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见的事(第一章) 〗 第一章 (一)引语 一至三节 (二)问安并祝福 四至五节 (三)欢呼 五至七节 (四)神的见证 八节 (五)约翰在拔摩岛 九节 (六)荣耀基督的异象 十至十六节 (七)主的委任 十七至二十节 (乙)现在的事(第二至第三章) 第二章 (一)以弗所(使徒后教会) 一至七节 (二)士-拿(受苦的教会) 八至十一节 (三)别迦摩(腐败的教会) 十二至十七节 (四)推雅推喇(罗马教会) 十八至二十九节 第三章 (五)撒狄(改革的教会) 一至六节 (六)非拉铁非(忠心小群) 七至十三节 (七)老底嘉(背道的教会) 十四至二十二节 (丙)将来的事(第四至第二十二章) 〖 壹 座前景象(四至五章) 〗 第四章 (一)天开 一节 (二)宝座 二至三节 (三)二十四长老 四节 (四)宝座的情形 五至六节 (五)四活物 七至八节 (六)赞美 九至十一节 第五章 (七)谁配开卷 一至四节 (八)狮子──羔羊 五至七节 (九)活物和长老的颂赞 八至十节 (十)天使和造物的颂赞 十一至十四节 〖 贰 开七印(六章至八章五节) 〗 第六章 (一)第一印:白马 一至二节 (二)第二印:红马 三至四节 (三)第三印:黑马 五至六节 (四)第四印:灰马 七至八节 (五)第五印:坛下呼声 九至十一节 (六)第六印:天地震动 十二至十七节 插入第六印和第七印中间的异象(第七章) 第七章 (一)以色列的遗民 一至八节 (二)得救的外邦人 九至十七节 插入的异象终 第八章 (七)第七印 一至二节 (八)七印后的天上情形 三至五节 吹七号(八章六节至十一章十八节) (一)第一号 六至七节 (二)第二号 八至九节 (三)第三号 十至十一节 (四)第四号 十二至十三节 第九章 (五)第五号:第一祸 一至十二节 (六)第六号:第二祸 十三至二十一节 插入第六号和第七号中间的异象(十章至十一章十四节) 第十章 (一)大力的天使 一至七节 (二)小书卷 八至十一节 第十一章 (三)殿和祭坛 一至二节 (四)两个见证 三至十二节 (五)大地震 十三至十四节 插入的异象终 (七)第七号 十五至十八节 (八)七号后的天上情形 十九节 〖 肆 三而一的撒但(十二至十三章) 〗 第十二章 (一)大异象 一至五节 (二)妇人的逃避 六节 (三)天上的争战 七至九节 (四)大声音 十至十二节 (五)龙逼妇人十三至十七节 第十三章 (六)从海来的兽 一至十节 (七)从地来的兽 十一至十八节 〖 伍 三个收成(十四章) 〗 第十四章 (一)初熟的果子 一至五节 (二)第一天使 六至七节 (三)第二天使 八节 (四)第三天使 九至十一节 (五)死者之福 十二至十三节 (六)收割庄稼 十四至十六节 (七)收取葡萄 十七至二十节 〖 陆 倾七碗(十五至十六章) 〗 第十五章 (一)末了的七灾 一节 (二)颂赞 二至四节 (三)七灾前的天上情形 五至八节 第十六章 (四)第一碗 一至二节 (五)第二碗 三节 (六)第三碗 四至七节 (七)第四碗 八至九节 (八)第五碗 十至十一节 (九)第六碗 十二节 插入第六碗和第七碗中间的异象 (十)哈米吉多顿 十二至十六节 插入的异象终 (十一)第七碗 十七至二十一节 〖 柒 巴比伦和她的灭亡(十七章至十九章四节) 〗 第十七章 (一)叙述妇人 一至六节 (二)天使讲解 七至十五节 (三)天使预言 十六至十八节 第十八章 (四)天使呼喊 一至三节 (五)分别的呼召 四至五节 (六)她的自骄和败亡 六至八节 (七)哭巴比伦 九至十九节 (八)天上的欢乐 二十节 (九)完全毁灭 二十一至二十四节 第十九章 (十)天上的赞美 一至四节 〖 捌 王的显现与国度(十九章五节至二十章六节) 〗 (一)羔羊婚筵 五至十节 (二)基督再来 十一至十六节 (三)哈米吉多顿之战 十七至二十一节 第二十章 (四)撒旦受缚 一至四节 (五)千年国度 五至六节 〖 玖 千年以后(二十章七节至二十二五节) 〗 (一)末次的反叛 七至九节 (二)撒但的永世 十节 (三)白色宝座的审判 十一至十五节 第二十一章 (四)新天新地 一至八节 (五)新耶路撒冷 九至二十七节 第二十二章 (六)生命的水和树 一至二节 (七)被赎者的七种荣耀 三至五节 〖 拾 最后的警告(二十二章六节至末) 〗 (一)天使的信息 六至十一节 (二)主的信息 十二至十三节 (三)两等人 十四至十五节 (四)基督的自证 十六节 (五)圣灵与新妇的答应 十七节 (六)终的警告 十八至十九节 (七)末了的信息祷告与祝福 二十至二十一节 〖 附录一:信徒被提 〗 关乎基督徒于何时被提,可概分为四种说法: 一、灾前被提论(Pre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 二、灾中被提论(Mid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 三、灾后被提论(Post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 四、分批被提论(Partial Rapture Theory) 兹简介于后: 一、灾前被提论系达秘弟兄(J. N. Darby)所主张的,认为全教会应在七年灾难期未来以先,也就是敌基督即将出现之前都被提。 二、灾中被提论:教会要被留在灾难中遭受敌基督的逼害,直到神最后盛烈怒的七碗倾倒前才被提。 三、灾后被提论:教会要从头至尾历经大灾难,直到基督得国降临时才被提。 作者则赞同第四种的说法,现归纳重点于下: 四、分批被提论: 在大灾难将临前,教会中得胜的信徒,即十四万四千位得胜者,将先被提到神的宝座。他们就是妇人所生的男孩子,也是先献给主的初熟果子(启二11,三21,十二5,十四1-5)。 在天上,他们藉羔羊的血和所见证的道击溃了撒但,并将之摔到地上。接着大灾难降临,未获被提的信徒,即妇人其余的儿女,要受撒但、敌基督和假先知等的苦害(启十二17)。然而「晚期的得胜者」因之而兴起,他们为主站住,甚至殉道,得以在灾中被提(启十五2-4,十四13)。 至于大体的信徒因历经苦难的催逼,也逐渐「烤熟」成为熟透的庄稼(启十四14-16;利廿三22首句),就得与历代去世的信徒,于天使吹第七号时(已近大灾难末期),都被提在空中与主相遇(帖前四)。世上的国终成了主基督的国(启十一15),基督台前的审判也展开了(林后五9-10,林前三12-15)。同时,七位天使出来倾倒末后大灾,「可能」仍有少数被遗下的信徒暂留在这七碗之灾中作儆醒并看守衣服而不赤身的见证,直到灾后被提(启十六15;利廿三22)。 这见解的一大特点是阐释了为何得胜者与大体信徒这时必须被分开的意义。当连天使长米迦勒都无法打胜撒但时,谁有资格去打败它,并将之摔下(启十二7-11)?谁又配被召入万王之王的军队,在哈米吉多顿大战中与羔羊一同得胜(启十七14,十九14),以致撒但被捆基督得国呢?这定规不是平日爱世界,对主不冷不热的信徒所能担任的。得胜者在灾前先一步被提,实在也是为着全教会得以早日被提呢! 近代被神使用的仆人赞同「分批被提论」的有:戈怀德(Robert Govett)、蓝格(G. H. Lang)、潘汤(D. M. Panton)、彭伯(G. H. Pember)、赛斯(J. A. Seiss)、史百克(T. Austin Sparks)和戴德生(Hudson Taylor)等人。 〖 附录二、千年国度 〗 对于有否千年国度存在,和其到来与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先后次序之见解,可以概分为三派: 一、千年国不存在说(Amillennialism) 认为圣经并未预言在最后白色大宝座审判前,基督要在地上掌权一段时期。其实神的国早已藉着主的话和他的灵,在教会中掌权;这足证神的国业已降临在地。 这世界善和恶及其对立的势力,将继续发展直到基督再临。圣经所述那荣耀和完美的国度,实在是指新天新地,而启示录二十章不过是死而复活的信徒与基督在天上同掌权的叙述。 二、基督降临于千年国结束后(Postmillennialism) 强调神的国正透过福音的广传和信徒的教导,在人类社会中扩展和兴旺,如同马太福音十三章三十三节的面酵一般,直到全世界都接受基督,以致公义与和平在全地掌权。 千年国实在就是教会时代的延伸,并无明显分界,教会在世间的地位将逐日显大,因此许多经济、社会和教育的难题得迎刃而解。国度将结束于基督的降临,死人的复活和白色大宝座的审判。 三、基督降临于千年国度前(Premillennialism) 正与第二说相反,并不虚望教会在地上会达到前述的成就。虽然福音续在广传中,但撒但仍在地上掌权和破坏,直到基督降临将它关到无底坑里,世上才有一千年的太平(启廿1-3上),而在主降临前,必有天然神奇的兆头和大灾难的显出,以及敌基督的出现等(太廿四)。 得胜的信徒将与基督同作王一千年(启廿4-6),而地上则由悔改后的犹太人任祭司来引导万国归向耶和华神(亚八23,十四17)。国度时代一结束,撒但暂被放出迷惑万民。经过歌革和玛各之战,基督将亲自除灭它,扔之于火湖(启廿7-10)。接着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展开,以迎接新天新地由天而降。 作者即是持此(第三项)论点。 节录和参考书目 一、 《启示录讲义》。系倪弟兄查经记录,一九三○年上海手抄油印稿。 二、 《教会的正统》。一九四五年讲于重庆教会,台湾福音书房出版。 三、 《启示录要义》。原分载于《基督徒报》第二期至第二十三期。该期刊编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 四、 《默想启示录》,上下两册。与《启示录要义》同一出处。 五、 《圣洁没有瑕疵》,一九五三年上海福音书房首版。 六、 Robert Govett, "The Apocalypse: Expounded by Scripture". London: Chas. J. Thynne, 1861. 七、 Watchman Nee, "Come Lord Jesus-A Study of the Book of Revelation". New York: Christian Fellowship Publishers, 1976. 八、 Walter Elwell,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