本上,孔子有神的观念,他相信冥冥中有一位赏善罚恶的主宰,书经中如此记载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以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但孔子对这位主宰的观念是非常不清楚的,所以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虽相信鬼神,却对鬼神之事毫无把握,所以他把人生哲理的重点放在今生上。当我们向这些人传福音的时候,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向他们介绍一位赐永生的神。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儒家一些优点,例如说他们的道德观,以仁为本,以礼待人等等,都是好的,并且与耶稣的教导是类似的。但另一方面,也要向对方指出儒家的限制与不足,儒家的思想不能拯救我们,因为儒家不能为生命提供答案,例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不能为人灵魂的归宿提供答案,不能给人指示永恒的归宿,怎能帮助人得着永生呢?

2.向佛教徒传福音:

    佛教的人生观是空虚,痛苦和无常的,所有的变迁和不定都会带来痛苦,人如果贪爱世界,就会苦上加苦了,他们认为,人生至少有八种苦,就是:生、老、病、死、忧悲、怨憎、别离和所求不得苦等。而苦的根源是「无明」,如果能好好的修行除去无明,便不再轮回,而是在涅中安寂。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它可取之处是让人对世事不要太执着,但他的弱点是太过消极,当我们向佛教徒传福音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人生是积极和丰富的,而耶稣就是丰富的源头,当有了耶稣的生命之後,我们就不再消极的避世,而是入世,把生命的火花点燃起来,使人有力量过更新的生活。

3.向无神论者传福音:

    国内的无神论者多受共产主义所影响,共产主义认为宗教是欺偏人的技俩,它是唯物论的,反对一切灵界的东西。如果要向无神论者传福音,就要让他们看见人的灵魂归宿的事实,在人的心灵中,有一个空位,是物质所不能填补的,因此需要救恩。共产主义另一个特点是要改造不平的社会,缔造一个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这憎恶不公平的精神,与圣经中强调神的公义是有一些共通点的,可以成为与共产主义者沟通的起点,而最终带出,真正改变社会的方法,是改变人的心。共产主义理论不能改变人的心,只有耶稣才能,因此,人需要接受主的救恩,最後,真正公义的社会才会出现。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