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以斯帖的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3. 结构的重要

杰出的伟大作品,总是以结构居首要地位,使主旨可以显明。无可避免的,越是较短的作品,就越容易看出高低有其不同。

结构是作品的骨干。对于人,是风骨;对于建筑物或自然景色,是气势。人的美,不是只在其某一部分,而必须全体配合得宜;宫室或山川,景色之美,也不只是一瓦一石,一花一木,必须造设恰当。所以,不论天成或人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知道,最使作品成为伟大的是其信息或主旨。不过那不能只眩于字句词藻,也必须注意整体结构所表现的。

想想许多人研究考证的红楼梦和水浒传吧。

诚然,红楼梦里描述了庭园之美,起居仪节,以至文词诗联;但如果只看到这些,是注意"红楼”,而忽略了"梦”。因为作者所要我们看的,是楼台亭榭后面的污烟瘴气,大观园并不可观。园中的人,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淫逸腐化,品德败坏,叔嫂通奸,翁媳乱伦,仗势逼死婢女,包揽词讼,放高利贷,鱼肉乡民;还有春宫猥亵图画,以至同性恋;连外表清高的女尼,也会走火入魔。各种恶行,无不具备,"除了大门口那两个石狮子之外,没有一个乾净的”(柳湘莲语)。 这样的败坏家族,唯一的公义结局自然是被整肃抄家。

同样的,水浒传有武大郎跟潘金莲的婚姻悲剧,并导致凶杀,也有武二打虎,和别的许多英雄故事;但不论这些情节如何动人,描述如何生动美妙,总不是书的主题大旨。水浒传所写的,是官府造出了妖魔,成了梁山水泊的强盗;强盗还知打"替天行道”的大旗,那些贪官污吏,连强盗妖魔都不如,会是甚么东西变的,如不加以整肃,必然有亡国的结局。就像高太尉,只会踢球,奉迎,全不明甚么仁义礼智,却不学有术,妄踞高位,良善的百姓,只有受迫害了。总而言之,是一幅混乱可怕的景象,是从根本起的败坏覆灭。

倘若读莎士比亚的汉漠雷特王子(Hamlet),见到的只是王子和他女朋友的哀怨故事;或读麦克伯(Macbeth)却只大谈其宫廷陈设,都是类似的心为细节所移所夺。

读者如果忽视书的结构,见一木而不见森林,失其全貌,才是最大的损失。明显的,书太长了,牵涉的人物情节必然繁复,读的人拣他们所喜好的用心,难免使主旨隐而不显,那是常事。因此,短篇的作品,较为容易掌握,不妨拿叙事短诗来作例子。

在中国文学领域,白居易有特殊的地位。他是写叙事诗能手,虽然偶会有自己发表议论的毛病,他对于结构很有研究。他作的"长恨歌”,是为大家所熟知传诵的。诗中叙述的唐玄宗,迷信道士方术,又耽于声色,不勤政事。他宠爱一个善媚的肥美人贵妃杨玉环,又任由妃兄杨国忠盗任宰相,专横恣肆;遂引致安禄山起兵向阙,要讨杨国忠。于是,皇帝带著朝臣出京,难官难将难兵难民,同往四川逃难。在途中兵士哗变,要求诛国忠以谢天下;意犹未足,请连祸水杨贵妃一起除掉,以塞天下之怒。皇帝无可奈何,"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但是,当"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时候,在兵荒马乱之间,被缢死的贵妃,"花钿委地无人收”,谁顾得她掉落在地上的首饰!如果有心人捡拾了去,也不会有谁管。

后来郭子仪等率兵勤王,将士用命,平乱复国,唐玄宗又回了京。归来见池苑依旧,只是心爱的贵妃失去了。皇帝的欢乐也随之失去。这消息自然传了出去。

一天,有个临邛道士来求见,说是到过海外虚无缥缈的仙山,找著了杨太真,就是皇帝念念不忘的肥美人,要他带金钗为信物,向皇帝叙旧情。这就是长生殿的故事。

对于这样一个哀怨缠绵的故事,如果去追究仙人怎会有物质金钗,似乎有些煞风景,不够罗曼蒂克。诗人白居易,没有忘记先加说明:缢死杨贵妃的摧花行动,也使"花钿委地”;给谁人拾去了,用作甚么途,诗人没有必要查究,读者可以自己加以领会。这样的朦胧含蓄,才是诗的胜处。而从整体的结构来看,是很成功的作品。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