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节日观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 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 节日观-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许多宗教都有她的节日,或庆祝或纪念创教者的生平事迹,以及教内的各种值得缅怀之事。基佛两教也各有她的不少节日,简述如下。 |
基督教的节日 |
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是基督教一般教会的三大节日,每一大节的前后,又有若干节日构成了全部教会年历。 一、圣诞节:每年十二月廿五日,纪念庆祝耶稣诞生之日。前夕,廿四日晚,称为「圣诞夜」,半夜间,有报佳音之风俗。无论圣诞夜或圣诞日,一般教会都有各种聚会,庆祝救主圣诞。 以每年十二月廿五日为基督教创始者耶稣诞生之日,历史文献早见记载。公元三三六年的罗马腓洛堪林历(Philocalian Calendar)中已记有十二月廿五日是耶稣降生伯利恒之日。据说,古代教会为对抗当时盛行异教社会的太阳神生日,而特以十二月廿五日作为纪念耶稣诞生之日,因基督是向世人显现的公义的太阳。(见日本基督教大事典) 目下全世界通用的以「耶稣降生」为纪元开始的纪年法,是由罗马的去尼修(Dionysius Exiguns. 497–550, A.D.)所创。他以罗马建国第七五四年的十二月廿五日为耶稣诞生年月日,并以同年的三月廿五日作为天使向马利亚报信,圣灵成孕之日。丢氏以同年的一月一日,亦即罗马立国后第七五四年的一月一日,作为新纪元的开始,亦即今日普遍使用的公元元年一月一日。 但,根据以后学者们的考证研究结果,认为耶稣并非生于现今通用的公元元年。一个较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以希律王的死年为标准。圣经说:「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太二 1)。希律王死于公元前四年三月,因此,计算结果,耶稣当降生在纪元前第五年,这个年代,多数人表示同意。 犹太的名历史家约瑟夫(Joseph Flavius. 37–95, A.D.),在其所着「犹太古代史」一书中,称希律王在晚年时变得有如疯人,极其痛苦,在他死前曾发生过月蚀云云(十七卷六之四)。此月蚀已被查出发生于公元前四年三月十二日。 我国基督徒都惯用「主历」或「主后」××年,无疑地,是根据现今通用的纪年法而来。在西方,都用 A.D. 两字代表「主后」,原由拉丁文 Anno Domini 而来,意为 in The Year of The Lord of The Christian era。 在圣诞节前,有「降临期」(Advent)的节期,英文意为「来临」,在这段时期中,要人先预备好自己心灵,以等候欢迎耶稣诞生,因此,这个节期十分重要。此节期从圣诞节前开始,倒数上去,共包括四个主日。称作降临期第一主日、第二主日、第三主日和第四主日。第一主日不会早过十一月廿七日,但也不会迟于十二月三日。因为降临期第四主日不能迟于十二月廿四日之故。根据今年(1969)的教会年历,降临期第一主日是在十一月三十日,降临期第四主日是在十二月廿一日。约从第八世纪起,教会便以降临期作为教会年历一年的开始,成了教会的「新年」。 圣诞节后十余天内也有几个纪念日。1、十二月廿六日,同提反纪念日(徒七 59)。2、十二月二十七日,使徒约翰纪念日。3、十二月十八日,被杀婴孩纪念日(太二 16)。4、翌年元月一日,亦即耶稣生后第八天,耶稣受割礼日,耶稣被命名日。元月六日,显现日,三名博士从远方来朝,敬拜圣婴耶稣,基督的荣光首次向外那人显现。 二、复活节:纪念耶稣从坟墓中死里复活之日,各教会都有庆祝聚会。因耶稣是在黎明时复活,各地区教会信徒都有朝阳礼拜,日本称为早天礼拜,在天未明时举行。教会中信徒又将鸡蛋染成彩色(Easter egg),大家分食,以庆祝耶稣死而复活。 复活节,希拉文名 Pascha,从希伯来文的「逾越」(Pesah)之意而来。英文名 Easter。相传是从日耳曼人的「奉之女神」AuStro 而来,但详情尚待考证。关于复活节的日期,每年虽都不同,但有一原则,即是每年三月廿一日春分后,最初满月后的那个主日,便是复活节。主后三二五年,由康士坦丁大帝所召集的教会第一届尼西亚大会中作了如此规定,历来教会都照此遵守。 复活节前的那一个礼拜,称为「受难周」(Passion Week, Holy Week)。受难周的礼拜天(主日),叫做「清净礼拜棕梠日」(Palm Sunday),该日,耶稣骑驴最后进入圣城耶路撒冷,沿途接受万民欢呼:「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 1–11)受难周的礼拜四是耶稣设立圣餐日,是后世教会举行圣餐礼拜的起源,这夜,也是耶稣与门徒最后相聚之日,圣餐毕后,耶稣与门徒在客西马尼园中祈祷时,便被犹太人捉去了(可十四 12–50)。受难周的第五天,礼拜五,耶稣终于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天叫做「受苦日」(Good Friday 可十五)。教会在礼拜四与礼拜五都有特别聚会,个人在神前忏悔,默想耶稣为世人受苦。这一天,也是世界万国妇女祈祷日。 复活节后第四十天是「升天节」,门徒们都聚集在橄榄山,亲见耶稣在那日升天而去。圣经说:「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但天使向众人宣告:「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见徒一 6–11)。后一句话,是指耶稣还要再临这个世界,审判万民。 三、圣灵降临节:英文名 Whitsunday。复活节后第五十天,耶稣升天后第十天的主日,使徒们正聚集于耶路撒冷,圣灵突然从天而降,落在各人身上。于是众使徒大得力量,同别人广传福音,那天,约有二十人信了耶稣。(见使徒行传第二章)。因此,圣灵降临节就是初期基督教会诞生之日,十分重要。使徒们以后遂勇赴各地宣扬耶稣救人福音,而教会最后遂得以扩展至全世界。根据第四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女以塞利亚所写的「朝圣记」,当时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已经庆祝圣灵降临节了(Pilgrimage of Ethria. pp.150)。 圣灵降临节后的第一主日,叫做「三位一体主日」(Trinity Sunday),纪念耶稣在世一生事迹,圣灵降临,以及三位一体的真神。从三位一体主日开始,直至降临期这段时期,称为「三位一体期」(Trinity Season),一共包括有二十几个主日,教会历中称为三位一体后第一主日、第二主日……。 此外,十月三十一日是「路德改教纪念日」,纪念马丁路德博士于一五一七年在德国从天主教改革成功,成立了复原教。除路德外尚有在别地兴起的改教运动,如在瑞士的法国人加尔文。十一月一日是「古圣纪念日」,纪念历代教会中为主圣工忠心的信徒。 配合各种节日,有些教会在圣坛上也跟着布置各种不同的颜色。白色是光辉与生命之色,象征胜利与纯洁。用在圣诞节前夜起至显现日(司提反日除外)。复活节至圣灵降临节前礼拜六止。红色是血色、热色,烈焰冲天之色。最适合于表示教会生长前进,用在从圣灵降临节起至三位一体日前礼拜六止,以及宗教改革纪念日、殉道者纪念日、古圣纪念日、教会献堂日、感恩节和感谢日等日子。紫色与红色相反,表示忏悔以及沉思默想。用在预备人心迎主来临的降临期以及忏悔、认罪的耶稣受难周期间。黑色与白色相反,表示最大最深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悲哀。用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受苦日,以及特别需要忏悔认罪之时。绿色是植物界自然色,代表生命、和平、生长、发育、以及信徒在基督里满有希望之色。用在三位一体后第二主日起至降临期第一主日前的全期间(特别节日除外),以及从受难周前第三主日前之礼拜六开始至受难过之礼拜三前止。 大致来说,我国一般教会都庆祝圣诞节、复活节以及圣灵降临节等三大节日,尤其是前二者(不主张庆祝之教派除外)。对于耶稣受苦以及政教纪念日,教会也都有纪念聚会。除此以外的若干节日,有的教会注重,有的教会则非(后者教会的传统不注重教会年历)。对于教会颜色,也是同样情形,这点,在此特别说明。教会的一切节日,都祗有庆祝、纪念的意义,与参加者个人的「得救」与否并无关系,即是说,参加某个节日,并不能使这人在「得救」一事上有所助力。因为人的能得救,全靠耶稣赦罪之力,并非靠参加教会节日而来。 |
佛教的节日 |
在此我们要看,佛教徒参加纪念某些节日,是能为自己积下无量功德,有甚大益处可得的。 一、灌佛会:又名浴佛节、佛生会、降诞会、龙华会、佛诞。每年四月八日,庆祝纪念释迦牟尼诞生之日。所谓「灌佛」,系根据印度遗风,每年此日以各种香水沐浴佛像,一面以资庆祝;一面好为自己积下功德。为何要浴佛?据说当释迦诞生时,曾有天神等为他洗浴,因此,后世佛教徒遂效法年年行之。在印度,且曾有每天浴佛的仪式(南海寄归内法传第四)。普曜经第二:「尔时菩萨从右协生,忽然见身住宝莲华,堕地行七步显扬梵音。……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洗浴竟已身心清净」。 应用何种香水浴佛?佛经称:「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梅檀、白檀紫檀沈水,重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浴佛功德经)。如何浴法?将以上材料「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杯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重浇清水,……以细软巾拭像令净」(同上经)。参加浴佛者,据说有大功德,有大利益。「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稳,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丈身速成正觉」(同上经)。佛教徒相信参与浴佛,不单能获现世一切好处,且能早日成佛(成正觉),何乐而不为!因此,佛诞日显得格外热闹。其实,人如想要解脱,并非如此简单容易(请阅本书第三篇救赎观)。所谓浴佛能积功德,想必是鼓励人来参加此会的一种「手段」而已。 关于释迦诞生的月日,有二月八日、四月七日、四月八日、三月八日、三月十五日等说。对于后两说,大唐西域记卷第六称:「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曰,以吠舍佉后半十五日,当此三月十五日」。所谓吠舍怯月 Vaisakha,或译「季春」,印度历的第二月月名,相当于我们的二月十六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止的一段时期。但有佛教徒以为吠舍佉是三月到四月间,其后半八日当四月上旬。因此,中国佛教徒就以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诞生日云云。「摩诃剎头经」却举出要用四月八日的原因:「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何?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并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今是佛生日故」。此经亦名「灌佛形像经」。 一九五六年的世界佛教徒大会,规定了每年的阳历五月月圆之日为释迦诞生之日,但未听说中国佛教界采用此新日子。佛教徒惯用「佛历」,今年一九六九年是佛历二五一三年,这个算法是根据一九五六年南传佛教各国(泰缅等地)庆祝佛诞二五○○年推算而来的。 二、涅盘会:释迦牟尼生于纪元前四八六年四月八日,死于纪元前五六六年二月十五日(均有异说),在世八十年。佛教称释迦的逝世为「涅盘」(Nirvana)。每年二月十五日有涅盘会,供奉涅盘图(像),诵读遗教经,追悼释迦入灭(即去世)。释氏要览称:「二月十五日佛涅盘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关于释迦去世月日,有二月十五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八月八日等说(均有佛经根据),中国佛教徒采用二月十五日。 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出家纪念日,另有二月七日、四月七日、四月八日等说,释迦牟尼于是日脱出故乡,遁入伽耶城附近山中苦修。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另有二月八日,吠舍佉月月满日,三月八日、三月十五日等说。释迦于修行六年后,想出了他的一套宇宙观、人生观……,来答复人为何有痛苦?以后又去何种境地?(请阅本书二、三、四篇)。佛教称这种新学说与新思想的建立为开悟,成道,成佛。按梵文 Buddha 一字,中译「佛陀」,「佛」,原意仅是开悟,觉者,指一个人有所悟知而已。 三、诸佛菩萨纪念日:每逢某一佛、菩萨诞生或出家、或成道,都有各种纪念庆祝聚会。事实上,仅只释迦牟尼有历史可查,确曾在印度创立佛教。其它许许多多的什么佛,什么菩萨,都只是一种「想象」。或说是某种神话所产生的结果罢了。正月初一日,弥勒菩萨诞辰;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诞辰;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诞辰;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诞辰;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诞辰;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诞辰;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九月三十日。药师佛诞辰;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诞辰。关于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四佛菩萨详情,请阅「景风」季刊中拙文,便知一切。 四、盂兰盆会:每年七月十五日,请僧尼为已死祖先及亲友念经拜忏超度亡魂,叫做盂兰盆会。据一部在中国撰成伪称佛说的「盂兰盆经」,称佛弟子目莲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遂问法于释迦,佛告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百味饮食供养众僧,母便能获救。「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盂兰盆经) 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供,原为供养安居毕后之众僧,由此功德而使供养者之祖先亲友亡灵,在所谓饿鬼道中得到解脱。但以后渐失原意,在现今的七月十五日,已成为一种超荐亡灵的日子了。云栖之正讹集称:「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为盂兰盆大斋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莲,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日。」今日台湾佛教寺庙,少用盂兰盆会这个名称,而多用「中元法会」,并常在七月十五日前在报端刊登广告,鼓励人往某寺登记,以便设位诵经超祖先亲友,不必说,是要缴纳相当费用的。关于盂兰盆会及祭祀亡灵等详情,请阅拙著「龚天民文集第一辑」中第九文。 佛教的每一宗派,又各都有她们自己特有的庆祝纪念日,如纪念创立该宗派完祖的生日、死日及其它等。今日台湾民间盛行的各种拜拜庆祝,多半与纯粹的佛教无关(台湾今日甚少纯粹佛教),是出于民间信仰,以及儒、释、道三教混合结果的信仰而来。 |
作者简介- 神佛观- 罪恶观- 救赎观- 来世观- 鬼魔观- 地狱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仪礼观- 圣职观- 经典观- 节日观-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