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佛宇宙观~业感与创造


这世界从何而来?佛教主张:「由于众生业感。」这意思是说:「由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累世作恶业,果报所感召,是因缘所生法。若无众生恶业,也就无这娑婆痛苦的世界。」基督教主张:「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佛教徒就问:「上帝为何创造这样充满痛苦的世界,叫人受苦呢?」因此一九五二年世界佛教联谊会在东京开会时,宣言不承认基督教创造学说。以下我将这两种学说,略为解释。



佛教宇宙观

佛教宇宙观,可分二部份来说:

两个世界

1. 情世界──情者即一切情识的众生,这世界是就有情众生的区别方面而说的。内分三界九地五趣:

三界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乃五趣杂居地,包含地狱、饿鬼、畜牲、人、天。色界包括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则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非非想处地。

2. 器世界

器者器物之谓,这世界是就有情众生所依住以生活的物质世界方面来说的。

「俱舍论」说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四面各有一大洲,南曰南瞻部洲(即是地球),北曰北俱卢洲,西曰西牛贺洲,东曰东胜神洲。须弥山山根之下有铁围山,即阴间地狱。须弥山上有二十八天(须弥山意「无量高」,据说有八万四千由旬浮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没入水中。每由旬约为四十里)须弥山的范围,称为一泗天下,数这一泗天下至一千,名为小千世界,又数小千世界至一千,名中千世界,又数中千世界至一千,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意思指堪能忍苦,盖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能忍受一切痛苦。智度轮又云不只三千大千世界,更有「十方恒沙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微尘世界」。

这等世界,都不是安稳之所,迁流转变于成住坏空四劫之中,循环不已。比方现在的世界是四劫中的「住」,将来有「坏」有「空」,「空」了之后又有成住坏空,如此循环,没有起头,也无末了。劫是梵语,是一很长的时间,说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每经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时为止,再经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成住坏空要经过四中劫名为一大劫,即是一中劫是成,一中劫是住,一中劫是坏,一中劫是空。经此四中劫名为一大劫。一大劫过去,一大劫又来,如是名为何僧祇劫或无量劫。

我遇见过一位老僧,他告诉我曾做一梦,梦见一座高山。及他行至山脚下,则见该山原来尽是人畜白骨堆成。一人在他身旁问他:「你知道这山来历吗?」他答说:「不知。」身旁的人就指示他:「这些白骨、人骨、兽骨、鸟骨,皆是你一人累劫以来,生生死死,所堆成的呀!」他吃了一惊醒来,就出了家。我不知道他说这梦,是个比喻,意思要劝人出家,或者是他真的曾做此梦,我似乎在某一佛教刊物中也读过这一故事。不管怎样,这梦就是佛教的真实思想,基本教义,并不是梦,乃是教义。佛教以为这世界的一切有情众生,在三界九地五趣之中,生死轮回,无量劫以来白骨堆成山,这种娑婆世界,非离开不可。

世界由来

至于这种娑婆世界,从哪里来的呢?佛教中也有几个说法──

1. 业感缘起:这就是说世界之成,由于众生业力所感。业就是造业,或说是行为,感就是感召,说世界之所以有,是因为众生的心、口、身所造的业感召来的,这是佛教最普遍的信仰。

2. 阿赖耶缘起:这说是针对业感缘起与真如缘起说的。以为小乘的业感缘起,只立灭无常之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靠不住,有生死间断,集合则成之,分散则归无有,那么六识无有之时,业力依存何处来继续不断投胎呢?又以为大乘真如缘起也不对。因为真如是永远(真常)不变的,焉能生成千差万别的世界?这是不合因果律的。因此唯识宗在小乘六识之外,更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读,因为阿赖耶识中藏有一切善恶种子,故可译为藏识。此识中之有漏种子现行,则生生死轮回的世界,无漏种子现行,则显露清净的涅盘。此说还是业感缘起,因是有漏种子现行,就是业感。

3. 真如缘起:出于大乘起信论,以为万法出于一心。所有世界万象众生差别,皆起于生灭门,至于寂然不动,自性清净,则是出于真如门。所谓一心开二门,为何有生死门呢?是由于一念无明,忽然妄动,故生生灭门。这世界是由生灭门来的。这样,世界之由来,还是逃不出业感缘起,因为无明妄动,就无生灭门,无生灭门,就无这世界。

4. 六大缘起:出于密宗,是心物二元。六大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前五大属物质,后一大属精神。宇宙万有在其间生生灭灭,都是这六大的集合与分散。佛与众生都是六大所成。六大即佛,佛即六大。即心即佛,心外无物。这是十足的泛神论,为什么六大聚而成为众生与世界?还是离不了业感。

5. 法界缘起:出于华严宗。「无不从此法界流出,无不归还此法界」。宇宙万有人外衣,真如一心是实体,二者是一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山河大地全露法身,与六大缘起,同样的是泛神论,同样是离不了业感。

归纳

综合以上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可归纳以下几点:

1. 世界不是上帝所创造,乃是众生业力所感
2. 世界之成没有好的目标,好的计划
3. 这世界乃是痛苦、无常,三界九地五趣都在成、住、坏、空四劫变动之中
4. 这世界的成因,是众生的无明、业力,或说有漏种子现行所现,所以看世界是不好的

佛教的世界观如此,就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势必出家来解脱,对家庭、社会、国家无积极创造的热心,遇痛苦时,无奋斗前进的勇气,只有看空、看假、以为业力所致、逃避现实、消极而悲观的人生。

弘一法师是一位有学问的人,因信佛而出家,其妻携子至寺苦苦哀求见一面,但他坚持不可。他差人对妻子说:「只当我患虎烈拉死了吧!」在佛教人看来,弘一法师是大勇大智,坚决斩断爱欲,从此可跳出生死海。但在基督教以至放诸普世皆准的伦理观看来,这是无爱心,只是一种消极逃避的人生,人生观不同,是由于宇宙观不同的影响而产生的。



基督教宇宙观

基督教宇宙观,认为天地万常,是一位至尊至善圣洁慈爱的天父上帝创造的,有目标有计画,所造一切皆是美好的,在创世记第一章记载创造万物的故事,故事非常浅显,就像童话那样浅白,但其中却包含最高超的信仰,这高超的信仰,有以下八点:

1. 宇宙万物由上帝创造而来
2. 所创造的一切原皆美好。
3. 万物受造各从其类,有律则,不是偶然凑合
4. 人有身体也有灵魂
5. 人赋有上帝形像
6. 男女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7. 人要管理世界万物
8. 不能说禽兽与人平等

以上八条是创世记创造观的特点,除了儒家天生万物,道家道生万物有相似外,在佛教中找不出这样的创造观。可能佛教徒要问:「你说世界万物是一位至善至高的上帝所创造,那么为何创造此娑婆世界,给众生受苦呢?」我要请你创造原则的第二点「所造的一切都是美好」,圣经清楚记载,神六天造万物,都说:「神看着是好的。」(第二天除外),所不美好、丑恶、凶杀、欺诈、淫乱,都是人类犯罪之后才有的,这样人就失去了上帝的形象,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三23),人类就有了各样痛苦,人应当回归上帝,与上帝同工(林前三9),重行满足上帝创造伊甸园(乐园,起初世界的名称)的心意,这是基督教的信仰。

虽然现今人仍然妄用自由犯罪,阻扰上帝创造的计划,但天地万物仍在上帝手中保管、治理,主耶稣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约五17)使徒保罗说:「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弗二10,林后五13,启二一1-8)。这等宇宙观,就使基督徒的人生乐观,让他们能奋斗前进了。

一年夏天,我旅行湖南南岳山,在南岳第一大丛林祝圣寺,与二十余出家人谈道,也谈到世界来源的问题。他们带着讥笑的口吻问我:「上帝是慈爱的,为何创造此不完全,诸多痛苦罪恶的世界给我们众生受苦?」我们一面走一面谈,已由室内走到后园门外。我见古树参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舞,衬着近树远山,好景极其优美。我指着这大自然说:「上帝创造天地,原是美好,所以为好者,只因人类犯罪,故生种种痛苦,若人心洁净,则能领略这大自然的美。古人做诗说:『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十九11)日月星辰运行的奇妙,山川大地蕴藏的丰富,上帝预备的,没有不好,你们信世界之生是由于无明,是众生业力所感,思想脱离世界,拋弃婚姻,拋弃家庭,在此出家,但我们主耶稣说:『我不求他们(门徒)脱离世界,只求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人若成为上帝儿女,就能欣赏世界的丰富和奇妙!」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