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十六章

16:1 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汛的旷野。
16:2 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16:3 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
16:4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
16:5 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16:6 摩西、亚伦对以色列众人说:“到了晚上,你们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16:7 早晨,你们要看见耶和华的荣耀,因为耶和华听见你们向他所发的怨言了。我们算甚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呢?”
16:8 摩西又说:“耶和华晚上必给你们肉吃,早晨必给你们食物得饱,因为你们向耶和华发的怨言,他都听见了。我们算甚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乃是向耶和华发的。”
16:9 摩西对亚伦说:“你告诉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就近耶和华面前,因为他已经听见你们的怨言了。’”
16:10 亚伦正对以色列全会众说话的时候,他们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
16:11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6:12 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诉他们说:‘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饱,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
16:13 到了晚上,有鹌鹑飞来,遮满了营。早晨,在营四围的地上有露水。
16:14 露水上升之后,不料,野地面上有如白霜的小圆物。
16:15 以色列人看见,不知道是甚么,就彼此对问说:“这是甚么呢?”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
16:16 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你们要按著各人的饭量,为帐棚里的人按著人数收起来,各拿一俄梅珥。”
16:17 以色列人就这样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
16:18 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著自己的饭量收取。
16:19 摩西对他们说:“所收的,不许甚么人留到早晨。”
16:20 然而他们不听摩西的话,内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虫变臭了;摩西便向他们发怒。
16:21 他们每日早晨,按著各人的饭量收取,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
16:22 到第六天,他们收了双倍的食物,每人两俄梅珥。会众的官长来告诉摩西,
16:23 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这样说:‘明天是圣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你们要烤的就烤了,要煮的就煮了,所剩下的都留到早晨。’”
16:24 他们就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也不臭,里头也没有虫子。
16:25 摩西说:“你们今天吃这个吧!因为今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你们在田野必找不著了。
16:26 六天可以收取,第七天乃是安息日,那一天必没有了。”
16:27 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甚么也找不著。
16:28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
16:29 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他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甚么人出去。”
16:30 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16:31 这食物,以色列家叫吗哪,样子像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16:32 摩西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是这样:要将一满俄梅珥吗哪留到世世代代,使后人可以看见我当日将你们领出埃及地,在旷野所给你们吃的食物。”
16:33 摩西对亚伦说:“你拿一个罐子,盛一满俄梅珥吗哪,存在耶和华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16:34 耶和华怎么吩咐摩西,亚伦就怎么行,把吗哪放在法柜前存留。
16:35 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
16:36 (俄梅珥乃伊法十分之一。)


二.汛的旷野(一六)

  一六1~19 以色列人朝着东南方向走,便来到汛的旷野。汛的旷野乃是一大片布满沙土与岩石的广阔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环境,正适合神试炼并塑造他的百姓。然而他们在那里苦苦发怨言,投诉粮食短缺,又叹气向往埃及的食物,似乎忘却了食物背后的奴役和苦差。何等惊人的改变!以色列人方于昨日歌唱,今竟开始大发怨言!其实,这正是人心的写照。他们发怨言的缘由,只不过是他们饥饿。今天神的子民,也常因遭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怨言。许多年青基督徒,当他们委身基督的时候,发觉自己面对许多限制,有些清楚地是由于教会的传统,有些却是圣经的要求。他们因为不了解那些较老的教友适应这些拘束,视之为当然,因而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反叛明显增加。

  然而,神仍然恩慈地在晚上赐下鹌鹑,早晨赐下吗哪。鹌鹑只供应过两次,一次记在这里,另一次在民数记十一章31节,而吗哪却不断供应。“吗哪”在原文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呢?”它是神奇妙地踢下来的食物。吗哪小而圆,色白甜美(3节);预示基督的谦卑、完美、纯洁、甘甜;是神生命的粮。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将自己比作吗哪,是我们每天的生命粮,能满足我们属灵上的需要(约六48~51)。

  以色列每人可以收取一俄梅珥(约三品脱)。不论多收少收,按这分量大约收取,他们都得饱足,并不过多。这里表示基督的丰富能满足百姓一切的需要,当基督徒向有需要的人分享时,他们也同样得到满足(林后八15)。吗哪要清早起来收取,日头一发热,它就消化了。我们也应当在一天开始的时候,生活的压迫仍未涌至。便先飨以基督为粮。吗哪必须天天收取,我们也须天天从主得粮。吗哪是在一个星期的头六天每天收取的。第七天并不供应。

  一六20~31 到第六天,神吩咐以色列人收取双倍的食物,留到安息日。如果在别的日子,剩下的吗哪便会生虫变臭。吗哪就象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可以烤或煮。摩西斥责那些在安息日收取吗哪的人。

  一六32~34 摩西把一些吗哪放在金色的罐里,留到世世代代作记念,日后放进约柜中(来九4)。到了所罗门的时代,装吗哪的罐子不见了,我们不知道是如何不见,和何时不见了(王上八9)。神在创造后第七天安息(创二2),可是他并没有吩咐当时的人跟着做。现在,他向以色列国定立安息日的律例。日后,这律例成为十诫之一(二O9~11)。这是神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立约之凭证(三一13),每周提醒他们,是神把他们从埃及的捆绑中释放出来(申五15)。神从没有吩咐外邦人守安息日。十诫中有九诫在新约中重复出现,作为教会行义的指引。唯一没有重复的便是守安息日。不过,世人都持有七天工作,其中一天休息的原则。对基督徒而言,这天是一星期的第一日,就是主日。这天并不是要守律法,而是极有恩典的一天,因为我们可以放下属世的活动。全心全意地敬拜、事奉神。法柜的意思是约“柜”;虽然约柜仍未出现,但这里已提到。

  一六35~36 吃吗哪四十年。是预计以色列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当他们到了吉甲,即迦南的境界内,吗哪便停上了(书五12)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