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第十章 流散时期(The Dispersion Period)
第一节 犹太人向世界流散的历史过程 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多次起义,尤其是公元70年和135年的最后两次大起义,历史上称之为“犹太战争”。在这两次犹太战争和历次的起义中,犹太人至少被屠杀一百五十万人以上。剩余幸存的犹太人被迫逃出巴勒斯坦而向世界各地流散。犹太人结束从祖先开始的在巴勒斯坦约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从而又进入另一个长达一千八、九百年的民族大流散的时期。 试回顾一下犹太民族所经历的亡国。被掳与流散的简单过程: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帝国萨尔贡王(圣经名:撒珥根)年代,北国居民被掳去亚述各地,被化整为零,日久为异族所同化,造成其民族历史上的“丢失的十个支派”。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亡于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手下,南国居民先后被掳去巴比伦,另一部份则逃亡到埃及阿斯旺地区。被掳到巴比伦的众民,在异乡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艰辛岁月。到公元前538年,波斯居鲁士王(圣经名:古列王)宣布释放被掳之民回归故土,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当时能以回归巴勒斯坦的,只能是犹太人中的一部份,另一部份已流散定居于外乡。以后经历波斯、希腊、罗马三帝国统治的漫长岁月,犹太人也必然扩大迁移在上述帝国统治下的其它地区。“犹太战争”以后,罗马人彻底驱逐犹太人出圣城耶路撒冷。从此,犹太人就开始了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向全世界各地流散的漫长过程,“流散犹太人”——英语专称Diaspora所指的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散居在巴勒斯坦本土之外的所有犹太人的总称。 第二节 希伯来宗教在流散时期中的发展 一、拉比的犹太教与《塔木德经》的形成 犹太教的中心耶路撒冷圣殿在公元70年被罗马兵夷为平地。犹太祭司、撒都该派和奋锐党人遭受沉重的打击,只有坚持信仰又不积极参与斗争的法利赛党从耶路撒冷转移到外地,建立研习律法,维持宗教生活的中心。主要的两个中心在西部沿海平原的雅麦尼亚与加利利的提庇哩亚,这是公元一世纪时犹太教的主要中心。公元二至五世纪,犹太法利赛的拉比文化继续向巴勒斯坦以外的地区发展。到公元五世纪,在巴比伦又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犹太拉比文化中心,这个中心研习发展律法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巴勒斯坦的犹太中心。 公元70年圣殿被罗马人摧毁,标志了犹太教所罗巴伯第二圣殿时期的结束。犹太教中心转移出巴勒斯坦,而精通熟习摩西律法的法利赛派律法师,在犹太社会里取得了领导的地位,被犹太群众尊称为“拉比”。拉比希伯来文读作rabbi,意为师傅或教师,在社会上是受尊敬的宗教知识分子。他们教导犹太人学习律法、遵行律法外,还对律法进行诠释、评注。这一时期的犹太教被称为拉比犹太教。犹太教公会在这一时期内属于罗马政权辖管下的犹太人最高的立法与司法机关。公会的首领由罗马授权的有名望的拉比担任。 从公元70年到公元七世纪这长达六百余年的拉比犹太教时期,犹太教最重要的发展是《塔木德经》(Talmud)的形成。《塔木德经》是犹太人的口传律法总集,是仅次于希伯来圣经(即旧约)的第二经典。 《塔木德经》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公元171~217年间,犹大亲王犹大拉比(Rabbi Judah)是乌沙犹大教公会的首领。其时。犹太教除希伯来经典的成文律法外,数世纪犹太拉比诠释律法的成果,汇总成为大量的“口传法规”,这些法规是根据成文律法条文在实际生活案例上的具体应用。这些口传的律法教导犹太人“可行什么”和“不可行什么”,才是符合摩西的律法精神的。在犹大亲王的主持下,集中犹太拉比的社团,将历来有一百多位卓越有名的拉比的十三部法规文集的成果,加以分类、整理与补充。经过二十多年集体的辛勤工作,编辑成功一部以希伯来文写成的空前巨著,取名为《密西拿(Mishna)。这部《密西拿》是公元三世纪初年(公元200~210年间)出现的犹太教口传律法总集。这部律法总集共包括六大卷六十三篇。其分类名称如下: (1)“种子”(共11篇),记载与农事有关的条例; (2)“节期”(共12篇),记述宗教节期与奉献的有关规定; (3)“妇女”(共7篇),记载关于订婚、结婚、离婚、誓约等; (4)“损害”(共10篇),记载借贷、借约、刑事等事项处理; (5)“圣物”(共11篇),记关于献祭与捐赠条例; (6)“洁净”(共12篇),阐述洁与不洁的礼仪规定。 公元三世纪后,《密西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发生一些问题或漏洞,并不能适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于是促使其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特别是巴比伦犹太中心的高级拉比,他们认为这部《密西拿》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它的许多解释只属于巴勒斯坦的传统,没有结合巴比伦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完全包括已有的律法材料和补充的口传法规。于是他们又整理这些补充材料并加以诠释评注,编成了另外一部律法的释义汇编,称之为《革马拉》(Germara)。“革马拉”的含义是“补全”,表明它补全《密西拿》的遗漏部份。所以《革马拉》实际是《密西拿》的释义和补编,但它是用阿拉米文写成的,两部份在书页上左右并列。《密西拿》与《革马拉》合在一起,成为一部更大的巨著,称为《塔木德经》(Talmud),在汉文译名亦作《塔尔木经》或《他尔目经》。 公元四世纪中叶完成的《塔木德经》亦称《巴勒斯坦塔木德经》或《耶路撒冷塔木德经》,它的内容仍不够完整,它反映巴勒斯坦犹太教的重要史料。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促使巴勒斯坦的犹太教学术研究走向没落。这时巴比伦的犹太拉比,继续进行增订与编纂工作,公元五世纪末完成了《巴比伦塔木德经》。《巴比伦塔木德经》比《巴勒斯坦塔木德经》更加充实完备,它是一部反映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犹太人一千年左右年代里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的巨大著作,长达二百五十万字。内容包括圣经训诫、历史神话故事、诗歌、寓言等等,其中道德伦理训诫和宗教律法礼仪占很大部份,这一部份称为《米德拉西》(Midrash),意为释经集,旧约圣经各卷都有各自的米德拉西。 希伯来经典(即旧约)是犹太教的圣经,犹太人常称之“律法和先知”前者是摩西的律法,后者是三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与十二小先知书(合为一卷)。《律法和先知》是不可废去、不可更改的。而《塔木德经》则是犹太教宗教生活准则的“圣经”,它包括犹太人生活的全部准则与道德伦理的规范。 二、中世纪犹太宗教的理性主义与神秘主义思潮 公元630年,伊斯兰教登上历史舞台,犹太人受到歧视与赶逐,犹太人流散到非洲、毛里塔尼亚、西班牙,并进入欧洲。法国加洛林王朝接受犹太人,有些则进入德国。公元711~715年间,地跨西亚、北非、欧洲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形成,犹太人很多掌握了阿拉伯语,并以阿拉伯语进行《塔木德经》的注释工作。 公元八世纪后,由于犹太社会阶级的分化,下层犹太教徒不满宗教上层拉比利用《塔木德经》控制。盘剥下层群众,于是出现了下层群众的所谓“卡拉派”运动。“卡拉”原意为“诵读”“呼喊”。他们主张诵读律法书(Torah),拒绝接受《塔木德经》,主张按照律法严守安息日.过清淡刻苦的修行生活。公元十世纪后,拉比犹太教的权威趋于没落,欧洲犹太社团兴起反《塔木德经》律法的潮流。为使犹太教义适应时代,欧洲犹太教的理性主义抬头。 公元十二世纪,西班牙出现了一个理性主义的犹太神学家、哲学家摩西·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公元1135~1204)。迈蒙尼德生于西班牙科尔多瓦,出身医生,是萨拉丁苏丹的御医,以后定居于埃及。迈蒙尼德努力使犹太教义和当时的科学、哲学相协调,他推崇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他的著名作品《困惑指南》(“Guide for the perplexde”)指引当时处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影响下的犹太人,如何坚定自己的宗教信仰。迈蒙尼德突破犹太教的繁规缛节,提出一系列上帝存在的论证。他归纳犹太教信仰的十三条款,被后世犹太教广泛接受。犹太教原无公认的成文信条,迈蒙尼德的十三条款后来具有了信条的性质。这十三条款如下: (1)创造主创造一切并管理一切; (2)创造主乃独一无二真神; (3)创造主无形无体无相; (4)创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后的; (5) 创造主是独一值得敬拜之主,此外别无可拜之物; (6) 先知一切话语皆真实无误; (7) 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预言是真实的; (8) 犹太律法是神向摩西所传,不能更改; (9) 律法永不改变,也不会被取代; (10) 创造主洞察人的一切思想行为; (11)创造主向遵守律法的人赐与奖赏,向践踏律法的人施与惩罚; (12)弥赛亚必将来临,要每日盼望,永不懈怠; (13)相信死人复活。 摩西·迈蒙尼德对中世纪犹太宗教有他重要的贡献,曾被誉为是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民族领袖摩西之后的“第二摩西”。迈蒙尼德对基督教的圣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公元1224~1274〕的神学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 中世纪犹太宗教在反拉比派的潮流下,神学思想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为理性主义,另一则为神秘主义。神秘主义产生的历史政治背景是犹太人长期遭受的苦难,人们盼望摆脱现世的苦难,盼望弥赛亚来临施行拯救。于是神秘者应时而出,有人编造弥赛亚来临的年日,如1492年,西班牙政府开始驱逐犹太人,一神秘主义者所罗门·默肖尔大放厥词,称上帝创世后的5300年(相当公元1540年)将有弥赛亚施行拯救。此外就有人起而自称是弥赛亚或弥赛亚的替身,来蛊惑群众。在犹太人的流散地巴比伦、土耳其、法国、西班牙屡次出现的假“弥赛亚”事件。有一1626年出生在土耳其的扎巴泰·茨维(Shabbethai Zvi l626~1716)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犹太的神秘主义分子早曾有人预言公元1666年是“拯救年”,是“弥赛亚”来临的年代。茨维因此在22岁时,就在家乡自称是弥赛亚,但受到家乡人的讥笑奚落,茨维离家出走,来回于埃及与耶路撒冷之间,继续造谣惑众。1666“拯救年”的前一年,他回归家乡,竟奇迹般地受到家乡群众的夹道欢迎。消息不胫而走,在欧洲已盛传茨维是1666年来施行拯救的“弥赛亚”了。犹太人为此欢歌达旦,富人分散财富给穷人,因他们认为1666年一到,地上财富再也不需要了。但当1666年来到时,竟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奇事倒另有一件,就是那年的9月16日,假弥赛亚茨维被土耳其兵丁抓到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的皇帝面前审讯,畏罪怕死的茨维在皇帝面前宣布皈信伊斯兰教,一场假弥赛亚的戏剧就收场了。一百年之后,在波兰又再出现一个茨维的化身,他不信《律法书》和《塔木德》,只高举一本注释圣经的奥秘,实则充满符咒、巫语的书,名为《佐哈尔》(Zohar),意为“光辉之书”。此人名雅各·弗兰克,后被驱逐出境。 三、近代犹太教与启蒙运动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文化兴盛时期,近代开明犹太人对拉比《塔木德经》的犹太教已格格不入。《塔木德经》统辖指导犹太教徒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除《十条诫》之外,被拉比确认的诫命、律例、典章、规条共达六百一十三条之多。以“你当…”开始的条款为二百四十八条,“你不得…”开始的条款为三百六十五条。时代进入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情况已发生变化。拉比们规定的条款中,有根多已不可能遵照实行,拉比们就多方进行诠释,加以变通,使稍能自圆其说,借以维持《塔木德》精神在犹太社团中仍居于统治的地位。但和此等《塔木德》精神无法协调的上述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思潮,在近代犹太社团中仍继续在发展。 近代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犹太人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 l729~1786)。摩西·门德尔松1729年生于一个贫困的从事抄写律法经文《妥拉》的家庭,他从小就学习《妥拉》、《塔木德》,长大钻研摩西·迈蒙尼德的哲学,后在柏林学习德语和拉丁语,结识了当时有名的基督徒戏剧作家戈特霍尔德·埃·莱辛。莱辛的名剧《犹太人》和《智者纳坦》的主题都是为犹太人和犹太教辩护的作品,劝导基督徒要友好公正地对待犹太人。在莱辛的鼓励下,门德尔松写出《哲学讲话》的论文,在当时柏林科学院举办的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门德尔松被德国皇帝提升为“有特权的犹太人”,享受不受驱逐的特权。门德尔松主张并倡导犹太人掌握欧洲的文化,借以取得犹太人在法律上的平等并提高社会地位。门德尔松主张信仰应以理性为基础,他认为犹太教仅仅是犹太人所特有的律法与礼仪,它并没有独特的信仰体系,所以犹太人应放弃文化孤立的传统,广泛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门德尔松的推动下,形成了一股犹太人的“哈斯卡拉”运动,“哈斯卡拉”希伯来文意为“启蒙”,“哈斯卡拉”即犹太教正统派的启蒙运动。它不反对犹太教,反对的是犹太拉比的权威,和传统保守的生活方式,反对专门注重《塔木德》的传统教育而提倡传播新知识,学习现代新的生活方式。“哈斯卡拉”运动促使犹太教的开放与世俗化,反对狭隘与保守。马克思称犹太人的“哈斯卡拉”运动使犹太人的神成为世俗的神和世界的神,(《马恩全集》第1卷第449页,《论犹太人问题》)。 摩西·门德尔松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把《摩西五经》(即《妥拉》)翻译为德语,使犹太人掌握欧洲的语言,作为进入更广大世界生活的门径。门德尔松全名摩西·门德尔松,他继十二世纪的摩西·迈蒙尼德之后被誉为希伯来民族历史进程中十八世纪的“第三摩西”。 四、现代犹太教的派别发展 现代犹太教主要形成三派。即:正统派、改革派与保守派。正统派坚持犹太教信仰和传统,要求谨守安息日和犹太教历所规定的所有节期,遵守规定的饮食戒律和道德规条,服从拉比法庭根据犹太教律法所作的裁决等;改革派则继承犹太教的思想启蒙运动,主张消除任何使犹太人与众普通人不同之处,注重接受科学文化与现代生活习惯,不拘守犹太教的庞来传统,可以改变原有的犹太风俗习惯,此派在美国特别流行;保守派则介于正统派与改革派之间,他们原则上接受犹太律法与传统礼仪,但也主张可灵活运用,不严守割礼与饮食禁忌,此派把犹太宗教和犹太文化与民族融为一体,认为犹太教既是宗教,又是民族文化,也是犹太民族的主要标志。所以保守派比改革派更加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而改革派原来已蜕变为民族虚无主义,愿意犹太民族融化于所在国民族之中。二次大战中,犹太人受德国法西斯大量屠杀,改革派的态度才显然有所改变,转而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第三节 希伯来民族历史的总结 一、民族的历史遭遇的回顾 公元70年和135年的两次犹太战争之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绝大多数离开本土向世界各地流散,这个流散过程是漫长的,犹太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甚至东方的中国,历史上也发现有犹太人和犹太教会党的踪迹。中国境内发现的犹太人,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是早年居住在河南开封的犹太人。他们在开封建有犹太教会堂,藏有古老的犹太经书,其教称为“一赐乐业”教,即希伯来文“以色列”的相似译音。又由于这些犹太人剔除牛羊腿筋不吃的习俗(来自祖先雅各与神较力的故事典故,见《创世记》32:32),所以也被称为“挑筋教”。犹太人进入中国的时间,至今众说不一,多数研究开封犹太人问题的专家学者认为,开封的犹太人来自印度,大概是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巴勒斯坦进入印度孟买区域,定居一千一百多年后,于中国北宋年间(公元960~1126)由海路到达中国,以后定居于当时的都城开封。犹太人总数约二、三百家,后来逐渐与汉人同化,至今仅有若干会堂遗址的碑刻存留下来。 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国,到公元六世纪后,由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兴起,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歧异,更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客居异国的犹太人逐渐不受欢迎。歧视、奴役,进而迫害残杀的事件不断发生。公元700年以后,西班牙首先宣布奴役犹太人,法国也发生火烧犹太人的事件。1026年,英国开始赶逐犹太人出境,英王狮心理查(Richard Lion-Heart ll57~1199)举行加冕礼时,犹太人被大批屠杀。据说有一千五百狂热的犹太人在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之后,纵火自焚,被集体埋于约克城的宫庭附近。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犹太人已成为十字军残杀的对象。1291年英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1272~1307)将十六万犹太人驱逐出境。1358年,法国也实行彻底赶逐犹太人的政策。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开始驱逐犹太人。到十六世纪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的天主教派系和新教陷入教义纷争之中,这时期的犹太人算是获得了暂时安宁喘息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世界上的犹太人已成为被歧视、被赶逐的、不受公众欢迎的种族。每逢犹太人的居留国发生经济危机或其它社会动乱的时候,犹太人都首先成为冲击的对象与替罪的羔羊。公元十至十三世纪,西班牙的犹太人处境改善,当时阿拉伯穆斯林在西班牙当权,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友好,于是西班牙一度成为犹太教新的活动中心,通过阿拉伯语接触到亚里斯多德的希腊哲学,由此进一步发展犹太教的神学。但到公元十五世纪末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统治结束。取代的天主教诸侯厉行政教合一政策,设立异端裁判所,审讯迫害犹太人,把犹太人驱逐出境。大批犹太人流散到北非、西亚等穆斯林国家,多数从事农业劳动,这一类犹太人称塞法尔德人(Sephardi),文化一向较为落后,具有东方人的气质。另一类辗转进入欧洲波兰、俄国、东西欧等国,这批犹太人后来发展为“阿什克纳茨人(Ashkenazi),具有欧洲人的气质,文化程度较高。这两类犹太人构成为今日以色列国内的主要民族成份。 流散的犹太人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阶段里,经历了深重苦难,受到歧视、赶逐与屠杀,被隔绝于世界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之外。公元1516年,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将全市犹太人驱入一座铸造枪炮的工厂内,使与外界隔绝。这种经验后来被各国仿效推广,在城市设立犹太人专住的隔离区,此隔离区特称为“格托”(Ghetto)。“格托”一词的来源典故,一说1516年,意大利威尼斯城的“铸造厂”,意大利语读作ghetto,另一说为希伯来语的“隔绝”,读作“格特”(ghet),“格托”指隔离区,因而得名。以后欧洲各大城市都没有“格托”区,犹太人后来也情愿住进格托区,这样可免于与外族混杂,也便于保持犹太人独有的风俗习惯和保障生活的安全。后来由于格托区范围面积的限制,犹太人新添的楼房只能向高层发展,所以每见格托区犹太人的房屋多高耸于市区其它建筑楼房之上。作为格托区的中心是犹大会堂与其附属的犹太学校。今日捷克布拉格的格托,保留着一座公元十三世纪的古犹太会堂。 二、民族苦难的转机和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犹太人后来地位和政治待遇的改变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以后美国独立革命所发生的影响。英国的改变是在1723年起,犹太人可以占有土地,1753年之后,经过政府批准,犹太人可以加入英国国籍,到19世纪中叶,犹太人也可当选为国会议员。 1848年,德国、奥地利给予犹太人以公民权。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宣布给予犹太人平等的权利。 1791年,法国国民大会通过赋予法国犹太人可以用国家公民的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拿破仑皇帝批准恢复犹太教公会,允许法国犹太人“可以在法国土地上找到一个耶路撒冷”。 公元1654年,犹太人初次迁人美洲大陆。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在美洲的犹太人只有二、三千人,但从1881年到1924年,迁居到美洲的犹太人已约有三百万人。 处在沙皇俄国的犹太人的处境没有得到大的改变。1881年,发生了俄国沙皇被阴谋杀害的事件,犹太人成为嫌疑的对象,暴虐政权大肆屠杀俄国犹太人。从此掀起1882年俄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大迁移的浪潮。迁移到巴勒斯坦首批俄国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立第一个“比卢”(Bilub)农业开发小组。“比卢”一词是根据《以赛亚书》2:5的“雅各家啊,来吧!我们在耶和华的光明中行走”这一句希伯来词语的首字辅音字母组成的,即Bilub。早在1882年迁入耶路撒冷的“比卢”小组,竟成为以后犹太复国主义的先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有进步思想的犹太人参加布尔什维克队伍,因而被指控犹太人策划国际阴谋要建立犹太人的世界统治,在俄国南方,犹太人大批被屠杀。 二十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由于种族主义抬头,再加上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等等原因,现代的反犹主义浪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又再度被掀起。 欧洲的某些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为日耳曼民族是优秀民族,犹太人是低劣民族提供生物学的论证,说在同样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下,劣等种族在数量上发展更快,因此应加以限制和消灭之。 德国早在(1871)年,俾斯麦的民族主义已经抬头,俾斯麦要建立的是一个反犹的基督教德意志国家。 犹太人二十世纪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成就,也是现代反犹再度兴起的重要原因。法国反犹人物写的《法国犹太人》一书,公开声言法国经济萧条和社会贫困是犹太人的罪过。因为据他的统计,犹太人占法国人口的百分零点二十五(0.25%),但他们所掌握的财富占总财富的百分五十(50%)。所以国家应采取限制、驱赶、以至消灭犹太人,没收其财产的政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具体而大规模地执行消灭犹太人的国家政策。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第一年,在德国即发生杀害犹太人的事件,希特勒除了从种族的荒谬论据执行反犹、排犹的政策外,主要还加上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他通过反犹来稳定国内的政局,并将犹太人的财产收归国有,强迫犹太人从事奴隶劳动。希特勒由反犹开始,发展到排犹、屠犹。最首先是消除犹太人在德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各个方面的清扫行动,甚至象犹太人毕加索的画幅也被清除。1935年9月通过《纽伦堡法》,不承认犹太人为德帝国公民。1938年,并吞奥地利,四十万奥地利犹太人遭到迫害。在这段时期内,从1934到1935年间,东欧的国家,如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匈牙利,也仿效德国开始推行反犹政策。 二次大战期间,德军占领区内,大批大批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屠杀,如奥斯维辛集中营至少处死二百五十万犹太人;波兰的犹太区全被摧毁,百分九十的犹太人被消灭,原来波兰有三百三十万犹太人,到战后只剩下七万四千人。总计犹太人在整个二次大战中被杀六百万人,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希特勒的血腥屠杀,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使流散的犹太人都变成强烈的犹太民族主义者。二次大战后的犹太幸存者强烈地要求迁居巴勒斯坦,企求建立一个属于犹太民族的国家。 三、希伯来民族千年流散时期的终结与现代的“锡安主义”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自由化的发展,犹太人的境遇得到改善,在多数国家里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由此产生的倾向除了促进犹太人在居留地与所在国的人民相互同化外,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了复国的民族意识。犹太复国主义,也称“锡安主义”(Zionism)就是在这些年代里在欧洲发源的。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是摩西·赫思(Moses Hess公元1812~1875),他在1862年出版了《罗马与耶路撒冷》一书,影响深远。他在书中向全世界犹太人阐明一条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模范社会国度的理想道路,这就是动员流散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居。其后在俄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代表人物、犹太医生平斯克(Leo Pinsker l821~1891)也于1882年发表《自我解放》一书,提倡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此时正是由于俄国沙皇被刺事件,犹太人因涉嫌而遭到迫害的时期,犹太人兴起“希巴特锡安”的热潮,“希巴特锡安”希伯来语即“热爱锡安”(锡安为耶路撒冷的别称)。1882年首批俄国移民到达巴勒斯坦,即上文提到的“比卢小组”农业垦植队。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进入具体有组织运动的领导人是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e Herzl l860~1904)。1860年赫茨尔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父亲是匈牙利银行经理。赫茨尔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学习法律,1884年当律师,以后改行为驻巴黎的新闻记者。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在法国目睹犹太同胞的艰难处境,并接触到在法国的犹太人著名人士,逐渐他由犹太人的“同情者”变为“当事人”,投身于犹太人复国的事业。1896年,他写的《犹太国》一书出版,书中号召世界上的犹太人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在赫茨尔的组织下,1897年8月29日,第一届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在瑞士巴塞尔(Basel)召开,正式成立“世界犹太复国组织”。在第六届大会上,英国政府曾建议在非洲乌干达一块土地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替代在巴勒斯坦建立这样的国家,但此项建议遭到俄国、东欧犹太人的强烈反对,甚至退出会场,使会议面临分裂、解体的危险。1904年7月3日赫茨尔病逝,1905年第七届大会,重申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主张。1917年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民族之家。1917年12月已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组织“犹太军团”参加战斗,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从此世界各地流散的犹太人纷纷向巴勒勒坦迁移。1940年苏联再度出现反犹运动加速犹太人迁移巴勒斯坦的进程。从1919至1948的三十年中,巴勒斯坦犹太人从六万人激增到六十多万人。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引起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于是两个民族的纠纷不断激化,甚至发生多次武装冲突。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动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两个独立国家,耶路撒冷城由联合国托管。1948年5月14日英国总督离开巴勒斯坦,宣布英国委任统治结束,在这同一天,以色列国在特拉维夫宣告成立。以色列国成立之后,与阿拉伯国家爆发多次中东战争,旷日持久的中东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妥善的合理解决。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于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宣告成立,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承认。中国和以色列两国也于1992年1月24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四、圣经旧约希伯来语的“复活” 古希伯来语是《旧约·圣经》的文字,也曾是希伯来民族长期使用的语言。到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统治时期,改用阿拉米语(Aramaic即亚兰语)为官方语言。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帝国统治时代,亚历山大帝在希腊世界推广希腊语,于是希腊时期以后,一般犹太人已不熟谙希伯来语。希伯来语只用于犹太会堂诵读旧约圣经时使用,它口头上只成为仪礼的用语,希伯来圣经的文字也成为日常生活不使用的经典死文字。 公元十九世纪,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从世界各地迁移到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一些仍熟悉经典希伯来语的老年犹太人倡导恢复使用古希伯来语,以期后代不至于混没这种仅仅存留在旧约圣经上的语言。在恢复并复活希伯来语历程中最著有伟大功绩者是俄国犹太人埃利泽·本·耶胡达(Eliezer ben Jehudah 1858~1922)。耶胡达1881年从俄国移居巴勒斯坦,他熟谙圣经希伯来语,从此毕其余生于恢复发展希伯来语的工作,在家庭中坚持与妻子、儿女用希伯来语对话。到1904年,本·耶胡达编出新希伯来词典(第一卷),创造了千百个近现代的希伯来语新词汇,用以表达现代人使用的新事物与新概念。此后,在巴勒斯坦用希伯来语作为口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以能够使用希伯来祖先时代的语言为荣。归回巴勒斯坦的两类犹太人背景不同,已如上述。塞法尔德人的用语近于希伯来语,他们容易通过所熟悉的旧约圣经来掌握希伯来语,而阿什克纳茨犹太人来自欧洲,长期以来,他们使用“意第绪语”(Yiddish),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德语和斯拉夫语的混合语,书写印刷仍用希伯来语的辅音字母,是欧洲犹太人所通用的语言。他们来到巴勒斯坦后,就得从头学起希伯来语,因而出现老一辈祖父爷爷向在小学读书的儿孙幼辈学习希伯来语的怪异现象。 本·耶胡达所创造、发展的希伯来语为现代希伯来语(Modern Hebrew),此语的大量新词汇来自英语同音词,如电话(telephone),电视(television),咖啡(coffee)、沙发(sofa)、公共汽车(autobus)以至科学新词原子(atom)等都与英文词语发音相同,不过改书希伯来字母而已,大量日常词言仍保留原来的旧约圣经词汇。因此曾有人戏言说:如果大卫、所罗门王复活,今日漫步于耶路撒冷街头,他俩无疑能基本听懂周围他们的民族后代人的对话,并向人们致意说:“Shalom!”(沙龙!意为:平安!)。 五、以色列的宗教现状 今日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人国家,470万人口中,犹太人占80%以上,其它为阿拉伯人(约14%)等。居民约80%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其它宗教。希伯来语为国语,但阿拉伯语亦为官方语言,并通用英语。 现在耶路撒冷和其它城市共约有六千所犹太会堂,分别为构成犹太人两种主要民族成份的塞法尔德人和阿什克纳茨人所使用。犹太会堂一般早晚都有祈祷仪式,安息日(星期六)早上,犹太会堂人头挤挤。 犹太教事实上是以色列的国教,但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并未明确解决,即有主张国家法律应根据犹太法典制订,亦有主张应政教分离。因此,以色列迄今尚未有一部国家的成文宪法。以色列的议会制,除两主要政党外,还有以维护宗教利益的全国宗教党、正教党等小党派,成为两大党拉拢的对象,以增加大党各自的议席。根据现行法律,国家赋予宗教机构掌管公民的婚姻公证的职权,即结婚、高婚必须到所属宗教机构进行登记和领取证书。犹太教全国最高机构负责任命宗教法庭的法官,负有解释犹太法典在现代情况下如何运用的任务。 犹太教的三主要派别中,正统派势力较强,排斥改革派与保守派,但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与冲突,而国家政教问题的适当处理,仍是今日以色列作为现代化国家潜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