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佛比较

佛教

「信恩典」与「积功德」的比较


芸芸众生,不能成佛- 佛教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宗教- 基督教以外的诸宗教也都是上帝的启示吗?- 「信恩典」与「积功德」的比较- 从佛教也有「好」的地方说起- 认识越南华人的佛教信仰- 谈谈日本和尚的情形


佛教全靠讲「积功德」而大赚金钱

为方便计,先讲佛教,然后再讲基督教。

世人都在渴求属世物质生活丰裕,以及属灵精神生活安稳的两种利益。属灵精神生活企求更延伸至死后,热望灵魂也能享受快乐生活,佛教看准了这两点,便大讲「功德」,诱使人信,为能得此两大利益。「功德」,梵名GUNA,又译「求那」(龚按:此中译名倒也有趣,劝人「求那」个东西──利益。但「求那」译名极少用,都用「功德」,更具赚钱效力,详见下文)。功德又称「福德」,意为「功」能得福。「功」者,指施予,「德」者,指再回来归给自己。此思想以后继续发展,最后变成人如能积(修)功德,不仅为自己今世和来世好,(来世泛指死后去阴间,或死后转轮回再转生至某一道,如生天道。但真信佛教者不想去天道,因据说天道仍在六道轮回中,有一天仍会堕落到别道去受苦。不必说,此天道系指印度教诸神鬼的天界,基督教的天堂与此无关。)也能为别人带来好处,例如活人花钱请僧尼为死人超度,死人便能大得益处云云。(但事实上不行,超度无用,详情请阅拙著「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与基佛问题」第三章)关于功德,佛经无量寿经卷上称:「…贮功德,示福田…具足功德,微妙难量。」

凡属印度雅利安人系统的宗教,都讲功德。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讲轮回(Samsara),主张人死后根据他生前的善恶行为(对宗教及对他人等)去转轮回。或升天或下地狱,或再变人或变成动物与虫蚁之类,但人生前如能多向婆罗门教寺及祭司多多奉献金钱,并向别人用金钱或物质多多行善,多积功德,则死后能有所帮助,能转生更好的地方。印度佛教以后承袭了这个轮回转生信仰,也开始向信徒大讲积功德的好处,佛教在汉代到达中国后,也把功德思想带给了中国人民。中国人一听到只要向佛教花些钱,居然能为自己或家人积下无量功德,大得好处,何乐而不为?(蒙爱的孩子按,上周也有一个尼姑以功德好处之说向我父母要钱),于是大家都对功德趋之若鹜,而使中国佛教僧伽(教团)大发其财。各种佛教大小事业也都一一建立起来了。目前台湾的「慈济功德会」便是靠大讲「功德」而大获钱财大大发展的。

我们能说,两千年来,中国佛教的大量译经、建寺、造塔、雕像…以至佛寺或僧尼个人,从信徒获得奉献的大批田地、森林、金钱等,都莫不是由于奉献者想为自己或他人(如家人亲友)积功德的思想所致。从前中国的皇帝、大臣或富人献给佛教的田地叫做「寺田」,梁代荆州长沙寺的和尚们,居然用信徒奉献的功德钱买了几千两黄金,做了一条龙,埋入地下,成了他们的私产。宋之道猛和尚从信佛教想修积功德的明帝,每月拿薪金三万钱,并另由皇帝给他仆役二十四名与车舆等物,真是快活似神仙,托「功德」之福了。北魏文成帝为了想替曾经迫佛教的武帝赎罪(想把功德回给武帝),请了沙门昙曜在武州山开凿石五所(四三五年开工)。自北魏至隋代增加到二十个石,其中都雕刻了佛像。北魏的魏武帝开办万僧会,亦是为了想修功德梁武帝是最迷信功德的中国皇帝了,他甚至下贱得去佛寺做苦工,替和尚们做杂役以求功德加身,但可惜梁武帝却不得善终,真是一大讽刺!中国泰半皇帝都热心于佛教功德,他们拿国库的大批金钱为佛教做了大事业(例如唐代玄奘,大事译经也是由朝廷负责全部费用),但如从今日民主国家法律的眼光来看这些皇帝们都犯了私用公款罪,应交国会弹劾,但和尚群却不以为意。再者,历代皇帝们为佛教用去的钜金,都是从老百姓刮来的血汗钱(田赋等),但中国佛僧却视若无睹,只顾设法拼命壮大自己而已。结果,二千年来,把中国社会弄穷了,却饱了和尚(蒙爱的孩子再注,无怪乎明清和尚受人鄙视,连利玛窦也由着袈服改穿儒服),历代的中国皇帝们为何要如此热衷于积功德?说穿了还不是妄想自己活着时能一直做皇帝,死了还能再投胎去做皇帝,永远享福!据说,浙江四明的阿育王寺曾岁入粮产三万斛,天童寺则有三万五千斛。到了民国时期,大陆许多佛寺仍都拥有大量田地、山林、果园…等财产。江苏扬州的天宁寺,据说有寺田五万亩(乃一极大数目,简直吓人!),而寺里的大小和尚都成了收租人,但赤手空拳的和尚奉命下乡收租也不同激,「收租的人下乡不几天,竟被佃户勾结土匪打死了两个──一个学僧和一位知客」(详见真华法师着「参学琐谈」第126页。本书主要内容是详述作者在僧白中所遇到的许多苦难。照他的经历,僧伽内部「恐怖」极了,简直像是个「黑帮社会」)

中国佛教的财源几乎可说全由劝人积功德而来,途径大致如下:

  1. 有人向寺庙奉献山地或山林,现在仍有这种情形,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纽约华人庄严寺落成,占地四百七十五英亩。美国佛教会副会长沈家桢「又捐地又出钱」(见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二日世界日报)
  2. 出钱请僧尼超度死人,功德回向死者
  3. 赴寺庙拜佛烧者,奉献香火钱
  4. 信徒向僧尼个人奉献金钱,叫做「红包」,因此台湾不少僧尼现在财主。二十多年前(?)在台湾开佛教大会时,有首尚及尼姑个人捐出新台币一百万元的「壮举」(约合二万五千美元)
  5. 凡佛教拟造寺建塔、印经、造佛像及出版书籍物,或举办任何佛教事业时,都以「请积功德」名义从信徒得钱。佛教甚至极冠冕堂皇地说:「这是给你一个修功德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台湾僧人星云法师在美国加州哈仙达岗购了二万多坪土地,大兴土木,建造西来寺。募款海报中说:「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如今美国西来寺即将鸠工,多少功德,将汇为中国佛教的大丛林文中的「施、舍、缘」实即是请人捐钱给西来寺以积功德,海报的末段呼吁:「有心有愿的大德,或捐佛像,或献钟鼓,或发大愿,或施砖瓦,务期中国佛寺光耀于美国,务期法水西来于欧美!」
  6. 从前大陆有些寺院发行纸制「护照」,人用高价满来,死后烧去,此死人据说便能在阴间通行无阻,不受鬼魔之扰了。请参阅拙著「地藏菩萨与罗王真相」第25页,九华山发行的死人护照。

要言之,佛教如果要钱用时,只要向信佛教的人多谈谈积功德,则钞票黄金立即滚滚而来,佛教和人民就是这样彼此互相利用,你出钱,我给功德(给所谓属世的与属灵的两种利益);你给功德,我给钱。真是「肥了佛教,瘦了人民」。看看东南亚某些国家,佛寺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而泰半人民却都衣衫褴褛,过着极穷困可怜的生活,令人见而酸鼻。钱都被弄到佛寺中去了,即使是赤贫的人为了想积点功德,渴望来世能投胎富裕之家,不愁吃穿,于是把仅有赖以为生的一点小钱,也都统统孝敬给佛教了。由此可看出佛教的功德思想是何等残酷与可怕啊!

基督教只讲「信恩典」而因信称义

现在讲基督教,基督教为何只主张因信称义,以信主耶稣恩典得救而不讲功德?(弗二8),原因如下:

  1. 圣经一开始,便把动物和人分开。动物与虫蚁等仅是由上帝的话而生出,但人则是根据上帝的形像并被吹入上帝的灵气,从泥土造成(创一24,二2)。因此,虫蚁和动物等绝对不能再变人,人当然也不会再变成这些畜生等东西。所以,基督教便根本不信轮回转生的无稽之谈,也没有所谓为死者超度修功德的思想了。
  2. 圣经的第一句便是「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说明了基督教信那位全能伟大的天父上帝。基督徒既信上帝并信道成肉身的三一真神主耶稣基督,而能从主耶稣得到从天而来的力量依靠。因此,基督徒就不会迷信靠金钱与物质等的施予,以求获得从功德而来的益处了。
  3. 犹太人的祖先以色列人得天独厚。他们自古起便获得上帝的启示和应许,不单知道宇宙间有耶和华真神,更明白在将来适当时期,上帝要差遣弥赛亚降世为人。主耶稣以后应时而生,祂就是那位要来的弥赛亚,主耶稣在十架之死,完成了上帝对以色列人与万民的这个应许。这好象是从天上的出发点向地上放下一部梯子,让人借着梯子爬上天去,这就是「恩典」。梯子可比喻是主耶稣。人愿意借着天梯去天堂则表示「信心」。至于修(积)功德,则好象是人在地上放一部梯子,一步步地借着梯子想爬上去。但天是何等地高,何等地远(指属灵境界),人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的。基督教既有主耶稣赐人的属灵和属世的两种福气,基督教便不必再讲什么功德了。
  4. 基督教只讲「两世」:今世与来世(死后的世界)。人到来世时,一切都已在生前被定好了,或去天堂或下地狱,已不会再有变动了(启二二10-12)。因此,基督教不讲轮回、投胎、再生,以及怎么替死人超度,为他(死人)积功德。但佛教却迷信有前世,今世和来世等三世轮回。前世的人在今世可能变成狗,今世的人在来世可能会变成蚊蝇,大家一直地在变来变去,永不停息。
  5. 使徒保罗原系法利赛教门,类似讲功德修行的人。但他信主耶稣后,便立刻弃去靠行为得救的思想,而办力强调惟信耶稣恩典才能得救的福音(弗二8)。保罗既是「从功德到恩典」的信仰过来人,他因信称义的坚决信仰态度,实在是我们的信仰楷模了。

基督教因为只信恩典,不讲功德,所以在教会的经济收入上,远不及讲功德的佛教有那么多的财物入库(佛教僧伽及有「办法」的僧尼个人都是财源茂盛),这可说是「好了人民,瘦了教会」(不必花钱即能信主得救)。但我个人建议,传道同工们应多向信徒讲说:「向主感恩,多多奉献钱财,以支持教会发展圣工的道理(林后九6-11及其它有关经节)。一九七○年,我在韩国釜山华侨教会牧会时,几乎在每主日或多或少,我都讲向主感恩奉献金钱的道理。弟兄姊妹也很热心,大家尽力奉献,教会每年收入总是超过预算数目,真感谢主。恩主耶稣也真确实地回报了各人,大家都从主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各种帮助(来四15-16)。釜山教会的信徒都是韩战后的幸存者难民。泰半人经营饭馆,生活并不富裕。

一个真正悔改得救了的基督徒,一定会向主有感恩表现的。基督教的感恩奉献,就是出于得救后,奉献者的内心自由自发表现。至于佛教徒的想积功德而给财物,好象是双方(佛寺和佛徒、或僧尼和信徒)在做一椿买卖,是一种有条件的互惠交易!


芸芸众生,不能成佛- 佛教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宗教- 基督教以外的诸宗教也都是上帝的启示吗?- 「信恩典」与「积功德」的比较- 从佛教也有「好」的地方说起- 认识越南华人的佛教信仰- 谈谈日本和尚的情形