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周 有意义之受苦 月
第 4日 彼前一至五章 日
本书写成的时间可能是在尼禄皇在位及开始逼迫基督徒的时候。这书信及彼得后书写成后不久,彼得在罗马为主殉道,传说他被倒钉十字架而死。书中主要焦点是门徒之苦难观。彼得认定,门徒为主受苦是有意义的。主要原因有三:
1.他们已经历过主完备之救恩,藉着神的大怜悯、主的复活重生了我们,又带给我们活泼的盼望,在天上有不朽坏之基业留给我们。试炼只不过是暂时的,经过试炼,我们的信心变得更炉火纯青,能产生喜乐,最终要得救。因此,门徒应在六方面彰显其因救恩而来之生活:
a.专心等候主再来;
b.追求圣洁,好象神一样;
c.存心敬畏及信靠主;
d.彼此切实相爱;
e.继续追求灵命的长进;
f.认定自己的身分,乃有君尊之祭司、被神拣选之族类、属神之子民,以致随时传主的福音。(一1至二10)
2.为主受苦是有意义的,因为主基督曾留下受苦之榜样给我们:
a.他的受苦与复活告诉我们今生只是过渡性的,我们只是寄居之客旅,毋须太执着地上一切。
b.主受苦时留下顺服的榜样,以致他的受苦使我得拯救得医治,所以,我们对君王、主人、妻子、丈夫等亦应学习顺服。
c.他的受苦留下如何爱仇敌、饶恕之榜样给我们,叫我们知道要彼此相爱、体恤、存怜悯谦卑的心,并能爱仇敌(二11至三12)。
3.门徒为主受苦有益,因主要带着荣耀再来:主基督受苦后复活前,曾到阴间传福音给狱中灵魂听,他复活升天后已在天堂,在神右边。因他要再来,所以我们不能为犯罪而受苦,反要警醒祷告、谨慎自守、切实相爱、互相款待、彼此服侍,甚至不惜受苦去跟从主。因主必再来,他是大牧长,所以作牧者的务要按他心意牧养群羊。因主要再来,我们无须忧虑,也要警醒谨守等候他。(三13至五14)
一 1至二10  | 二 11至三12  | 三 12至五14  | 
经历完备救恩  | 有主完美受苦榜样  | 主要带着荣耀再来  | 
主已拯救  | 主为我们受苦  | 主要再来  | 
默想  | 
圣经将苦难最少分为下列三种:
1.为罪受苦,因自己过错、犯罪、言语之失等带来苦难:人经历的是神的管教。
2.天灾人祸、横祸、无辜者受苦:如约伯般,更新价值观、人生观能带给我们平静及积极方面之得益。(参伯一21、廿三10、四二5等)
3.为义受苦:主应许我们有冠冕荣耀等待我们,这是最有福的。
与主同行  | 
弟兄姊妹,你有受苦的经历吗?为了什么而受苦?是否为了跟从神?抑为了自我、因不顺服长辈、好管闲事、自私、自我、作恶、说谎、犯罪而受苦?若是后者,你要悔改,接受神管教(参五 5)。若是为跟从神而受苦,则感谢主,你预备将来领奖吧!
金句: 彼得前书二章九节,三章二十至廿一节,五章七节
彼得前书
信徒之救恩 Salvation  | 信徒之顺服 Submission  | 信徒之受苦 Suffering  | |||||||||||
引言 1章上  | 以基督的工作看基督徒的行事为人 1章下-5章上  | 结语 5章下  | |||||||||||
分段  | 问安:启语祝愿  | 颂赞:主题介绍  | 因救恩而有的生命  | 因救恩而有的长进  | 因救恩而有的地位  | 因榜样而有的生活  | 因榜样而有的顺服  | 因榜样而有的劝勉  | 因再来而作的吩咐  | 因再来而作的安慰  | 因再来而作的劝勉  | 最后嘱咐  | 最后问安  | 
1 上  | 1 下  | 2 上  | 2下 - 3上  | 3下- 4上  | 4下  | 5 上  | 5 下  | ||||||
主题  | 信徒之信仰 ( Belief)  | 信徒之行为 ( Behaviour)  | 信徒之奋斗 ( Buffeting)  | ||||||||||
圣洁 ( Holiness)  | 和睦 ( Harmony)  | 谦卑 ( Humility)  | |||||||||||
地点  | 可能是罗马  | ||||||||||||
时间  | 约主后 63-6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